俄羅斯聯邦行政法理論基礎的變遷

(二)當代俄羅斯聯邦行政法理論基礎形成的動態性 (一)俄羅斯聯邦行政法治理論形成的背景 (二)俄羅斯聯邦行政法治理論的基本內容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12月1日)
平裝: 236頁
開本: 32開
ISBN: 7503668741
條形碼: 9787503668746
尺寸: 21 x 15 x 1 cm
重量: 299 g

作者簡介

劉春萍,1963年7月生,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現任黑龍江大學法學院教授,憲法與行政法教研室主任,憲法與行政法專業碩士生導師,俄羅斯法律問題研究所所長。黑龍江省法學會俄羅斯法研究會會長,黑龍江省法學會比較法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理事。黑龍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黑龍江大學法學理論與法制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鄭州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憲政與行政法治研究中心比較憲法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主要學術成果有《轉型期的俄羅斯聯邦行政法》(獨著)和《當代俄羅斯法學通論》(主編),在《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求是學刊》等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

內容簡介

近年來,中國法學界對於行政法理論基礎問題的研究已經進入了較深的層次,形成了多種不同的學說和流派。但影響較大的學說有三種:管理論、控權論和平衡論。其中“管理論”以前蘇聯以及中國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行政法為代表;“控權論”以英美國家的行政法為典型;“平衡論”則用以說明現階段的中國行政法。對於中國行政法而言,隨著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期,由計畫經濟轉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原有的以“管理論”為依託的行政法理論基礎發生了變化,行政法學界對於這種變化予以極大的關注,並試圖以“平衡論”、“為人民服務論”、“馬克思主義政府論”、“公共權力論”、“公平、效率、穩定論”、“公共利益本位論”、“服務論”、“綜合控權論”等進行解釋和論證。俄羅斯聯邦行政法在前蘇聯解體、政治轉型、經濟轉軌之後。其法律制度也發生了巨大變革。而行政法律制度的變革最為明顯和突出。俄羅斯聯邦行政法理論基礎傳統上將其歸人“管理論”範疇,那么,當代俄羅斯行政法是繼續沿用“管理論”,還是受經濟改革中的西方化思潮影響而採用“控權論”作為其理論基礎,抑或建立其他的哪種觀念?此問題成為中國行政法學研究中的一個盲區。故而出現了在研究和介紹外國行政法時,或者僅將前蘇聯行政法作為一種類型而存在,或者直接將俄羅斯聯邦行政法排除在外。這種疏於對俄羅斯聯邦行政法研究的狀況,使得對外國行政法的研究不可避免地產生缺憾,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確定了本書的研究選題。
作者認為,本書確定研究俄羅斯聯邦行政法理論基礎的變遷這一命題,其意義體現在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就其理論意義而言,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拓展對外國行政法學和比較行政法學的研究領域。
第二,填補和延續對俄羅斯聯邦行政法的研究。
