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嬙

何嬙

1985年正月初七出生於四川綿陽。2003年考入廣東南華工商學院旅遊系。獲學校優秀班幹部、學校優秀學生幹部、學校優秀社會工作積極分子等稱號。

基本資料

何嬙

姓名:何嬙
性別:女

年齡:25

公曆生日:公元1985年2月26日

農曆生日:乙丑年正月初七

合法日”:2007年12月28日何嬙合法啦

屬相:牛

星座:水瓶座

身高:168CM

體重:未知

發色:黑色

眼睛顏色:黑色

語言:漢語

民族:漢族

排行:第三

婚姻狀況:未婚

出生地:四川綿陽

成長地:陝西西安

現居地:廣東廣州

學歷:廣東南華工商學院

專業:旅遊系

職業:諮詢/顧問

居住情況:獨自租房個人概述

1985年正月初七出生於。2003年考入廣東南華工商學院旅遊系。獲學校優秀班幹部、學校優秀學生幹部、學校優秀社會工作積極分子等稱號。

內心獨白

何嬙何嬙

樂觀,自信,堅強,

選擇自己喜歡的,喜歡自己選擇的,

我可以理解世俗,但是我不會苟同世俗,

人生只要做對得起自己的事就可以了,我不去傷害別人,別人也別傷害我!

做個美麗善良,而賢惠的女人,

女人的美麗不在於外表有多么的漂亮,

再漂亮的臉蛋,再嬌媚的身材,都會有老去的一天,

所以女人的內在氣質和外表結合起來才可以說是美女!

做個蕙質蘭心的女人,

好女人,是一本書,要人讀了還想讀,

好女人,是一道風景,要人看了還想看,

好女人,是一味佳肴,吃力還想吃,

真正的好女人,就是尊重自己,也尊重男士!即良師,又益友!

成長經歷

他天生一副男兒身偏偏包裹著一顆女兒心,10歲就已萌生變成女生的念頭,2007年,22歲的他接受了變性的一系列手術,最終變成女人。變性的代價很大,家人無法諒解他,他希望社會能理解他和他的夥伴們。

從小不知自己是男是女

“我1985年2月出生於四川綿陽,是家裡最小的孩子,上面有兩個姐姐。父母之所以甘願接受1萬多元的“超生”罰款也要讓我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生個兒子傳宗接代——我父親兄弟四個,孩子中卻只有我一個是男孩。

“小時候,我喜歡的遊戲不是像男孩那樣一起“打打殺殺”,而是和女孩子一樣,喜歡穿花衣裳,給自己弄長頭髮,對著鏡子照來照去,覺得自己是個美麗的仙女。我的性格溫柔愛靜,說話也細聲細氣

“讀書時,我最擅長的科目是語文,男生的強項數理化,於我卻是折磨。上體育課時,班裡男生站一排,女生站一排,我猶豫了好久,不知道該站在哪邊,最後只能站在中間,刻意離女生近一些。

“在學校最為難的是上廁所。我在家習慣了像女孩那樣蹲著上廁所尿尿,不敢上男廁所。為了在學校少上廁所,媽媽早上給我的牛奶,我只敢喝一半。有好幾次,實在憋不住,只好跟老師裝病跑回家尿尿。

因“與眾不同”飽受歧視

“人們常常渴望自己“與眾不同”,但這種滋味其實並不好受。第一天上幼稚園,小朋友們覺得我穿衣怪,動作也怪,都不願意跟我玩。一直到國小三年級,我都沒有一個朋友,大家都嘲笑我。後來,我們全家隨爸爸工作調動遷往西安,我在爸爸單位的子弟學校上學。這種情況一點都沒有好轉,男孩子欺負我,女孩子不理我,一下課常有一大幫同學追在我身後欺負我。

“不光是同學,老師也因對我的舉止不理解而漠視、歧視我。中學體育老師曾當面用方言罵我:“瞧你那娘們樣!”我從小家教很嚴,對人一直很有禮貌,但因為這件事,我再也沒跟這位老師說過話。直到拍畢業照時,哪怕他就站在我身邊我也沒理他,我最恨因為一個人的舉止跟大家不同就瞧不起人。

