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醋蔥姜蒜療法

便血醋蔥姜蒜療法組成生薑、血見愁各適量。 用法共搗爛,米湯送服。 主治便血。

便血 醋蔥姜蒜療法

正文

便血,指血從大使而下,或大便前後,或單純下血的病證。見於現代醫
學的胃與十二指腸潰瘍、胃腸道炎症,息肉及腫瘤等病。
方1
【組成】生薑、血見愁各適量。
【用法】共搗爛,米湯送服。
【主治】便血。
方2
【組成】黑豆、生薑、附子各10 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便血。
方3
【組成】艾葉12 克、薑汁15 克。
【用法】艾葉煎,加薑汁服。
【主治】便血。
方4
【組成】乾薑、艾葉、附子各等量。
【用法】共為細末,每次9 克、水煎服。
【主治】便血。
方5
【組成】乾薑30 克。
【用法】炒半黑,研為細末,每次6 克,1 日2 次,米湯送服。
【主治】便血。
方6
【組成】黑茶葉、椿根白皮各9 克,荔枝幹、核桃、棗肉各6 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便血。
方7
【組成】茶葉3 克、柿餅6 個、冰糖15 克。
【用法】後二藥入罐燉熟,入茶葉拌勻食用。
【主治】便血。
方8
【組成】鮮荸薺、紹興酒。
【用法】搗爛與酒調勻服。
【主治】便血。
方9
【組成】鰻魚500 克、黃酒500 毫升。
【用法】魚去內雜,加酒燒透,加少許鹽,蘸醋食。
【主治】便血。
方10
【組成】烏龜、黃酒。
【用法】烏龜切塊,以素油煸炒,加姜、蔥、冰糖,再加醬油、黃酒,
加水煨燉,熟即可食。
【主治】便血。
方11
【組成】綠茶2 克、赤芍15 克、甘草5 克。
【用法】後二藥以水1000 毫升煮沸15 分鐘,入綠茶即可。分5 次溫服,
1 日服1 劑。
【主治】便血。
方12
【組成】劉寄奴末、茶。
【用法】調勻沖服。
【主治】便血。
方13
【組成】黑豆250 克、米酒300 毫升。
【用法】黑豆炒焦黃研為細未,以煮熱的酒泡,去豆飲酒。每次50 毫升,
1 日2 次。
【主治】便血。
方14
【組成】蜂蜜6 克、木瓜粉6 克。
【用法】開水溶蜜後,沖服木瓜粉,早晚服。
【主治】大便下血
方15
【組成]柏葉、黃河。
【用法】煮酒服,1 日2 次。
【主治】便血。
方16
【組成】萱根9 克、生薑3 克。
【用法】切細以香油炒熱,沃酒去渣飲之。
【主治】便血。
方17
【組成】凌霄花50 克、米酒500 毫升。
【用法】浸泡4 天,每次50 毫升,1 日2 次。
【主治】大便下血。
方18
【組成】絲瓜、黃酒。
【用法】焙乾研為細末,每次6 克、酒調服。
【主治】便血。
方19
【組成】老薑6 克、羊蹄根20 克。
【用法】切碎炒,以黃酒1 碗沃之。去渣飲酒。
【主治】腸風下血。
方20
【組成】嫩槐苗、茶葉各等份。
【用法】槐苗以開水滄,與曬乾茶葉同煮,代茶飲。
【主治】老人便血。
方21
【組成】鼠李子100 克、黃酒2000 毫升。
【用法】酒漬6 天,飲酒,1 日2 次,每次1 懷。
【主治】便血。
方22
【組成】獨頭蒜、黃連末。
【用法】大蒜煨熱,同黃連搗爛為丸,米湯送下。
【主治】腸毒下血。
方23
【組成】柏子仁20 粒,米酒1 杯。
【用法】同煎服。
【主治】濕熱便血
方24
【組成】茶葉、醋。
【用法】茶葉濃煎,分3 次,每次加小半杯醋服。
【主治】便膿血。
方25
【組成】烏梅、濃茶。
【用法】烏梅燒為末,每次6 克、茶調服。
【主治】便血。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