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旅遊攻略

俄羅斯旅遊攻略

  俄羅斯旅遊攻略有哪些?很多人都比較喜歡俄羅斯,那么,俄羅斯旅遊攻略是什麼?這是大家所關心的,小編特別整理了俄羅斯旅遊攻略,為大家細緻介紹。

俄羅斯旅遊攻略

俄羅斯聯邦(簡稱俄羅斯)位於亞歐大陸北部,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洋,西瀕波羅地海,面積170800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人口1.4億多,是個地廣人稀的國家。俄羅斯有100多個民族,其中俄羅斯占83%。地形以平原為主,為溫帶亞寒帶動氣候,國民經濟基礎雄厚。俄羅斯是一個旅遊資源豐富的國家。莫斯科的紅場、雄偉的克里姆林宮等景點早已是舉世聞名。俄羅斯人是熱情而豪放的,這片廣袤的土地造就了俄羅斯人坦蕩寬闊的胸懷,漫長的冬天讓俄羅斯人對大自然充滿了熱愛,他們用音樂與舞蹈來表達內心對生活的熱情;俄羅斯人同樣是細膩與多愁善感的,否則俄羅斯人不會創造出如此璀璨的藝術珍品,如此震撼心靈的文學佳作。

俄羅斯旅遊攻略之景點

1、列寧墓每逢周一和周五為例行關閉日。每逢俄政府有重大活動時列寧墓會關閉,有時紅場也會。通常列寧墓從上午10點至中午13點開放。瞻仰列寧須要排隊,有時隊伍很長,請您耐心。進入列寧墓前您的照相機、攝像機及帶有照相功能的手機都要交給你的領隊導遊,因為安檢不允許將以上物品帶進列寧墓。請不要在列寧墓、紅場和無名烈士墓附近吸菸。

2、聖彼得堡的埃爾米塔什(冬宮)博物館對參觀遊客有一些具體規定:用照相機和攝像機拍照或攝像須另買票。照相票100盧布,攝像票350盧布。參觀時不允許用手摸展品。團隊參觀會按照一條精心設計的線路來走,主要的有名的展品都能看到。團隊通常參觀這個博物館的時間為1個半小時。

3、彼得夏宮位於聖彼得堡郊外約29公里處。在下花園導遊會規定一個集合地點並明確說明集合時間,客人在園內自由拍照活動。請你記住集合時間,按時到規定地點,不要遲到。這個花園的參觀時間約為一小時。

4、俄羅斯城市衛生間較少。一般情況下,領隊導遊會儘量為團隊找免費的衛生間。但景點的衛生間是收費的,從10盧布到20盧布不等。

俄羅斯旅遊攻略之當地飲食介紹

1:儘管俄羅斯人對吃不像中國人那么講究,食物品種也比較少,不過他們也有獨具風味的美食。著名的魚子醬就是其中之一。紅魚子是用新鮮的大馬哈魚的魚子醃製而成,樣子也很可愛,橙紅色的。初嘗魚子醬,有點腥,還有點鹹。其實是吃法不對。魚子醬歷來是俄羅斯食品中的精品,在一些美食商店才有,且是論克賣的,在許多大飯店的宴會上,魚子醬放在專門的精巧的水晶玻璃盛器里,晶瑩剔透。

2:各種沙拉、熏雞、熏腸、烤肉串(將大尬的肉串在一起烤)也是俄羅斯菜中的美味,蔬菜中的酸黃瓜很爽口,西葫蘆也很清鮮,來自中亞的西瓜、甜瓜(哈密瓜)特別甜,春天的櫻桃、草莓最受女孩的喜愛,契訶夫有部著名的戲劇就叫《櫻桃園》,可見櫻桃遍布俄羅斯田野。還有一種水果看上去像梨,吃在嘴裡像蘋果,名叫蘋果梨,據說就是著名植物育種學家米丘林培育出來的。

3:俄式菜的形成較晚,很多菜式來自法國、波蘭和義大利,然後根據自己的飲食特點,加以改變,形成本國的菜式。

4:俄式菜特點:1.油較大:由於俄羅斯氣候寒冷,人們需要補充較多的熱量,俄式菜一般用油比較多,多數湯菜上都有浮油。 2.口味濃厚:俄式菜口味濃厚,而且酸、甜、鹹、辣俱全,喜歡吃大蒜、蔥頭。 3.講究小吃:俄式小吃是指各種冷菜,其特點是生鮮、味酸鹹,如魚仔醬、酸黃瓜、冷酸魚等。典型的俄式菜:魚仔醬、莫斯科紅菜湯、紅燴牛肉、黃油燜雞等。

5:五大領袖、四大金剛和三劍客因為氣候嚴酷,俄餐中可用的食材算不得豐富,肉類、奶類和塊莖類的蔬菜是餐桌上的主角.有個趣談:俄餐有“五大領袖”麵包、牛奶、土豆、乳酪和香腸“四大金剛”圓白菜、蔥頭、胡蘿蔔和甜菜“三劍客”黑麵包、伏特加、魚子醬.與俄羅斯人的豪爽如出一轍,俄餐總是量大實惠,油大味厚,帶著股哥薩克式的粗放與豪氣.

到寒冷國家旅遊 專家提醒注意事項

心臟科專家呼籲有心臟病風險的國人,到寒冷國家後要先讓身體適應環境一天才進行激烈活動,以降低心臟病發的可能性。

冬季是心臟病人病發高峰期

國大心臟中心總監陳淮沁副教授指出,在寒冷天氣或極端氣候下,人們突然心臟病發非常常見,尤其在有四季之分的國度,冬季是病人心臟病發作的高峰期。

他說,這是因為在極端的氣候下,人體的血管直徑會縮小,加強血流動力,導致病人的血管內斑塊突然破裂,以致心臟病發。

在外國,最常見的是人們在鏟雪時心臟病發。陳淮沁副教授說,病人在寒冷氣候下還要幹活,無形中加重心臟的負擔,特別是當這個病人其實可能已患有心臟血管疾病,但他不知道。

心臟病病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曾心臟病發或中風的病人,以及極少運動但突然要在寒冷氣候下進行激烈活動的人,都要特別注意。

為了避免這類事件發生,人們可穿冬裝保暖。他說,保暖有助於減少溫度的差異,以及病人心臟病爆發的風險。

至於哪種溫度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陳淮沁副教授說,這沒有絕對的標準,要看個人身體反應,一些人在氣溫15攝氏度就感受到很大壓力,一些人要在零攝氏度才會。不過,他說:“氣溫越低,發生心梗的風險越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