第三,豐富和推進中國行政法學界對行政法基本理論問題的研究。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俄羅斯聯邦行政法的歷史演進
一、1917年社會主義革命前的俄羅斯行政法
二、1917年至1991年蘇聯解體前作為加盟共和國的俄羅斯聯邦行政法
三、1991年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聯邦行政法
四、當代俄羅斯聯邦行政法的主要特徵
(一)俄羅斯聯邦行政法與英美行政法的區別
(二)俄羅斯聯邦行政法與法德行政法的區別
(三)俄羅斯聯邦行政法與前蘇聯行政法的區別
第二章 俄羅斯聯邦行政法理論基礎的形成
一、行政法理論基礎的詞源意義
二、俄羅斯聯邦行政法“控權一平衡”理念解析
(一)“控權—平衡”理念與“管理論”
(二)“控權—平衡”理念與“控權論”
(三)“控權—平衡”理念與“平衡論”
三、俄羅斯蘇維埃國家行政法理論基礎的形成
(一)俄羅斯蘇維埃國家行政法理論基礎形成的兩個階段
(二)俄羅斯蘇維埃國家行政法理論基礎形成的因素
四、當代俄羅斯聯邦行政法理論基礎的形成
(一)當代俄羅斯聯邦行政法理論基礎與蘇聯“管理法”模式的繼承性
(二)當代俄羅斯聯邦行政法理論基礎形成的動態性
(三)兩大法系行政法模式影響下的當代俄羅斯聯邦行政法“控權—平衡”模式的混合性
第三章 俄羅斯聯邦行政法理論基礎變遷的憲政因素
一、俄羅斯蘇維埃國家時期行政法理論基礎形成的憲法淵源
(一)憲法導向與俄羅斯蘇維埃國家行政法理論基礎的形成
(二)蘇聯時期的法制理論對行政法理論基礎的影響
二、當代俄羅斯聯邦行政法理論基礎形成的憲政因素
(一)當代俄羅斯聯邦憲政理論的基本內涵
(二)法治國家原則是俄羅斯聯邦行政法理論基礎形成的基本前提
(三)人權保障原則是俄羅斯聯邦行政法理論基礎追求的終極目的
(四)分權原則是俄羅斯聯邦行政法理論基礎轉換的制度基礎
第四章 俄羅斯聯邦行政法理論基礎變遷的經濟因素
一、市場經濟體制變革與俄羅斯聯邦行政法的“控權一平衡”模式
(一)由計畫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對行政法的需求
(二)市場經濟體制與“管理法”模式的蘇聯行政法的衝突
(三)市場經濟體制與俄羅斯聯邦行政法“控權平衡”模式的形成
二、私有化與俄羅斯聯邦行政法理論基礎
(一)公有制向私有制經濟變革中的俄羅斯聯邦行政法
(二)私有化改革與行政法的“控權—平衡”模式
第五章 俄羅斯聯邦行政法理論基礎變遷的政治因素
一、政治轉型與俄羅斯聯邦行政法理論基礎
(一)國體變革與俄羅斯聯邦行政法體系的重構
(二)政體變革與俄羅斯聯邦國家權力機關的重建
二、政黨政治與俄羅斯聯邦行政法理論基礎
(一)蘇聯時期一黨制及其對行政法理論基礎的影響
(二)當代俄羅斯聯邦多黨制及其對行政法理論基礎的影響
三、民主政治與俄羅斯聯邦行政法理論基礎
(一)蘇聯時期的民主與行政法理論基礎
(二)當代俄羅斯聯邦民主政治與行政法理論基礎的轉換
第六章 俄羅斯聯邦行政法理論基礎變遷的思想因素
一、行政法治理論
(一)俄羅斯聯邦行政法治理論形成的背景
(二)俄羅斯聯邦行政法治理論的基本內容
(三)俄羅斯聯邦行政法治理論與行政法的“控權—平衡”模式
二、市民社會理論
(一)市民社會理論的基本內容
(二)市民社會理論與俄羅斯聯邦行政法的互動關係
第七章 俄羅斯聯邦行政法理論基礎與行政法制度
一、國家公務制度與“控權—平衡”模式
(一)國家公務制度的行政法地位
(二)國家公務制度中的“控權—平衡”觀念
二、行政處罰制度與“控權—平衡”模式
(一)行政違法立法原則
(二)行政處罰主體
(三)行政處罰程式與時限
(四)行政處罰救濟
三、行政司法制度與“控權—平衡”模式
(一)行政司法概念分析
(二)行政訴訟制度
第八章 俄羅斯聯邦行政法理論基礎變遷與中國行政法
一、蘇維埃行政法對中國行政法的影響
(一)蘇維埃行政法對中國行政立法的影響
(二)蘇維埃行政法對中國行政法學的影響
二、當代俄羅斯聯邦行政法與中國行政法之比較分析
(一)俄羅斯聯邦行政法與中國行政法理論基礎的趨同性
(二)俄羅斯聯邦行政法與中國行政法理論基礎的相異性
(三)俄羅斯聯邦與中國行政法的發展趨向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