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聞一多作品]

你看[聞一多作品]
你看[聞一多作品]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你看》,現代詩,作者是聞一多。全詩採用第二人稱的方式,平和沖淡、娓娓道來,象在與稔熟的友人低聲談心,又似與熱情的讀者竊竊私語,剖白肺腑。巧妙的敘述角度,構築了一種特殊的語言環境,親切自然,溫馨恬靜。它仿佛一個花園敞開了月亮門,使讀者很容易讀得進;但其間珍草異卉,曲徑通幽,又使人徘徊其間,很難讀得出。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你看太陽像眠後的春蠶一樣,

鎮日吐不盡黃絲似的光芒;

你看負暄的紅襟在電桿梢上

酣眠的錦鴨泊在老柳根旁。

你眼前又陳列著青春的寶藏,

朋友們,請就在這眼前欣賞;

你有眼睛請再看青山的巒障,

但莫向那山外探望你的家鄉。

你聽那枝頭頌春的梅花雀,

你得揩乾眼淚和他一隻歌。

朋友,鄉愁最是個無情的惡魔,

他能教你眼前的春光變作沙漠。

你看春風解放了冰鎮的寒溪,

半溪白齒琮琮的漱著漣漪,

細草又織就了釉釉的綠意,

白楊枝上招展著么小的銀旗。

朋友們,等你看到了故鄉的春,

怕不要老盡春光老盡了人?

呵,不要探望你的家鄉,朋友們,

家鄉是個賊,他能偷去你的心!

作品賞析

全詩採用第二人稱的方式,平和沖淡、娓娓道來,象在與稔熟的友人低聲談心,又似與熱情的讀者竊竊私語,剖白肺腑。巧妙的敘述角度,構築了一種特殊的語言環境,親切自然,溫馨恬靜。它仿佛一個花園敞開了月亮門,使讀者很容易讀得進;但其間珍草異卉,曲徑通幽,又使人徘徊其間,很難讀得出。《你看》就是這樣一個平凡而又神奇的詩意的花園。

“你看”,突兀的起字像兩盞鮮紅的指示燈,一下子牽住讀者的思維,使它們禁不住隨著詩人玄妙的筆尖遊走,顫動。接著,作者用一連串色彩絢美的意象,組成一組奇麗的畫面,充分調動讀者的視覺力量,以獲取美的體驗。那“像眠後的春蠶一樣”的“太陽”,那“在電桿梢上“的“負暄的紅襟”,以及那“酣眠的錦鴨”、“泊在老柳根旁”,黃絲──紅襟──錦鴨,絢麗多姿的色彩溶入自然質樸的景物,形成一幅靈韻流轉的水彩畫,耀人眼目,撩人心扉。更何況“你眼前又陳列著青春的寶藏”,於是詩人熱情高呼“朋友們,請就在這眼前欣賞!”眼前的良辰美景的確可貴,但詩人在這裡更主要的意圖是要為下文作下伏筆。在下一句中,詩人筆鋒一轉,從尋常的歌呤景物轉向更深切的詩歌主旨──借良辰美景抒寫離鄉遊子的懷戀思緒。“你有眼睛請再看看青山的巒障,/但莫向那山外探望你的家鄉。”情韻深摯的勸慰恰恰體現了思鄉情感的激切,一個眼波,一次心跳,都可能引起鄉愁裊裊,無盡無休。鄉愁是那樣沉,重重地牽墜著天涯遊子的心,即使處在前文勾畫的如夢如畫的境界中,即使聽著“那枝頭頌春的梅花雀,/你得揩乾眼淚和他一隻歌。”;即使“看春風解放了冰鎮的寒溪,/半溪白齒琮琮的漱著漣漪,/細草又織就了釉釉的綠意,/白楊枝上招展著么小的銀旗”,鄉愁也不能得到絲毫舒解,反而像個“無情的惡魔。”,“能教你眼前的春光變作沙漠”。家鄉是個美麗而遙遠的夢,天涯遊子全身心地追尋著她,得到的卻總是一個幻影。她在迢遙的遠方招呼著人們,給人以心靈的寄託,卻又總是若隱若現,可望而又不可及。因此,在全詩最後一節詩人禁不住悠悠長嘆:“朋友們,等你看到了故鄉的春,/怕不要老盡春光老盡了人?”歸鄉的夢是難圓的,正象人生理想總是難以盡如人意地完滿實現一樣。春風、白溪、細草、白楊,還有那“招展著”的“么小的銀旗”。“看”的景象越是鮮艷明麗,“思”的對象就越複雜厚重。難道在這良辰美景中使抒情主體愁眉不展,夢繞魂牽的僅僅是現實的家鄉嗎?不,詩的意象是朦朧的,朦朧背後則是複雜多變的象徵。從詩人本身看,家鄉似乎寄寓著一種有關社會人生的理想。詩人渴望衝破現實那死水般的沉寂,用愛與美的光明之火為苦難民族開出一條新路。然而,在20年代中後期的黑暗歲月中,這種理想像那遙遠的家鄉一樣,可望而不可及。《你看》正體現詩人在理想失落後的寂寞、孤獨和無奈。同時,對於讀者來說,我們大可不必局限於詩人本來的意向,因為詩作抽象的語義背景,已使詩作得到了普遍性的升華。這家鄉,或是愛情、或是友誼,或是信念,或是理想,生活中一切美好而不可得的事物,都可能是家鄉的象徵內蘊。抽象的象徵手法,使詩作具有了豐富廣闊的意蘊,而整齊精緻的語言則使詩作籠罩在一片美妙的外紗之中。

作者簡介

聞一多(1899-1946) ,著名現代詩人、文史學者、革命烈士,原名亦多,字友三,後改夕夕,又改名一多,曾用筆名夕夕。1899年11月24日生於湖北浠水縣。1922年,去美國留學,學習繪畫,進修文學,研究中國古典詩歌和英國近代詩歌,1925年聞一多回國,在北京藝專任教,並成為徐志摩主編的《晨報副刊·詩鐫》的主要撰稿人。他在論文"詩的格律"中要求新詩具有音樂的美(音節),繪畫的美(詞藻),建築的美(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由實踐到理論為新詩發展探索一條值得重視的藝術途徑。1928年1月,第2本詩集《死水》出版。1927年任第四中山大學文學院教授並被選為校務會議中文學院的唯一代表。1928年秋任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兼中文系主任。1930年秋轉任青島大學文學院長兼國文系主任。1932年8月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1944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抗戰勝利後出任民盟中央執行委員、雲南總支部宣傳委員兼《民主周刊》社社長,經常參加進步的集會和遊行。1946年7月11日,李公朴慘遭國民黨特務暗殺。聞一多在7月15日雲南大學舉行的李公朴追悼大會上講演,憤怒斥責國民黨反動派,當晚即被國民黨特務暗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