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叢葬地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叢葬地

江蘇省南京市城西郊,莫愁湖西、江東門一帶。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陷南京,在以後的六周內,日軍對南京市民、中國士兵進行慘絕人寰的大屠殺。遇難同胞30多萬人。遇難同胞遇難地和叢葬地有江東門、中山陵西窪子村、挹江門、清涼山、煤炭港、北極閣、中山碼頭、漢中門、草鞋峽、上新河、五台山、南京大學、燕子磯等17處。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建築
江蘇省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叢葬地VI-940

簡介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叢葬地位於江蘇省南京市城西郊,莫愁湖西、江東門一帶。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陷南京,在以後的六周內,日軍對南京市民、中國士兵進行慘絕人寰的大屠殺。遇難同胞30多萬人。遇難同胞遇難地和叢葬地有江東門、中山陵西窪子村、挹江門、清涼山、煤炭港、北極閣、中山碼頭、漢中門、草鞋峽、上新河、五台山、南京大學、燕子磯等17處。1937年12月,日軍在江東門血腥屠殺中國被俘軍人及逃難民眾28萬餘人,其中,江東門集市被集體屠殺的軍民即達萬人之眾。為紀念死難同胞、銘記歷史,1985年在江東門“萬人坑”遺址旁建有“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在煤炭港建有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遇難處及叢葬地紀念碑。在水西門外上新河亦建有紀念碑。其中,江東門的紀念館占地2.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分外景展區、遺骨陳列、史料陳列三部分,以史料、文物、建築、雕塑、
..
影視等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殺特大慘案的歷史。 南京市江東門等地。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在以後的六個星期內,對市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遇難者達30多萬人,已調查和挖掘的同胞遇難處及叢葬地有17處,它們是:中山陵西窪子村、挹江門、清涼山、煤灰港、北極閣、中山碼頭、上新河、魚雷營、漢中門、江東門、普德寺、五台山、正覺寺、花神廟、南京大學、燕子磯、草鞋峽。1985年8月15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在江東門“萬人坑”建立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1992年3月將17處遺址統一公布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7月增補並公布為江蘇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70年前的今天,國民政府的首都南京被侵華日軍攻破,在隨後的6周內,日軍對南京城裡的中國軍民展開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據我方估算,死亡同胞達30萬人以上。這是人類現代史上最為野蠻的一幕,對每箇中國人來說也是沉痛的回憶。大半個世紀過去了,當年的侵略者和倖存者也都所剩無幾,但生者永誌不忘,後來人記憶猶新。2006年,南京大屠殺主要的15個叢葬坑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731遺址和其他地區的萬人坑一樣,成為控訴侵華日軍、激勵後人強國的“負的”歷史遺蹟。
..

這15個叢葬坑所在地,我只到過北極閣和江東門,且只有江東門建成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我去時還是多年前,那時出江東門已經很荒涼,紀念館門庭冷落。這是當年一個萬人坑的遺址,紀念館建築全用清白色磚砌成,肅穆哀悼。十字架如同墓碑一般孤立頂上,寫著一排黑字:1937.12.13—1938.1,這又像歷史的恥辱柱,刻寫著不能遺忘的那些日子。進門後,青白的沙地上有一些雕像,寓意著南京百姓的苦難,然而,藝術家的作品總是需要一定的欣賞水平,卻不如那些活生生的圖文資料和實物更讓人震撼。當時紀念館並不大,陳列品也不多,似乎只是基礎知識的表述而沒有花心思往更深處挖掘。陳列廳光線昏暗,顯然為了配合這段暗無天日的歷史,直到“正義審判”部分才突然從窗外借來一縷光線。估計參觀者看見南京百姓在敵人屠刀下各種各樣的慘死狀,都會不寒而慄,或者胸中燃燒熊熊怒火;看見殺人魔王們最終被正法,總還覺得僅僅槍決還不夠解恨,真巴不得將其千刀萬剮。只是圖片資料少了點,還不足以醞釀更強烈的情緒。
轉過身來便是玻璃罩下陳列的累累白骨,還有被挖掘出的萬人坑。記得衡陽會戰後國軍也是累累白骨,但他們為國捐軀,死得其所,不像這裡都是手無寸鐵被無辜殺戮的冤魂,死前連抗爭的機會都幾乎不曾有。萬人坑中那些同胞不知是被殺死後埋葬的還是就地活埋的,但無論哪種都是痛苦無比。照片上橫七豎八的死屍,如今已化作雜亂無章散落著的骨架,與灰土融為一物。死者痛苦的表情已經隨歲月化為無形,但今天我們看著這些白骨,包括其中還有些不足尺的(顯然是嬰兒),心中仍然隱隱作痛。
..

