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碼頭

中山碼頭

中山碼頭,位於南京市鼓樓區下關長江南岸,又稱下關碼頭,曾名首都碼頭,是一座渡輪碼頭,常年開行駛往對岸浦口碼頭的寧浦線輪渡。下關江面建設碼頭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東晉在老虎山一帶建立的軍用碼頭白石步。時至南宋有長江六渡之一的龍灣渡為交通漕運往來之所。而現代的輪渡運輸則是遲至清末宣統二年(1910年)隨津浦鐵路貫通由浦口市場局於民間籌資開辦,航線由下關至浦口,稱“關浦線”。1928年(民國十七年)為保障孫中山先生奉安大典的順利進行,國民政府決定在下關江邊建設碼頭以迎接先生靈柩。並被定名為津浦鐵路首都碼頭。大典舉行後,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靈柩登入的下關碼頭亦被定名為中山碼頭並沿用至今。

基本信息

簡介

民國時期的南京中山碼頭。 圖系南京淪陷後日占時期所拍民國時期的南京中山碼頭。 圖系南京淪陷後日占時期所拍

中山碼頭坐落在南京市鼓樓區中山北路,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了。這裡曾是繁華的交通樞紐,常年開往對岸浦口碼頭的“寧浦線”輪渡,是連線南京主城區和浦口區的重要交通工具。

中山碼頭於1928年8月8日竣工,碼頭的修建是為了迎接中山先生的靈柩,竣工之時被定名為津浦鐵路首都碼頭。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舉行後,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靈柩所到之處均被冠以“中山”之名,如中山門、中山橋、中山路等,靈柩登入的碼頭亦被定名為中山碼頭並沿用至今。

現代的輪渡運輸則是遲至清末宣統二年(1910年)隨津浦鐵路貫通由浦口市場局於民間籌資開辦,航線由下關至浦口,稱“關浦線”。

歷史

古代

下關江面建設碼頭的歷史最早可以上溯至東晉在老虎山一帶建立的軍用碼頭白石步。時至南宋有長江六渡之一的龍灣渡為交通漕運往來之所。

清末

現代的輪渡運輸則是遲至清末宣統二年(1910年)隨津浦鐵路貫通由浦口市場局於民間籌資開辦,航線由下關至浦口,稱“關浦線”。

民國

民國2年,津浦鐵路局成立輪埠事務所,接管輪渡,輪渡事業轉入國營。

奉安大典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改擴建後的中山碼頭。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改擴建後的中山碼頭。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逝世前一天下午,他向宋慶齡汪精衛等人提出:“吾死之後,可葬於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為臨時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於是遵照孫中山的遺願,其靈樞暫厝於北京香山碧雲寺,待陵寢建成再安葬南京。

為保障孫中山先生奉安大典的順利進行,南京當局決定在下關江邊建設碼頭以迎接先生靈柩。新碼頭於1928年8月8日竣工,並被定名為津浦鐵路首都碼頭。1929年5月26日先生靈柩從北平沿津浦鐵路南運,於5月28日抵達南京浦口火車站。靈柩轉由浦口碼頭登上渡輪,在軍艦護送下渡過長江,抵達下關碼頭,並由挹江門進入南京城。奉安大典舉行後,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靈柩所到之處均被冠以“中山”之名,如中山門中山橋中山路等,靈柩登入的下關碼頭亦被定名為中山碼頭並沿用至今。現時中山碼頭候船大廳內有大幅宣傳版面,結合大量圖片資料詳細介紹了這段史實。

中國成立後

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占領南京,渡江部隊即是在中山碼頭一帶登入,由挹江門進入南京城。此後中山碼頭與鄰近的挹江門、下關電廠等成為紀念渡江戰役的重要場所,更有市民建議把渡江戰役紀念館建在中山碼頭。

隨著南京經濟的復甦,作為當時渡江的唯一通道,中山碼頭運輸較為繁忙。高峰期日航約150班次。1968年,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輪渡的過江需求極大緩解,中山碼頭的客流量也迅速下降。特別是隨著2004年南京北站(即浦口火車站)再次停運,輪渡過江需求進一步減少。

大事記

以下內容主要參考下關區地方志編委員會編寫的下關區志:
•1929年5月28日,孫中山先生靈柩到達下關江邊碼頭(即今中山碼頭),由挹江門進入南京城內。

•1936年3月15日,中山碼頭正式命名,附屬候船室及公車站啟用。

•1967年1月3日,“文革”武鬥引發南京交通中斷,下關中山碼頭輪渡停開。
•1992年5月9日,中山碼頭新候船室啟用。
•2008年6月3日,南京長江大橋因南引橋橋孔火災變形實行交通管制,中山碼頭高峰運轉疏導過江客流 。

利用情況

航線

從渡輪上看碼頭從渡輪上看碼頭

目前中山碼頭常年開行至浦口碼頭的寧浦線輪渡,早5:00—晚23:00每20分鐘一班,日均開行104航次(往返),年運輸旅客1000萬人次以上。寧浦線輪渡航程約15分鐘,單程票價2元,而使用南京“金陵通”公交卡可享受1元票價優惠。由於南京長江大橋能力已趨飽和,而中山碼頭運輸能力長期閒置,有江蘇省政協委員建議進一步降低輪渡票價甚至免費運輸,以緩解大橋交通壓力。

2008年南京市還規劃了三條水上巴士線路,包括中山碼頭—明發濱江新城碼頭、中山碼頭—江浦二水廠碼頭、中山碼頭—浦口碼頭,其中第一條線路預計於2009年內開通,可望提升中山碼頭的吸引力。

集體江祭

自2004年起,南京市殯葬管理部門每年清明前後在中山碼頭舉行集體江祭活動,組織市民登船沿長江追思親故,以此倡導文明祭掃。但因思想觀念等原因,問津者寥寥。

鄰近交通

中山碼頭附近交通發達,鄰近南京西站、長江南京港及下關長途客運站,同時也是多路南京公交的始發站,包括10、31、34、54、302、150、307、172等線路。

引發爭議

2013年7月15日,西祠上一個疑問帖讓諸多南京市民將注意力放在出新後的中山碼頭上。改建過的中山碼頭變成顏色鮮艷,外觀時尚的“山”字型建築。但這樣的修繕卻在網上引發了一場該如何“修舊”的口水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