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林村

佳林村位於馬場鎮政府所在地以南15公里,面積10.78平方公里。全村包括大園頭、銀水塘、新寨坡、栗木山、對門寨、佳林寨6個自然村寨,分7個村民小組,目前共268戶1088人,其中女性占49.2%、苗族占38.6%。

佳林村概況

佳林村位於馬場鎮政府所在地以南15公里,東連平陽村,南接林卡村,西至甘河村,北抵羊艾農場,面積10.78平方公里。全村包括大園頭、銀水塘、新寨坡、栗木山、對門寨、佳林寨6個自然村寨,分7個村民小組,目前共268戶1088人,其中女性占49.2%、苗族占38.6%。

一、自然條件優越,生態環境良好

佳林村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平均海拔1898米,年平均氣溫17.2度,冬無嚴寒,夏無酷署。屬平壩縣南部半山區,土壤肥沃,耕地資源豐富,面積4107.8畝,其中水田916畝,旱地3191.8畝,人均占有耕地3.8畝,土多田少,是全省無公害優質辣椒生產基地。現有林地面積3198畝,占全村森林應覆蓋面積的96%。

二、民族風情濃郁,文化資源豐富

佳林村新寨組是典型的苗族村寨,全組30戶124人,占總人口的11.4%。民族特色鮮明,有民歌、蘆笙、吹木葉等民族文化活動。

三、經濟基礎薄弱,產業結構調整單一

佳林村沒有工業,服務業基本空白,經濟結構單一,是典型的農業村寨。農業以水稻、玉米和小麥為主,2005年人均占有糧食480公斤。經濟作物以辣椒、大蒜、土煙、花生、葵花和油菜等為主,其中:辣椒生產是全鎮林卡辣椒的主產區,現有種植基地4個,面積1800餘畝,年產乾辣椒29萬公斤,年產值239萬元。養殖業以豬、牛等大牲畜和雞、鴨、鵝等家禽養殖為主,均為家庭傳統養殖,規模小,技術水平低。農業生產規模化、專業化、市場化程度低,生產方式落後,村民市場意識薄弱。近年來,抓住西部大開發、新階段扶貧開發等機遇,道路、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已有較大改善。

四、社會事業滯後,民眾文化生活單調

佳林村教育已實現“兩基”和“普九”目標,但基礎教育設施的配置不足,村民文化素質和勞動技能不高,多為國小、國中文化程度。沒有專門的文化活動場所和文化設施,文化生活單調。公共衛生體系尚未建立,村衛生室面積小,醫療設施配備不足。在村支委的組織下,大園頭組村寨已全面實現硬化,並建有垃圾池。全村各戶廚房、廁所、圈舍多以農村傳統方式修建,人畜混居,衛生狀況差。水資源較為豐富,目前人飲工程正在設計中,有望2006年初動工修建。路燈、停車場、公廁等公共設施缺乏。農網改造已完成,但生產生活能源仍主要以煤炭、木材為主,污染環境,浪費資源。移動、聯通信號已覆蓋全村,但尚未開通有線電視,溝通不暢,信息閉塞。

人口總數

1088人 農業人口:637人 非農業人口:451人

行政區面積

10.78畝 耕地面積:4107.8畝

主要民族成分

漢族,苗族 發展口號:

所轄村

大園頭、銀水塘、新寨坡、栗木山、對門寨、佳林寨 生產總值:320.0

主要經濟產業

種植業,養殖業 名特產品:水稻,玉米,,椒,大蒜,土煙,花生,葵花和油菜 辦公所在地:佳林村

自然條件

佳林村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平均海拔1898米,年平均氣溫17.2度,冬無嚴寒,夏無酷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