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華東政法學院教授]

何敏[華東政法學院教授]

何敏教授男,1956年10月出生於湖北松滋。法國巴黎第一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曾任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科技法研究所教授、碩士生導師。現已調任至華東政法學院工作。曾兼任刑事法學教研部主任。兼任“全法中國法律與經濟協會(巴黎)”副理事長、中國科技法學會理事、湖北省高校智慧財產權研究會理事暨法律事務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武漢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基本信息

何敏何敏

姓 名:何敏
任教專業:法學-法學類
在職情況:在職
性 別:男
所在院系:法學院

本人簡介

所教課程:《科技法》、《智慧財產權法》、《外國民商法

研究方向:智慧財產權法與科技法;法國法與歐盟法

學術工作經歷
1990---1998華中理工大學政治與法律系從事民商法、智慧財產權法、科技法及其外國民商法和國際技術貿易法的教學與科研工作。1994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時任主管教學工作的副系主任、歐盟法研究所所長,校“113人才工程”法學學科學術帶頭人。1995年,作為主要負責人主持、參與了科技法學碩士點(後學科調整為經濟法學碩士點)的申報工作,並成為該碩士點首批碩士生導師;
1998---1999受歐盟高等教育合作研究項目資助赴法國巴黎第一大學法學院“民商法研究中心”在該中心主任YvesGUYON教授(項目合作人)指導下從事“中歐科技政策與法律制度”的比較研究;
1999---2005在法國巴黎第一大學(PanthéonSorbonne)法學院商法系師從法國著名商法學家YvesGUYON教授攻讀商法學博士學位。其間,因華中科技大學科研工作及研究生培養工作需要,間或回校繼續指導研究生共七屆32人,並為研究生主講了“外國民商法前沿問題專題”、“智慧財產權法前沿問題專題”及“歐盟科技政策與科技法律”等多門研究生課程,同時完成了受歐盟及科技部委託的重大科研課題研究任務。並作為負責人之一參與了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成立的籌備工作。2005年11月以優良成績(honorable)獲得法國巴黎第一大學法學院商法學(智慧財產權法方向)博士學位;
2006---2006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智慧財產權法與科技法教授;
2006---2009華東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學院副院長、智慧財產權法教授、博導;智慧財產權學科帶頭人、智慧財產權博、碩點負責人;
2009---華東政法大學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智慧財產權法教授、博導;智慧財產權學科帶頭人、智慧財產權博士點負責人。
主持完成的科研項目
1.上海市教委教育高地“國際法教育高地項目”“中外職務發明制度比較研究”,項目第一負責人,總經費4萬,於2009年完成;
2.科技部軟課題項目“《職務發明條例》立法研究”,項目第一負責人,總經費2萬,於2008年完成;
3.國家985“科技發展與人文精神”創新基地項目“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法律環境研究”,項目第一負責人,總經費26萬,於2007年完成;
4.國家科學技術部重大軟科學研究項目“我國科技法律法規實施效果評價體系研究”,項目第一負責人,總經費15萬元人民幣,於2002年完成;
5.國家科學技術部軟科學研究項目“政府投入科技成果智慧財產權問題研究”,項目第一負責人,總經費5萬元人民幣,於2001年完成;
6.歐盟合作研究項目“歐洲一體化進程中科技政策與科技法律的變易及影響因素研究”,項目第一負責人,總經費1萬歐元,於1999年完成;
7.湖北省重點軟科學研究項目“企事業單位智慧財產權管理制度研究”,項目第一負責人,總經費5萬元,於1999年完成,經著名法學專家萬鄂湘、吳漢東等組成的評審委員會評審,其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8.湖北省軟科學研究項目“我省民營科技企業發展環境的政策及法律對策研究”,項目第一負責人,總經費1萬元,於2000年完成;
9.湖北省軟科學研究項目“GATT非關稅壁壘問題研究”,項目第一負責人,總經費1萬元,於1996年完成。
正在研究的科研項目
1.上海市浦江人才項目“上海及長三角地區智慧財產權資源狀況與最佳化配置研究”,項目第一負責人,總經費10萬,將於2010年2月完成
2.上海市教委重點項目“智慧財產權分配正義研究”,項目第一負責人,總經費5萬,將於2010年9月完成。
承擔過的教學任務
(一)研究生課程:
外國民商法專題、智慧財產權法專題、科技法專題、國際技術貿易專題、智慧財產權法前沿問題專題、中外智慧財產權法制比較專題、中外科技政策與科技法制比較專題、中外民商法前沿問題比較專題。教學態度及效果受到研究生廣泛好評。
(二)本科生課程:
外國民商法、智慧財產權法、科技法、環境法、國際技術貿易法。教學態度及效果受到學生廣泛好評。編輯本段主要獲獎情況1.2009年獲“第三屆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三等獎;
2.2008年獲中國科技法學會“優秀人才獎”;
3.獲2000年度武漢仲裁委員會“優秀仲裁員”稱號;
4.1995、1996連續兩年獲得華中科技大學“學科建設突出貢獻獎”;
5.華東政法大學校級科研成果二等獎(2006-2007年度)。
其它社會兼職及學術活動
本人1994年受聘為“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仲裁與調解中心”國際智慧財產權糾紛調解員,並應時任該中心主任FrancisGURRY博士(現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總幹事)之邀於1995年赴瑞士日內瓦作為中國唯一代表出席了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國際智慧財產權糾紛研討會”,並獲得該中心頒發的國際智慧財產權糾紛調解員培訓證書。
