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孟

侯孟

侯孟(舊稱後孟,原侯孟鄉駐地)由侯孟前村、侯孟後村和侯孟街組成,位於山東省棗莊市台兒莊區南部,處於蘇魯交界處,坐落在京杭大運河畔,206國道穿境而過,交通便利,農曆每十天的一、三、六、八逢集,是工商業興旺的村莊。

基本信息

簡介

地理位置和優勢

侯孟位於206國道進入江蘇省的入口處,206國道從村中穿過,經國道距離棗莊城區46公里,距離徐州城區48公里,距離風景優美的山東省棗莊市台兒莊區30公里,距離徐州市賈汪城區15公里,G3京福高速666出口處直行8公里處。
緊鄰京福高速、京滬高速鐵路、京杭大運河,臨近港口為連雲港港,日照港。

對外交通

侯孟至徐州方向:乘棗莊至徐州客運專線;
乘棗莊至賈汪客車或台兒莊至賈汪客車至賈汪客運中心,轉乘25路公車。
侯孟至棗莊方向:乘棗莊至徐州客運專線,乘棗莊至賈汪客車。
侯孟至台兒莊方向:台兒莊至賈汪客車。

歷史遷襲

原侯孟鄉為台兒莊區管轄,2001年鄉鎮合併中與張山子鎮合併,合併後共同建設張山子鎮,政府駐地由侯孟遷到張山子。侯孟作為原鄉政府駐地,仍保留台兒莊郵局侯孟分局,台兒莊農村信用聯社侯孟分社,侯孟糧所等基礎公用設施。

鄉村旅遊

侯孟村及鄰村是逼陽國的舊址,故城周長3293米,據《嶧縣誌》載:“逼陽國,彭祖帝陸終第四子求言封於此”,春秋時期的陽城大戰使小小的逼陽城永載於輝煌史冊中。
1、省級重點文物保護逼陽故城。
2、陽城之戰 春秋時期,十三諸侯國兵車會盟攻取逼陽之國。
3、逼陽故城老井。
4、幅軍起義遺址—穆柯寨。
5、穆柯寨山傳聞為巾幗英雄穆桂英安營抗敵之處。
6、鄰村張塘千年銀杏。
張塘銀杏樹幹3.5米,生六大主枝,所成樹冠,遮地盈日,狀如蟒蛇,樹幹基部,又生幼樹,直徑達30餘厘米,名曰“懷中抱子”。樹高21.55米,胸高直徑2.52米,樹齡兩千多年。
7、尤窩子地質地貌旅遊風景區

抗日戰功

八路軍115師政委羅榮桓組建運河支隊,孫伯龍任支隊長。[1]1943年12月25日,新四軍代軍長陳毅於華中赴延安參加黨的“七大”路經於此。
1、八路軍一一五師運河支隊遺址
2、八路軍一一五師運河支隊
3、運河支隊隊員護送陳毅代軍長赴延安
4、1938年春震驚中外的台兒莊大戰中,英勇頑強的中國軍隊在李宗仁將軍的指揮下取得了抗日戰爭以來在正面戰場的首次勝利。

相關歷史

1、陽城之戰 春秋時期,十三諸侯國兵車會盟攻取逼陽之國。
2、幅軍是清朝末年太平天國時期,山東省南部的一次農民起義。[2]
早在太平天國起義前夕,山東的民眾已經不堪清朝反動統治階級虐政壓迫,紛紛組織團體,進行各種形式的反抗。其中幅軍是形成時間久、發動廣、影響深的一支農民武裝。幅軍自鹹豐三年(1853)公開武裝起義至同治二年(1863年)最後失敗,在蘭、郯、費、嶧四縣山區,由小到大,由弱變強,堅持武裝鬥爭十幾年,逐漸形成4個根據地:即以侯孟劉平為首領,以穆柯寨為主的運南山區;以棗莊石碑人劉雙印為首領,以雲谷山為主的抱犢崮山區;以費縣尚莊人孫化祥為首領,以岐山為主的臨費山區;以費縣水寨(今屬平邑)人程四虎為首領,以水寨為主的費滕山區圍寨。
幅軍根據地方圓幾百里,圍寨數百個,形成強大的武裝割據勢力。在安徽河南捻軍、曹州府長槍會、兗州府鄒縣文賢教軍、淄川劉德培起義軍等部配合下,幅軍沉重地打擊了前來進犯的清兵及其將領,消滅了大批地主豪紳及其反動武裝,動搖了清政府在山東的統治。
劉平(1812~1862),原名劉平生,清鹹豐年間魯南幅軍起義將領。今侯孟村人,鹹豐八年(1858年)春,劉平在侯孟村發動起義,回響太平軍北伐,隊伍迅速擴大到2000多人。鹹豐十年(1860年)被太平天國封為北漢王,並封其部將為元帥、大將、督軍、先鋒等。次年秋,劉平率領10萬餘人,以陽城為根據地,紮營數十里,與清軍作戰。同治元年(1862年)春,由於指揮失誤等原因,全軍潰敗,劉帶傷突圍,率部至蠍子山中養傷時,被侍衛殺害。

中國小校

棗莊市第二十三中學(原侯孟中學),侯孟中心國小。

山西侯孟

侯孟村.位於山西省永濟市,隸屬城東街道辦事處管理。東與永濟市虞鄉鎮接壤,北與開張鎮毗鄰。侯孟村南依中條山,北臨姚暹渠和灣灣河。東距運城50公里,西距永濟市區10公里。南同蒲鐵路和運永二級路平行從村中穿過。國家級風景區——五老峰位於村南3公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