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國立埃米塔什博物館

俄羅斯國立埃米塔什博物館

冬宮,又稱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與巴黎的盧浮館、倫敦的大英博物館、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齊名。1863年開放,位於聖彼得堡,原本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私人博物館。

基本信息

展館簡介

俄羅斯國立埃米塔什博物館俄羅斯國立埃米塔什博物館

埃米塔什博物館即冬宮,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館之一。該宮由著名的建築師拉斯特雷利設計。最早是葉卡特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館。1764年,葉卡特琳娜二世從柏林購進倫勃朗、魯本斯等人的250幅繪畫存放在冬宮的埃米塔什(法語,意為“隱宮”),該館由此而得名。

歷史沿革

俄羅斯國立埃米塔什博物館俄羅斯國立埃米塔什博物館
冬宮初建於1754至1762年間,1837年被大火焚毀,1838至1839年間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再次遭到破壞,戰後被精心修復。宮殿共有三層,有1050個房間,1886道門,117個樓梯,其長約230米,寬140米,高22米,成封閉式長方形,占地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超過4.6萬平方米。冬宮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內部設計和裝飾風格則嚴格統一。四角形的建築宮殿裡面有內院,三個方向分別朝向皇宮廣場、海軍指揮部、涅瓦河,第四面連線小埃爾米塔日宮殿。

1917年2月前,冬宮一直是沙皇的宮邸,後來被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所占據。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起義民眾攻下了冬宮。十月革命後,將原來官廷房舍和整個冬宮撥給艾爾米塔什,1922年正式建立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冬宮成為博物館的一部分。1946年冬宮表面塗成起初的藍寶石顏色。博物館現包括五座建築物:冬宮埃米塔什舊埃米塔什埃米塔什劇院新埃米塔什。

鎮館之寶

鎮館之寶:《伏爾泰坐像》鎮館之寶:《伏爾泰坐像

展館特色

博物館的大門博物館的大門

目前,博物館共分八個部分:原始文化部古希臘羅馬部東方民族文化部俄羅斯文化史部古錢幣部西歐藝術部從事導遊工作的科學教育部作品修復部。8個部共有藏品270餘萬件,包括史前文化和埃及藝術收藏品以及大量義大利、西班牙、德國、英國、俄國、比利時、荷蘭和法國的油畫及雕刻。其中有1.5萬幅繪畫,1.2萬件雕塑,60萬幅線條畫作品,100萬塊硬幣和證章,22.4萬件古代家具、瓷器、金銀製品、寶石與象牙工藝品等。這些工藝品分別陳列在350多個展廳中,如畢卡索立體畫展廳,意、法畫家展廳,俄國歷代服裝展廳等。

所有展廳各具特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彼得大帝展廳,這裡陳列有大量的彼得大帝生前用品,其中許多是他親手製造的。展廳中的一個玻璃櫃中有一尊彼得大帝的臘坐像,頭髮是彼得大帝本人的真發。肖像旁立有一木桿,木桿上端兩米多的地方刻有一道線,以示彼得大帝身高超過兩米。同中國故宮一樣,該館藏品異常豐富,因此參觀者如果想要走遍所有全部展廳,恐怕花上一個月的時間都不夠。

建築特色

冬宮裡面的表演冬宮裡面的表演

冬宮初建於1754至1762年間,1837年被大火焚毀,1838至1839年間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再次遭到破壞,戰後被精心修復。
冬宮四周有兩排柱廊,雄偉壯觀。房頂上矗立著100多尊雕像和大花瓶。宮殿長230米,寬160米,高22米,呈封閉式長方形,占地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超過4.6萬平方米。宮殿共有三層,有1050個房間,1886道門,117個樓梯。冬宮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內部設計和裝飾風格則嚴格統一。四角形的建築宮殿裡面有內院,三個方向分別朝向皇宮廣場、海軍指揮部、涅瓦河,第四面連線小埃爾米塔日宮殿。面向冬宮廣場的一面,中央稍突出,有三道拱形鐵門,入口處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

館內藏品

館內藏品館內藏品
館內藏品館內藏品
館內藏品館內藏品
館內藏品館內藏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