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耕

何曉耕(1896—1953),又名啟硯,世居縣白沙畈(東畈村)。通經史,擅珠算,尤精書法。民國12年(1923),在白沙畈開設何太豐商店,經營中藥、雜貨、屠宰、榨油、做面等業,供應農村生活必需品,方便病人求醫買藥。

內容

每逢災荒歲月,他總是打開家中倉儲,將積穀借給貧苦農民,不取分毫利息。年終,有的人家無力償還舊欠,仍可到他店中賒取過年“福食”。

教育

他特別重視教育。民國20年(1931),將自己主管的何氏義學公產部分做為教育基金,創辦私立尚志國小,自任校長。26年,抗日戰爭爆發,國土相繼淪陷,戰區學校被迫停辦,學生失學,他常為青年的就學問題擔憂。31年,他召集族人商議,決定將何氏宗祠做校舍、何氏義學公田收入做辦學基金,創辦白沙中學。33年秋,他又召集何氏族人商議,決定將義學公田80石種(約480餘畝)和祠堂東西兩廂房屋,全部捐獻給白沙中學。籌辦學校期間,經費無著,都由他家的太豐商店代付。次年白沙中學向全縣募捐,擴大辦學基金,他又將自家的20餘畝出租田捐出,帶動了周圍各姓公堂紛紛向學校捐田,資助辦學。36年秋,白沙中學校長何鵬因革命鬥爭需要離校,將子女安置在山區一學生家裡,何曉耕知道後,千方百計予以保護,並將校舍、校具、圖書保管得完好無損。

何曉耕也極注重對親屬子女的教育。胞侄楷模自幼喪父,他視為己子,供其讀至復旦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後楷模對台灣的水利事業作出較大貢獻。長子自南讀至安徽大學經濟系?業,取得學士學位。兩個外孫受過高等教育,也得到過他的資助。他在經濟上支援過白沙中學不少學生,但從不考慮回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