走出紀念館,有個小書屋門口寫著拉貝日記中的一句話:“我們可以寬恕,但我們不能忘記!”我想我們有什麼資格說寬恕呢?戰後幾十年來日本人對歷史的強硬傲慢的態度,我們寬恕不寬恕對他們又有什麼影響?弱者是沒有資格用自己的態度來左右強者的,怨婦式的寬恕不會博取敵人的同情。
紀念館庭院裡還有一堵牆,牆上刻寫著部分死難者的姓名。說是姓名,有些連全名也沒有,比如婦女寫作“XX氏”,而且數量和30萬的總數相比實在微乎其微。然而我認為這是紀念館少有的亮點之一。中國歷史向來都是帝王將相的歷史,百姓如同草芥,這種對普通生命的不尊重恐怕也是我們傳統的一大陰暗面。而南京大屠殺,普通百姓用生命寫成了血的教材。據說猶太人也曾建過這樣的牆,刻上二戰中死難同胞的名字,每到祭日人們都去紀念牆前撫摸和念叨他們死去親人的名字。聯想到某商家開發的唐山大地震紀念碑,刻上一個死難親人的名字要交多少錢;再聯想到如今礦難後死者屍骨未寒,親戚們就拿著賠款在死者遺像前賭了起來......國人之麻木不仁,已令我無語。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主題似乎總是反對戰爭、祈禱和平。每年看見一排排市民或僧侶在廣場前默哀祈願時,我總覺得他們像又一群任人宰割的羔羊。南京大屠殺給我們更多的應該是悲憤和發奮,而不是袖手旁觀的美好願望。
近年來也有人提出將南京大屠殺叢葬坑申報世界遺產,和目前幾處反面性質的世界遺產一起。但是我覺得它的申遺意義還不如731遺址。無論731遺址,還是奧斯威辛集中營或廣島原爆遺址,都代表了20世紀先進科技對人類的毀滅,象徵著工業化現代化導致人的異化,使剛從封建社會解放出來的人類再次喪失尊嚴而淪為軍事實驗的工具,或機器上的一個零件而已。它們表明,人類文明不僅在於技術進步,更在於道德水準的提高,以及全球性的包容與理解,而不是在現代化的今天人類的眼光仍囿於部落時代的狹隘民族主義。這正是現代化的最大悖論——人本身思維的現代化遠遠跟不上外界現代化的步伐。還有,技術已經到了使人狂妄自大、最終自食其果的程度,因此需要信仰或宗教方面的回歸,這樣人類社會才能平衡地健康發展。但是,南京大屠殺沒有包含這些人類普世的主題,純粹是一個披著現代化外衣的野蠻民族用最原始殘忍的手段對弱小民族的殺戮,以發泄它的獸性。德國納粹是用理性的機器和流水線去殺人,像加工一批產品一樣。而日本鬼子則用的是動物式的方法,以讓死者蒙受極大痛苦為樂。所謂民族主義,就是把弱小民族不當人,而對強者卻奴顏卑膝。這樣的野蠻民族,世上恐怕僅有日本。因此南京大屠殺遺址不具有代表性,也缺乏有深度的人文內涵。當然它對我們中國人是有意義的,就是要時刻警惕日本這頭野獸。
..

張純如,這位富有正義感的女戰士,已經帶著不堪的痛苦離開了這個世界,留下了無數遺憾在她的遺作《被遺忘的大屠殺》中。遺忘,是我們民族最沒出息的一面。為了政治需要,強國們遺忘了南京大屠殺;為了在國際上討好別人打壓對方,大陸和台灣也要選擇遺忘。日本軍國主義者更有恃無恐,一口否認大屠殺的存在。70年來,遲到的正義遲遲未到。只有少數倖存者和有良知的人們在奔走呼號,儘管他們的聲音如此無力。遺忘,表明中國還是一個弱國,在國際社會上並沒有得到基本的尊重,甚至連自尊都很不夠。
在寸土寸金的柏林市中心,有一大塊紀念猶太民族死者的墓地。而在擁擠的東京市內,卻有一大塊祭祀日本戰犯的靖國神社。有人說,靖國神社的存在,就如同在柏林市中心建立希特勒紀念堂,這是無法想像的事。從這個比較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日本的霸道,還有中國的軟弱以及國際社會對中國命運的默然。這也是我們今天所面臨的國內國外局勢,若無清醒認識,中國仍然無法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所以,我覺得南京大屠殺紀念地的主題應當是:警惕日本、奮發圖強。
1、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挹江門叢葬地紀念碑挹江門附近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中我遇難同胞屍骨叢葬地之一。從1937年12月到1938年5月,南京崇善堂、紅卍字會等慈善團體先後六批,共收死難者遺骸5100多具,埋葬於挹江門東城根及其附近之姜家園、石榴園等地。
..