另為“法國中國法律與經濟協會(法國社團組織)”副理事長、“中國科技法學會”理事、“湖北省科技法學會”理事、“湖北省高校智慧財產權研究會理事兼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法學會”會員、武漢仲裁委員會仲裁員(獲1999年度優秀仲裁員稱號)。
1992年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進步法》草案起草工作中高校組所提交草案的起草工作。1996年作為法務部邀請的三學者之一,參加了由法務部和科技部共同立項、由兩部部長任組長的“科技進步與法制建設”的重點課題研究工作,該課題系專為江澤民等中央領導幹部第六次法制講座準備講座稿(主講人為三學者之一的北京大學教授羅玉中先生),同年受武漢市和荊門市市政府的邀請,為武漢市市委、市政府領導及荊門市市委、市政府領導主講了“科技進步與法制建設”法制講座,獲得了廣泛好評。
曾作為湖北省人文社會科學類碩士點資格評審委員會評審專家參與碩士學位點的評審工作。
主要學術成果
(一)主要論著:
1.《企業專利戰略》主編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10;
2.《企業智慧財產權戰略》主編法律出版社2006;
3.《企業智慧財產權保護與管理實務(智慧財產權保護前沿叢書)》主編法律出版社2002;
4.《科技法學》主編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9;
5.《科技法學概論》主編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1993;
6.《重返關貿總協定的經營策略》副主編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4;
7.《創業與國際合作》副主編中國青年出版社1996。
(二)主要論文
1.“‘把脈’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機制”《中國智慧財產權報》2009年7月10日;
2.“職務發明類分之中外比較與研究”《科技與法律》2009(3);
3.“盜版與反盜版角力的反思”《法制日報》2009年4月24日;
4.“WARF胚胎幹細胞專利複審案分析”《科技與法律》2008(5);
5.“職務發明財產權利歸屬正義”《法學研究》2007(5);Q
6.“L’attributiondelapropriétéde
l’inventiondusalarié:étudescomparéeset
proposition(雇員發明成果財產權利歸屬制度的比較與建議)【法文】”《REVUEEUROPEENNEDUDROITETDE
L’ECONOMIE(歐洲法律與經濟評論)》(法國期刊)A.J.E.C.F.2005(7,8);
7.“OnReconstructionoftheAscription
SystemofFunctionalProductionofChina(論中國職務發明成果產權歸屬制度的重構)【英文】”
《REVUEEUROPEENNEDUDROITETDEL’ECONOMIE(歐洲法律與經濟評論)》(法國期刊)
A.J.E.C.F.2005(5,6);
8.“Essaisurlanaturedelachoseetdu
biendel’oeuvred’esprit(精神產物之物性及其財產性)”《REVUEEUROPEENNEDUDROITET
DEL’ECONOMIE(歐洲法律與經濟評論)》(法國期刊)A.J.E.C.F.2004(3,4);
9.“Essaisurlanaturedudroitréelde
l’oeuvred’esprit(精神財產之物權性)”《REVUEEUROPEENNEDUDROITETDE
L’ECONOMIE(歐洲法律與經濟評論)》(法國期刊)A.J.E.C.F.2004(2);
10.“精神產物之物性與物權性導論”《中國法與歐洲法》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
11.“構建賽博空間中的著作權制度”《科技進步與對策》2002(2);H
12.“對職務發明成果歸屬的新思考”《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2002(1);H
13.“著作權質押的若干問題探討”《著作權》2001(5);H
14.“‘入世’與我國仲裁制度創新”《法學雜誌》2000(5);H
15.“數位化網路環境中著作權保護體系的重構”《山西大學學報(社科版)》2000(3);H
16.“重塑我國科技成果歸屬制度的理論構想”《科技與法律》2000(2);
17.“電子屏障:著作權技術保護措施的法律保護”《中國科技論壇》2000(2);H
18.“企事業單位智慧財產權管理制度的參考範式”《科技進步與對策》2000(1);H
19.“數位化時代著作權保護所面臨的挑戰及對策”《吉首大學學報(社科版)》2000(1);
20.“企事業單位智慧財產權管理規範基本要求”《科技進步與對策》1999(6);H
21.“企事業單位智慧財產權管理制度的科學性原則”《科技進步與對策》1999(5);H
22.“試論職務發明人的權益保護”《科技進步與對策》1999(4);H
23.“歐盟現行的科技規範體系”《科技與法律》1999(3)
24.“歐盟科技政策與科技法律制度的啟示”《科技與法律》1999(3);
25.“論精神產物之物性與物權性”《華中理工大學學報(文科版)》1999(2);H
26.“對武漢市科技進步與法制建設的幾點思考”《科技進步與對策》1998(6);H
27.“美國301法案與智慧財產權”《智慧財產權》1994(4);H
28.“理工高校國有無形資產流失問題急待解決”《中國教育報》1994714;
29.“理工高校國有無形資產流失問題急待解決”《高等教育(人大複印資料)》1994(7);
30.“從烏拉圭回合看智慧財產權的國際保護趨勢”《科技與法律》1994(4);
31.“國外科學技術立法的法學思考”《科技與法律》1994(3);
32.“論科技法律人才的培養模式”《華中理工大學學報(文科版)》1994(2);H
33.“從烏拉圭回合看智慧財產權的國際保護”《智慧財產權》1993(4);H
34.“中美貿易的羈絆——301法案”《湖北商業專科學校學報》199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