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柔性研究

《供應鏈柔性研究》是由鄧寧所著的一本書籍之一,於2008年中國財經出版社出版。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財經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8月1日)
平裝
ISBN: 9787509507261
條形碼: 9787509507261
尺寸: 19.8 x 13.7 x 1 cm
重量: 281 g

作者簡介

鄧寧,男,1971年7月生。1995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理財專業,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99年畢業於武漢理工大學管理科學工程專業,獲管理學碩士學位;2005年畢業於武漢理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獲管理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新華金融保險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企業預測與決策、風險管理、供應鏈管理。在各級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曾獲湖北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並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國家社科基金的各類課題研究。

內容簡介

供應鏈柔性研究》主要內容:當今的商業環境中充滿著不確定性,面對全球化所帶來的經濟、政治及其安全方面所發生的巨變,以供應鏈運作模式的一切商業活動都不得不考慮市場變化及擾動所帶來的問題。其中尤其在基於時間競爭的環境下,如何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有效地降低供應鏈成本成為所有鏈上成員優先考慮的問題。
最近幾年,一些企業正嘗試著通過將非核心業務外包的方式來簡化供應鏈的流程,但是在減少管理成本的同時,也增加了商業聯繫的複雜性與風險性,其主要原因是衍生了大量的利益主體。當今的供應鏈主要包括多個主體,其中有許多供應商、零售商、製造商及其無數的外包合作夥伴,這實質上就給供應鏈整體運營設定了許多障礙。而作為供應鏈最末端的消費群卻期望能獲得可視化的、無縫隙的產品服務。隨著當前經濟領域環境複雜性越來越強,要想使供應鏈取得整體最優運營效率,就必須使其鏈上成員統一協調,以無縫隙耦合的方式共同應對系統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的變化。
當前的供應鏈構成主要是基於信息流、物流非序列性、線性的形式存在著,並由無數路徑構成的複雜網路。在鏈上不同夥伴之間由於存在的不同的商業流程、信息系統以及不同的企業文化,從而增加了鏈上即時執行的困難。所以,傳統的供應鏈管理模式無法對系統內各成員的物流、資金流及信息流進行有效地管理,同時也無法協同對外界市場環境變化做出適當的反應,最終無法使得鏈上各成員取得應有的運營效率和效益。所以,如何有效地實施供應鏈的管理面臨著諸多挑戰。
迄今為止,有關對供應鏈柔性進行系統分析的相關文獻還是比較少的。相關的供應鏈柔性的研究都是將其看成是企業製造柔性的一種延伸。雖然製造柔性要素在供應鏈柔性方面扮演著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由於供應鏈自身的特性,決定了其柔性的表現必然不等同於一個企業內部柔性的表現。所以,《供應鏈柔性研究》擬從柔性設計的角度出發,並基於供應鏈固有的特性,從整體上對其進行柔性設計。
《供應鏈柔性研究》的框架結構安排如下:
第1章為緒論。在緒論中重點對柔性定義、分類、測度及供應鏈柔性的國內外文獻進行了綜述,並對現有的供應鏈柔性研究進行了一定的評價,同時提出《供應鏈柔性研究》的研究架構結構。
第2章為供應鏈及其柔性的理論基礎。在這一章里,我們著重對供應鏈結構模式、構成要素進行評析,並將供應鏈與柔性兩個概念從決策論的角度相互結合在一起,並給予一定的界定、分類。
第3章為供應鏈柔性系統的構建。在第2章的基礎上給予了更為具體的闡述,其中三節分別對供應鏈柔性的戰略、戰術及執行層的子系統構建要素進行了分析研究。
第4章對供應鏈柔性測度的框架要素進行了分析。在這個框架里主要包括環境背景、信息技術及技術評判標準。
第5、第6、第7章我們分別從供應鏈柔性的戰略層面、戰術與執行層面給予了具體的闡述。在戰略層次,研究了供應鏈整體的長效機制建立,其特點是強調鏈上成員協調的穩定性、長期性;在戰術層次,主要是基於戰略層次的要求對鏈上中短期執行進行流程或者程式的設計,在這個設計中我們主要探討了對三個重要參量的控制,其中包括買賣雙方在前置時間及採購時間之間的互動關係,運營周轉期的最佳化以及鏈上成員之間彈性價格的建立;在執行層面我們著重探討了增加供應鏈日常運營柔性的三種策略,一種是對各節點緩衝庫存的相互協調;二是各節點企業在日常運營中人力資源的柔性調度;三是協調各節點企業計畫時注重的兩個因素,即預測效率與運輸模式的轉換。
第8章我們基於Levy1992年對Apple公司的研究以及一些學術期刊的研究報告中所引述的案例進了分析,從實踐的角度來具體看待幾種可以影響供應鏈柔性的策略。
第9章我們對全書進行總結,並對未來研究進行了展望。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引言
1.2 柔性的定義
1.3 柔性的分類
1.4 對柔性的測度研究
1.5 供應鏈柔性的相關研究
1.6 柔性、供應鏈柔性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1.7 本書研究來源、內容、方法及創新特色
第2章 供應鏈及其柔性的理論基礎
2.1 引言
2.2 供應鏈的業務流程特點
2.3 供應鏈所面臨的內外環境特點
2.4 組織與環境的系統理論
2.5 柔性與競爭環境的匹配模型
2.6 內外環境變化對供應鏈系統影響
2.7 供應鏈系統對於內外環境的反作用及其影響
2.8 供應鏈柔性的定義及其分類
2.9 本章小結
第3章 供應鏈柔性系統的構建
3.1 引言
3.2 依據戰略、戰術與執行三個層面對供應鏈柔性的劃分
3.3 戰略層面的供應鏈柔性子系統
3.4 戰術層面的供應鏈柔性子系統
3.5 執行層面的供應鏈柔性子系統
3.6 本章小結
第4章 供應鏈柔性測度的框架要素
4.1 引言
4.2 對供應鏈柔性分析所依賴的環境、信息技術與評判標準三要素分析
4.3 本章小節
第5章 供應鏈柔性的戰略層面
5.1 引言
5.2 供應鏈合作夥伴的選擇及穩態機制的設計
5.3 供應鏈非組織機構中的契約設計
5.4 供應鏈柔性決策機制的建立
5.5 供應鏈激勵約束機制的建立
5.6 本章小節
第6章 供應鏈柔性的戰術層面
6.1 引言
6.2 供應鏈中的前置時間與採購時間最佳化
6.3 供應鏈中運營時間的最佳化
6.4 供應鏈中價格彈性設計
6.5 本章小節
第7章 供應鏈柔性的執行層面
7.1 引言
7.2 供應鏈緩衝庫存協調的建立
7.3 供應鏈中各節點企業人力資源的柔性調度
7.4 供應鏈中日常生產計畫的調整及整合
7.5 供應鏈執行層面決策整合模型的設計
7.6 本章小結
第8章 案例分析
8.1 引言
8.2 案例總結性分析
8.3 本章小結
第9章 總結與研究展望
9.1 全書總結
9.2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