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浩江

《唐·杜甫》:“白鷗波浩蕩,萬里誰能馴”。 ”④江山,泛指山河。 ”指江總。

何浩江

一、從外在意義上分析:
浩:①廣大的樣子。《書·堯典》:“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②水勢洶湧,壯闊貌。《唐·杜甫》:“白鷗波浩蕩,萬里誰能馴”。③放懷縱恣,心無所滯的樣子。《九歌·河伯》登崑崙兮四望,心飛揚兮浩蕩。④浩瀚,廣大遼闊的樣子。本指水勢。引申為大、多、繁。⑤浩歌。放聲歌唱。《唐·李白·春日醉起言志》:“浩歌待明月,曲盡已忘情”。
 江:①古代專指長江。《書·禹貢》:“江漢朝宗於海。”②江河的通稱。③江乾,江岸。《玉台新泳·南朝·梁元帝·烏棲曲》:“復值西施新浣沙,共泛江乾瞻月華。”④江山,泛指山河。⑤江令,南朝梁江淹,陳江總皆有文名,為建平王記室帶東武令,總官至尚書令,後來詩文中稱為江令。《唐·李商隱·南朝》:“滿宮學士皆顏色,江令當年只費才。”指江總。《元·王惲·秋澗集》:“彤管夢使江令筆,紫袍歸抱上岩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