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紅藥

何紅藥

何紅藥,金庸小說《碧血劍》中的人物。是五毒教教主,五毒教主何鐵手的姑姑,面容醜陋恐怖。年輕時幫助心上人金蛇郎君夏雪宜盜取了五毒教寶物金蛇劍和金蛇錐,卻被拋棄,並受到教內懲罰,毀了容貌。自此神情大變,最終找到情郎夏雪宜的遺骨,但中了夏雪宜的機關,最終還是與之“同歸於盡”。

基本信息

角色簡介

何紅藥
何紅藥年輕時是個美女,又是教主之妹。夏雪宜為了報復溫家,到五毒教偷取毒液,不慎被蛇咬中毒,幸得何紅藥相救,對他一見傾心。報仇心切的夏雪宜竟利用了這位情竇初開的姑娘,騙她帶他到毒龍洞中取走三寶,就是金蛇劍。二十四枚金蛇錐與在故事開始時袁承志在華山山洞內發現的藏寶地圖。毒龍洞的古怪規矩是要脫去全身衣服倒立而行進入,於是取寶之後,這對男女便發生了關係(我記得我看的版本是因為要擦防毒蛇的藥--東方劍)。
夏雪宜得手之後一去無蹤,何紅藥盜寶獲罪,被罰被萬蛇噬咬,於是變成醜陋可怖,但她仍終生隨身攜帶夏雪宜給她繪的少女時畫像,到處尋找這位負心郎,終於遇到溫青青,才知他另有新歡。
但她在痛恨青青之餘,仍對金蛇郎君不能忘懷,直至到了華山之巔,發現金蛇郎君早已化為白骨,一生抑壓的複雜心情,霎時化作哀慟,但隨即又發現原來他至死不忘,死後還咬著她的金釵,原來卻是青青的母親,於是滿腔哀慟又霎時化為憤恨怨毒,要燒毀一切泄憤,不料金蛇郎君已早有預謀,在骨中植下劇毒,在洞中埋了炸藥,連連爆炸之下,何紅藥葬身洞中,三人永不分開

角色經歷

何紅藥的故事可謂浪漫香艷、曲折離奇兼而有之,她出場時已是滿面疤痕,形容可怖,行事狠毒,但除了跟著她的侄女教主何鐵手出沒之外,似乎沒有什麼大作用,到了故事下半部,才忽然揭露,原來此人與全書故事發展大有關係,原來“金蛇郎君”夏雪宜名揚江湖的碧血金蛇劍原本是五毒教的寶物,原本是何紅藥幫助他盜走的。
何紅藥年輕時是個美女,又是教主之妹。夏雪宜為了報復溫家,到五毒教偷取毒液,不慎被蛇咬中毒,幸得何紅藥相救,對他一見傾心。報仇心切的夏雪宜竟利用了這位情竇初開的姑娘,騙她帶他到毒龍洞中取走三寶,就是金蛇劍、二十四枚金蛇錐與在故事開始時袁承志在華山山洞內發現的藏寶地圖。毒龍洞的古怪規矩是要脫去全身衣服倒立而行進入,於是取寶之後,這對男女便發生了關係(我記得我看的版本是因為要擦防毒蛇的藥--碧血劍)。夏雪宜得手之後一去無蹤,何紅藥盜寶獲罪,被罰被萬蛇噬咬,於是變得醜陋可怖,但她仍終生隨身攜帶夏雪宜給她繪的少女時畫像,到處尋找這位負心郎,終於遇到溫青青,才知他另有新歡。但她在痛恨青青之餘,仍對金蛇郎君不能忘懷,直至到了華山之巔,發現金蛇郎君早已化為白骨,一生抑壓的複雜心情,霎時化作哀慟,但隨即又發現原來他至死不忘,死後還咬著她的金釵,原來卻是青青的母親,於是滿腔哀慟又霎時化為憤恨怨毒,要燒毀一切泄憤,不料金蛇郎君已早有預謀,在骨中植下劇毒,在洞中埋了炸藥,連連爆炸之下,何紅藥葬身洞中,三人永不分開。如此紅藥,雖然轟烈,但知為誰生?

人物評價

何紅藥何紅藥
如此紅藥,雖然轟烈,但知為誰生?

名字由來

何紅藥何紅藥
出自此句詞“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其他相關

名字由來:名字出自姜夔《揚州慢》“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芍藥花。宋周邦彥《瑞鶴仙》詞:“驚飈動幕,扶殘醉,繞紅藥。”清沉紹姬《寄家人》詩:“記得小園親手植,一欄紅藥近何如?”可見她年輕時候有多么美貌動人

歷屆扮演者

2000年TVB版《碧血劍》關寶慧飾
2008年內地版《碧血劍》郭金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