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瑩法師

佛瑩法師

佛瑩法師(1908~1970),俗家姓梁,廣州市人,約出生於民國初年(一九一二年)。父親梁紹初公,清季末年畢業於廣州的博濟醫學院,與孫中山先生是同學,一九二四年,中山先生成立黃埔軍校,曾聘梁紹初為黃埔軍校軍醫處長。母親張氏,也是有名的西醫師。佛瑩兄弟姐妹十五人,均受高等教育,畢業於國內名校如聖約翰、同濟、復旦,中山、南京諸大學。

(圖)佛瑩法師佛瑩法師

佛瑩法師(1908~1970)廣東惠陽人,俗姓梁。家族顯貴,書香門第,獲醫科大學藥物細菌檢驗學士位。初服務醫界數載,常為慈善機構義診。因讀華嚴、大寶積等經而決心披剃,遂禮虛雲和尚受具足戒於廣東韶州南華寺。先後住南華寺、無盡庵、雲門寺等處。後赴港,棲止幻跡山林佛堂。除自精修外,兼為四眾義診。施僧濟貧,受惠者良多。著有毗尼日用要解、四分比丘尼戒本註解、八識規矩頌註解、素食營養之研究等書。其中四分比丘尼戒本註解一書,註解詳備,至便初學。

出家受戒

(圖)虛雲老和尚虛雲老和尚

佛瑩法師,俗家姓梁,廣州市人,約出生於民國初年(一九一二年)。父親梁紹初公,清季末年畢業於廣州的博濟醫學院,與孫中山先生是同學,一九二四年,中山先生成立黃埔軍校,曾聘梁紹初為黃埔軍校軍醫處長。母親張氏,也是有名的西醫師。佛瑩兄弟姐妹十五人,均受高等教育,畢業於國內名校如聖約翰、同濟、復旦,中山、南京諸大學。

佛瑩四歲啟蒙,五歲入國小,十六歲畢業於廣州聖神英文女子中學;二十歲畢業於廣州夏葛醫科大學,在校中修習細菌檢驗專科;二十四歲復畢業於廣州光華醫學院,取得醫師資格。時為抗戰初期,佛瑩初在廣西省立梧州醫院,擔任小兒科醫師,後來擔任婦產科主任醫師。因診病因緣,病人贈以《華嚴經》,佛瑩善根深厚,以此入佛。繼讀《金剛》、《楞嚴》等大乘經典,漸悟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因之捨棄高職世榮,禮虛雲老和尚為師,剃度出家,繼而受具戒於曹溪南華寺。

出家後的佛瑩法師,駐錫曹溪南華寺,隨眾作務,粗衣破衲,布襪芒鞋,運水搬柴,挑糞除草,擔谷扛石,皆所不辭。繼而擔任職事,如行堂、湯藥、書記、維那、知客等,一一經歷。他持過午不食戒,焚膏繼晷,挑燈閱藏,燈滅參禪。且孤燈獨處靜室,參禪靜坐,如此歷時五年余。在此期間,他於作務之餘,隨緣為僧伽治病。時值日扣侵略戰爭期間,西藥極端缺乏,佛瑩在佛前發願,燃一指供佛,祈佛陀慈恩加被有情,令病者皆能離苦得樂。佛瑩天賦穎悟,卓爾不群,於佛學世學,皆有深厚造詣,以此受虛雲老和尚青睞,視為佛門法器,特為傳授宗門嗣法,為雲門、曹洞、臨濟三派法嗣。

日寇投降前夕,虛雲老和尚駐錫雲門,一日佛瑩奉老人召,由曹溪無盡庵步行至乳源縣雲門大覺寺,抵達後謁見老人,老和尚見他進門,即曰:“哈!哈!今天來了一個賊。”時有某大德在座,佛瑩對曰:“不錯,現在有三個賊,一個老賊,一個大賊,弟子是個新學的小賊。老師父,代代出大賊,劫盡一切眾生煩惱。”老人笑曰:“哈!哈!妙說、妙說。”由以上對答,可見佛瑩法師玄心契悟,辯才無礙。

弘化利生

一九四五年,日寇戰敗投降,八年抗戰獲得勝利。一九四九年以國共內戰激烈,佛瑩法師避亂香港,初於荃灣東普陀寺掛褡,後來在該山自立茅庵,命名曰“幻跡山林佛堂”,當時佛瑩法師正值壯盛之年,除自修外,兼為四眾免費義診,儻得供養,便購買藥品,施僧濟貧。在香港,若問佛瑩法師,知道的人不多,若問“看病的法師”,則盡人皆知。他於修持、施醫之餘,廣究群典,究研法藏,涉覽古今,孤高自賞。於窗下執筆,首注《毗尼日用要解》,次編《四分比丘尼戒本註解》,凡九十萬言,均是學毗尼之儀則,習屍羅之軌範。

一九六三年,佛瑩法師復以他醫學專業知識,注釋《八識規矩頌註解》,特別對於前五識的浮塵根與淨色根部分,以現代解剖學生理學加以解說,言古人之所未言。全書凡十餘萬言,義豐趣玄,妙契幽旨,出版後風行一時。一九六三年元月,法師應台灣台北市圓通學苑之請,在該苑講《八識規矩頌》,每晚聽講者恆數百人。一九六七年秋末,佛瑩法師應香港真明淨苑之請,開講《阿彌陀經》。

一九六八年開始,佛瑩法師以連年忙於治學,影響健康,罹原發性高血壓症,屢治不愈,多次以血壓過高昏迷復甦,於一九七〇年,庚戌歲十月二十二日-一九七〇年十二月一日,在幻跡佛堂示寂,世壽約六十歲左右。注釋有《毗尼日用要解》、《四分比丘尼戒本註解》、《八識規矩頌註解》行世。

紀念道場

(圖)檀香山幻跡佛堂檀香山幻跡佛堂

美國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有一所“幻跡佛堂”,創立於一九八二年,這是紀念香港佛瑩法師而建立的道場,創建這所道場的是佛瑩法師的弟子,現任住持的宏海法師。宏海法師是台灣新竹人,一九二五年出生於新竹縣竹東鎮,青年時代在獅頭山勸化堂帶髮修行,一九五一年到台北縣汐止彌勒內院,依慈航法師受學。一九五四年,慈航法師圓寂,宏海仍回獅頭山勸化堂。

數年後到香港,投入青山幻跡佛堂依佛瑩法師修行。一九六四年,以佛瑩法師剃剃度出家,隨侍師父同住幻跡佛堂。一九七〇年,佛瑩法師圓寂,宏海後來到檀香山與宏恩尼師、惟能尼師共同創設幻跡佛堂,以紀念恩師佛瑩法師。幻跡佛堂每周有信徒共修念佛,佛、菩薩聖誕日舉辦法會,宏海尼師在海外僑鄉教化一方,也深為檀島華僑社會的信眾所的尊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