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立亞

佘立亞

佘立亞(1897年-1927年5月),中共黨員,湖南省長沙縣人。出身於封建地主的富裕家庭。 1922年加入了旅法(國)青年團組織。1924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佘立亞青少年時就讀於長沙民德中學(今長沙三中) 。該校自辛亥革命以來,校園內就形成了較為強烈的民主革命氛圍。不少教員上課列數清朝政府的腐敗、北洋軍閥的反動,這與素有愛國主義激情的佘立亞發生了共鳴。佘立亞在學校里抨擊中國的落後與封建,憂慮中華民族瀕臨毀滅的悲慘黯淡的前景。

人物生平

1919年受“五·四”運動和學校民主革命思想的影響,懷有改造中國的志向。自費赴歐洲留學,結識周恩來、李富春、王若飛等勤工儉學青年,受進步思想影響,加入勤工儉學隊伍,受到了馬克思主義的教育。

佘立亞 佘立亞

1922年加入了旅法青年團組織。1925年佘立亞奉調從法蘭西回國,先後任中共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書記、中共鄭州地方黨團書記等職。後調到上海負責鐵路工人運動,在吳淞地區恢復工人夜校,組織“友誼社”(吳淞機廠工人俱樂部),開展愛國主義的教育。英籍廠主為之震驚,驅使警察遭逮捕。中共地下組織及時營救,並調到小沙渡工人區工作,任中共小沙渡工人區部委書記。發動紗廠工人組織同盟總罷工,打擊了日商恣意欺壓中國工人的囂張氣焰。日商與上海反動當局相勾結,收買工賊,破壞工會,迫害工會領袖和工人。後經黨組織同意,組織“打狗隊”,懲治了一批劣跡昭彰的日商翻譯、包打聽、工賊和叛徒。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時,帶領工人英勇作戰,在攻占警察局後還趕赴火車站,投入對直魯軍閥部隊的最後決戰。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時,不畏艱險,堅持鬥爭。5月下旬,日商特務刺探到滬西區工聯和黨的秘密機關,隨即與部分工會骨幹被逮捕,押解到豐林橋(後改為楓林橋)國民黨駐滬特務處。敵人利誘收買不成就用酷刑拷打,始終剛強堅定,忠貞不屈。無計可施的敵人就把遍體創傷的佘立亞押赴刑場。就義前,望著豐林橋前荒地上一個個患難與共的戰友倒在鮮血流淌的大地上,不禁悲憤填膺,義正詞嚴地痛斥國民黨反動派,敵人瘋狂地撲上去,慘無人道地施以腰斬。殉難時30歲。

人物事跡

1923年春,在法國生活戰鬥了近4年的佘立亞被中共旅歐總支部選送到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次年,經中共旅莫斯科支部書記羅亦農介紹,他由團員轉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經歷了異國他鄉6個春秋的革命洗禮,1925年,佘立亞奉調回國,先後任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書記、鄭州地方黨團書記、中共鄭州地委職工部主任及中共豫陝區委委員、京漢路總工會鄭州分會秘書長等職。這年8月,他與王若飛、張昆弟等人籌建河南省總工會,經過半個多月的緊張籌備,在9月18日召開了河南總工會成立大會,佘立亞當選為省總工會委員。後來,他又被中共中央調至上海,任中共吳淞獨立支部書記,領導吳淞機廠以及滬寧、滬杭甬鐵路工人運動。

吳淞機廠位於上海北部蘊藻浜和張華浜之間。佘立亞來到這裡以後,著手恢復因缺乏教員而停辦的工人夜校。他把夜校作為向民眾宣傳救國救民、改造社會的陣地,傳播黨的政治主張和革命理論。他自任教員和校長,組織機廠及附近的大中華紗廠工人入學,為了便於工作,他還在吳淞鎮木行街租賃了一處樓房,作為“友誼社”(即吳淞機廠工人俱樂部)的活動場所,並利用有限的條件設定了各種文娛活動項目和書刊閱覽室等。1926年5月,佘立亞決定,利用紀念五卅慘案一周年的日子,由“友誼社”出面組織一次遊藝晚會。在經過一番準備後,遊藝晚會在“友誼社”開始了。在晚會上,佘立亞作了紀念五卅運動的講演,並演出了自編的一出題為《鳴不平》的文明戲,激勵工人起來同資本家作鬥爭。不料,英籍廠主得到了訊息,他帶著20多名武裝警察衝進了“友誼社”,會場被搗毀,“友誼社”被查封,佘立亞也被逮捕。

