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樹

佛光樹

佛光樹是樟科的一種植物,是一種常綠小喬木。

佛光樹 佛光樹
文字

名稱:佛光樹
學名:
英文名:
拉丁名:
科名:樟科

形態特徵

 常綠小喬木,高12m。嫩枝、芽鱗及嫩葉正反面均密被金黃色絹毛,老葉下表面貼伏黃褐色絹毛,在陽光下閃閃發光,人們稱其為“佛光樹”。 葉互生,革質,長橢圓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6-18cm,寬3-7cm,兩端漸狹,先端漸尖,尖頭鈍,離基三出脈,上面深綠色,下麵粉白色,幼葉下垂,下面被棕黃色絹狀毛,後變無毛或有殘留貼生毛;葉柄長2-3cm。花單性,雌雄異株;傘形花序族生於枝端葉腋,無總梗,密被黃褐色絹狀毛;苞片大,互動對生,遲落,花被裂片4,卵形;雄花具雄蕊8,能育雄蕊6,花約4室,內向瓣裂;子房卵圓形,無毛。核果多為橢圓形,長1.1-1.2cm,直徑0.7-0.8cm,常與花同生在枝上,成熟時鮮紅色;花梗在果期長7-10cm,上部較肥厚;種子近球形,長7-8cm,直徑5.5-5.6cm,表面光滑,頂端具短尖。花於11月上旬開放,果實於翌年10-11月陸續成熟。果實紅色。

產地分布

 浙江舟山群島,生於海拔150-350m處的丘陵谷地潮濕多霧的常闊葉林中,它怕澇喜蔭。日本、朝鮮半島也有分布。材質優良,具有香氣。根系發達,耐瘠薄,抗風力強,萌芽性也強,生長迅速適應性強,適宜在長江流域及沿海栽種。

栽培要點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觀賞價值

 樹姿優美,一年有2-3次觀葉期,一次觀花觀果期,紅果滿掛枝梢,加上花果同其黃白相襯,配之綠葉,更顯秀麗,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綠化觀賞樹種。

科學價值

 舟山新木姜子是國家二級保護稀有種。

其他價值

1996年正式被評為舟山市“市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