2、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中山碼頭遇難同胞紀念碑中山碼頭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遺址之一,當時避居國際安全區之青壯難民,在此慘遭殺害者,共達萬人以上。其中,1937年12月16日傍晚,日軍從避居於原華僑招待所之難民中,搜捕所謂有“當兵”嫌疑者五千餘人,押解於此,用機槍集體射殺後,棄屍江中。12月18日,日軍又從避居於大方巷之難民中,搜捕青年四千餘名押解於此,復用機槍射殺。在此先後,日軍還於毗近之南通路北麥地和九甲墟江邊,槍殺我難民八百餘人。
3、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煤炭港遇難同胞紀念碑1937年12月17日,日軍從各處搜捕我已解除武裝之士兵及平民三千餘人,拘禁於煤炭港下游江邊,以機槍射殺;而傷未死者,悉被押往附近茅屋,縱火活焚至死。內有首都電廠職工四十五人。
4、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魚雷營遇難同胞紀念碑1937年12月15日夜,侵華日軍將被其搜捕之我市平民和已解除武裝之守城官兵九千餘人,押至魚雷營,以機槍集體射殺。同月,日軍又在魚雷營、寶塔橋一帶再次殺害我軍民三萬餘人。
5、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草鞋峽遇難同胞紀念碑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占南京後,我逃聚在下關沿江待渡之大批難民和已解除武裝之士兵,共57000餘人,遭日軍捕獲後,悉被集中囚禁於幕府山下之四五所村。因連日慘遭凌虐,凍餓致死一批;續於18日夜悉被捆綁,押解至草鞋峽,用機槍集體射殺。少數傷而未死者,日軍復用刺刀戳斃;後又縱火焚屍,殘骸悉棄江中。
..

6、燕子磯江灘遇難同胞紀念碑1937年12月,城陷之初,南京難民避聚於燕子磯江灘,求渡北逃。詎遭日艦封鎖所阻,鏇受大隊日軍之包圍,繼之以機槍橫掃,悉被殺害,總數達五萬餘人。其時屍橫荒灘,血染江流,罹難之眾,情狀之慘,乃世所罕見。
7、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東郊叢葬地紀念碑1937年12月,侵華日軍瘋狂實施南京大屠殺,我東郊一帶,慘遭殺害之無辜同胞,屍蔽丘隴,骨暴荒原,因久無人收,而致腐爛腥臭。1938年12月偽南京政府衛生局又於馬群、茆山、馬鞍、靈谷寺等處,收集死難者遺骸骨和殘骸三千餘具,叢葬於靈谷寺之東。
8、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江東門遇難同胞紀念碑1937年12月16日,日軍將被解除武裝之中國士兵和平民萬餘人,囚禁於原陸軍監獄院內,傍晚押至江東門,藉放火焚燒民房照明,驟以輕重機槍向人群猛烈掃射,受害者眾聲哀號,相繼倒臥於血泊之中。遺屍枕藉,盈衢塞道,直至蔽滿江東河面,且拋露風日之下,久無人收,情至慘烈。
9、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普德寺叢葬地紀念碑普德寺系我遇難同胞屍骨叢葬地之一,經南京紅卍字會先後埋葬於此者共達9721具,故亦稱“萬人坑”。
..

10、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上新河地區遇難同胞紀念碑1937年12月,侵華日軍攻占南京後,我大批解除武裝之士兵和群集上新河一帶之難民,共28730餘人,悉遭日軍殺害於此。日軍屠殺手段極其殘酷,或縛之以溺水,或積薪而活焚,槍擊刀劈,無所不用其極。對婦女乃至女童,均先強姦而後殺害,慘絕人寰,世所罕見。1938年1月至5月,又經南京紅卍字會在上新河一帶收埋死難者遺屍計十四批,共8459具。
11、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漢中門外遇難同胞紀念碑1937年12月15日下午,避難於“國際安全區”之本市平民和已解除武裝之軍警共二千餘人,遭日軍搜捕後,被押赴漢中門外,用機槍掃射殺害;其傷而未死者,或亂刀補戮,或縱火活焚。屍骨蔽野,慘絕人寰。
12、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清涼山遇難同胞紀念碑侵華日軍在今南京海河大學校園內,即清涼山附近之吳家巷、韓家橋等地殺害數以千計的難民。
13、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五台山叢葬地紀念碑崇善堂和紅卍字會等慈善團體在1937年12月至1938年2月,曾先後四批埋葬被害同胞屍骨共254具。
14、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北極閣附近遇難同胞紀念碑1937年12月,日軍在北極閣毗近之處屠殺我同胞二千餘人。其時,鼓樓至大石橋,北門橋至唱經樓,太平門、富貴山及藍家莊等地,伏屍殘骸,盈街塞道;塗膏凝血,觸目生哀。
15、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正覺寺遇難同胞紀念碑一般人以為日人信奉佛教,僧侶可倖免於難。事實上日軍已經獸性大發,毫無人性,僧侶尼姑如普通百姓般遭遇毒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