經中共黨組織的及時營救,佘立亞獲釋。出獄後,他根據中共上海區委指示,化名王炎夏,到中共上海區委小沙渡工人區任黨的部委書記。當時,日本廠方藉口紗價下跌,大量解僱工人,為了保護工人不被解僱,他和紗廠總工會同志一起聯絡各廠,組織了工人代表大會,在會上,大家訂立了各廠同盟公約,決定實行反日同盟總罷工。1926年8月20日,小沙渡地區總同盟罷工的號角吹響,各廠工人一齊罷工,參加罷工工人的人數由1萬多人很快發展到2萬餘人,日商在上海的各企業職工聞訊也熱烈回響。通過罷工鬥爭,保護了工人的權利、沉重地打擊了日本資本家的氣焰。總同盟罷工顯示出了中國工人階級團結戰鬥的巨大力量。上海總工會黨團書記趙世炎給這次總同盟罷工以高度的評價。

上海當局及日本資本家為了破壞工人運動,用重金收買了一些工賊走狗,對工人運動造成了極大的危害。經中共上海區委批准,佘立亞組織了一支專門對付資本家走狗的“打狗隊”。他選拔一些勇敢機智的工會會員,發給武器,組成了著名的“紅色恐怖隊”。“打狗隊”在鎮壓了一批劣跡昭著的日商紗廠的翻譯、包打聽和工頭後,名聲大振,那些往日窮凶極惡的工賊、走狗嚇得惶惶不可終日。向當局通風報信的種種現象,一時也銷聲匿跡。中共上海區委負責人羅亦農在向中共中央的一份報告中,充分肯定了“打狗隊”的成績,報告提到“在小沙渡懾於‘打狗隊’威力而辭職的走狗有30餘名,保證了小沙渡工人鬥爭的順利開展”。周恩來到上海後,這支秘密武裝直接歸屬中共中央有關部門領導。

同年10月,佘立亞在小沙渡地區領導工人積極參加了上海工人第一次武裝起義。由於反動當局的血腥鎮壓,第一次起義慘遭失敗。起義失敗後,他根據上海區委的指示,同小沙渡部委的同志一起,積極準備發動新的武裝起義。1927年2月,他出席了中共上海區委第一次黨的代表大會,並當選為區委委員、區職工委員會委員。不久,小沙渡與滬西合併,他出任中共滬西部委書記。

1927年3月21日,佘立亞帶領滬西的民眾和工人糾察隊,參加了由周恩來親自指揮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在中共中央特別委員會的部署下,他帶領工人糾察隊一舉攻下曹家渡第六警察署和小沙渡第四區總局。然後又立即率隊渡過蘇州河,與攻下閘北二分署的工人武裝配合,攻占了四區警察局。他們用繳獲來的槍枝武裝了自己,隨後根據起義總指揮部的通知,集合起300人的武裝隊伍,趕到閘北火車站。於22日晚,會同閘北等區的糾察隊,對據守在火車站的軍閥部隊發起總攻,工人弟兄越戰越勇,在強烈的攻勢下,敵人很快被解除了武裝。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取得了勝利。已經數夜沒有合眼的佘立亞帶著勝利的喜悅參加了上海區委會議,向周恩來、羅亦農、趙世炎等領導同志報告了戰鬥經過,他在報告中指出:戰鬥進行尚順利,民眾未受大的損失,但由於缺乏指揮經驗,隊伍“只知前進,不知守住機關、器械,故被右派得了現成便利”。29日,在南市新舞台召開的上海特別市臨時政府委員就職典禮上,佘立亞作為上海總工會代表,情緒激昂地發表了祝賀演說。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不久,蔣介石就向共產黨人舉起了屠刀。1927年4月12日清晨,蔣介石的黨徒指使一批全副武裝的青洪幫流氓,襲擊了上海工人糾察隊,總工會被取締,工人運動受到極其殘暴的鎮壓。面對白色恐怖,佘立亞仍以滬西區工聯主任身份,堅持地下鬥爭,巧妙地與特務、叛徒周鏇。5月下旬的一天,滬西區工聯及黨的機關所在地突然被特務包圍,佘立亞和其他工會同志不幸被捕。殘酷的敵人即以腰斬的酷刑,將佘立亞殺害於上海龍華。

佘立亞犧牲後不久,上海總工會在紀念五卅運動兩周年的特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我們的戰友》文章,深切懷念這位為上海工人運動英勇獻身的英烈——佘立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