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寨占里

自古以來,占里村人實行一種“計畫生育”制度,即每家每戶只準生二個孩子,故千百年來,占里村一直保持著人口的零增長! 占里的老人們說,占里是一條船,人多了船會翻。 自古以來,在占里對人口的限制傳統中,從避孕到孩子的性別選擇,漸漸形成了一套藥物控制體系,這些藥物都是神奇的侗族草藥。


侗寨占里,自古以來,這晨格守著古老的生育觀,一對夫婦,只養兩個小孩,自覺控制人口增長,竟然會在幾百年前就形成一套“適度人口”理論,而且如此自覺地調適人類與自然之間的生存關係。據統計,1950年占里全村人口為720人,1998年人口統計為721人,僅增加了1人。這就是被人們稱為“中國計畫生育第一村”的從江縣占里村
雖然占里交通不便,但占里依然以其獨具魅力的侗族文化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
首先,占里至今保存著十分完好的自然生態環境,這兒森林密布,空氣新鮮,幾乎看不到任何現代化的污染;占里村本身亦被一片茂密的森林所履蓋,濃蔭下的低矮木樓,看上去很像一個原始時代的部落遺址,而不像是一處現代村莊,但真正深入其間,人們卻又會被這兒獨到的文化與文明所震撼。
其次,作為一個典型的侗族村寨,這裡又處處體現出侗族文化的突出特徵,比如花橋、鼓樓之類的侗寨“標識”系統和符號,在村中是十分突出地呈現著,而其糧倉、禾架、木樓、藍靛、魚塘、傳統服飾、大歌音樂、牛腿琴、琵琶琴等侗族文化的基本特徵和內容也無一不顯著地存在,這就使得熱愛侗族文化的旅遊者們喜出望外――他們將在這兒看到幾乎是完全純粹的傳統侗鄉。
當然,作為一般的遊客,或許人們更關注於占里的另一奇特文化――原始的“計畫生育”制度。自古以來,占里村人實行一種“計畫生育”制度,即每家每戶只準生二個孩子,故千百年來,占里村一直保持著人口的零增長!就是說,該村的人口沒有增加。這當然是一種罕見的奇特文化現象。他們為什麼要控制人口呢?當地人的解釋是為了保持生態的平衡。這種解釋不免給人感覺有些“現代”,有點難以置信,但仔細考察的結果,則又的確如此,真令人不可思議!若大的中國,歷史上人口壓力從來較大,但卻直到本世紀中期才由人口學家提出計畫生育控制人口的思想和建議,而占里一個小小的邊緣山區小寨,卻千百年如一日地自覺遵循著計畫生育的原則,這確是令人匪夷所思的。
在占里,“女兒繼承棉地,男孩繼承水田”,父母還要給女孩一份“姑娘田”,誰家若不給女兒“姑娘田”,不僅會遭人取笑,還有被男方退婚的可能。在老人的財產繼承上,山林、菜園男女對半分成,房基、家畜歸男方,而金銀首飾、布匹讓女兒帶到夫家。
占里青年男女社交十分自由,一般在十八、九歲左右就可以結婚了,從古到今,占里人在正月初五和初六的日子舉行訂婚儀式,而婚禮則在農曆十二月二十六日同時舉行。新婚後三、五年內,新娘一直住在娘家,這叫“不落夫家”,只在農忙季節,或夫家有大事需要媳婦出面張羅時,媳婦才到夫家幫忙。這樣日子一久,夫妻慢慢熟悉,年紀大些了,才慢慢住到丈夫家去,過起真正的夫妻生活來,這樣的習俗使早婚不致早生早育。父母年老臨終,女兒照顧母親,男孩照顧父親。無男孩養老的老人,則由男孩財產繼承人贍養。如此一來,生男生女都是一樣的了。
占里的老人們說,占里是一條船,人多了船會翻。對土地與人類之間相互依存的理解,使占里人創造出關於生存的獨特智慧,這種智慧在千百年的生活演繹中,漸漸形成特有的習俗,這些習俗又能在人們的心靈深處發揮著作用,並成為作用於占里人們的結構性功能,它的直接結果就是人與自然的適度協調。
由於少生優生,占里人對孩子出生之後的慶典非常重視,孩子們從小到大都得到很好的照料,個個身體健康,體質強壯,頭腦聰明。因為生活環境好,人口關係簡單,人們和睦相處,所以占里長壽老人很多。在占里,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的家庭很常見。
自古以來,在占里對人口的限制傳統中,從避孕到孩子的性別選擇,漸漸形成了一套藥物控制體系,這些藥物都是神奇的侗族草藥。台灣一家雜誌社為此還出版過占里村專輯,雜誌上便繪有這種草的圖案,而占里人對此亦不置可否。
由於這種文化,占里產生了一種特殊的人――藥師,藥師都是女性,她們從國小習醫術,但必須到了中年以上才能給人用藥。藥師是一門家族內部傳習的技藝,其傳習方式一般是母女相傳,代代相襲。如果一個藥師的女兒早歿,或因某種原因不能繼承的,藥師就會在自己的表姊妹中選擇一人傳授給她。
自古以來,占里人利用自身的內部力量,成功地控制了人口增長,有效地保護了生態平衡,他們生活富裕,身體健康,精神充實,老人長壽,與大自然和諧相伴,是現代人夢寐以求而難以得到的世外桃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