“很小的時候,我就期待世上有一種“魔術”,能讓我從男變女。10歲那年,我從電視上了解到可以做手術變性,真是特別特別地興奮,為了早點掙錢做變性手術,高中時我甚至曾離家出走,後被爸爸領回家。

舞為媒 找到做女人的勇氣

“2003年,我來到廣州南華工商學院上大專。為了變性,我放棄了在西安念本科的機會,因為我覺得廣州應該是一個更寬容的社會,能包容像我這樣的邊緣人物。

“剛進大學時,在一次晚會上,自小酷愛舞蹈卻未受過專業訓練的我毛遂自薦地跳了一段民族舞。當時,我穿的是中性的服裝,但因為傳神地表達出舞蹈的柔美,贏得台下的喝彩。那一瞬間,我終於找到了真正的自我。舞蹈為媒,我越來越確信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活著,可以勇敢地穿女裝,做女人。

“這次表演也讓我在學校里“一炮走紅”。學校有演出活動,常常有人邀我獻舞。主持人也總是這樣介紹我:“最靚麗的師姐何嬙”、“系寶何嬙”。走在校園裡,師弟師妹會打招呼叫我嬙姐、師姐。很多看過我表演的師妹如今還在我的部落格上留言:“師姐是我們的偶像。”

“在學校,我住男生宿舍,也穿女生衣服。我覺得自己比一些粗枝大葉不講究的女人還有女人味。我常在狀元坊、北京路和烈士陵園附近買衣服逛街,穿的都是女人的衣服,幾年來都是這樣。

告別演出“冬粉”瘋狂

“何嬙!何嬙!何嬙!”舞台下的學生們齊聲歡呼。台上一身黑色連衣裙的何嬙在音樂聲中翩然起舞……

“再跳!再跳!再跳!”他走下舞台的一刻,一浪比一浪高的呼聲再次響起……

“何嬙師姐是我們的偶像。”國際經濟貿易系大一學生小梁聚精會神地注視著舞台上的何嬙。“他很快就要畢業了,這可能是最後一次在學校演出呢。”

這是前晚南華工商學院舉行的青年志願者頒獎暨周年文藝晚會。

台上跳舞畢業班學生何嬙,是學校眾所周知的“風雲人物”。

他的出名,不僅僅因為舞跳得好,更因為他的謎一樣的性別。

曾因性別錯位被迫辭職

“2006年7月畢業後,我來到一家旅行社工作,因為我形象與性別的錯位,引來很多非議,只能辭職,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固定的職業。後來,我開了部落格,將自己的生活用視頻公之於眾,希望人們能了解變性人的苦衷,而不是把我們用一個冷冰凍的醫學名詞“易性癖”來代替。

“把自己的生活展現在大眾眼前,是一柄雙刃劍。既得到了許許多多網友的熱情支持和理解,也有一些網友惡意攻擊。他們無法理解別人為什麼跟自己的想法不一樣。對此我並不抱怨,也不會故意忽略,而是善意地給每一條留言回復,盡力解釋我的想法。

“但是,最傷我的還是一些變性人網友的不理解。一個變性的網友留言罵我醜,說“再怎么做手術也不可能漂亮過我”。我當時特別委屈。說真的,我公開亮相的主要目的,是希望人們了解變性人這個“性少數派”群體的存在有價值,我們本是同路人,應該同舟共濟,相煎何太急?

“我們這個群體面臨的壓力是普通人無法想像和理解的。去年,我曾跟一個變性人一起上電視節目。上節目前,因為要公開亮相,她突然緊張起來,抓住我的手問該怎么辦,我勸她一定要擺正好心態,要別人認可,首先要肯定自己的價值。節目錄製時,她突然變得歇斯底里,聲嘶力竭地說所有人都騙她、瞧不起她,在等著看她笑話,沒有一個人真心對她。後來,我聽人說她真的精神崩潰,被家人關在家裡。

“父母至今未和我聯繫”

“今年初,我在廣州一家醫院進行了隆胸手術,邁出實現夢想的第一步。手術後,我度過了一個終身難忘的春節。當時,我一個人留在了廣州。同住的朋友出差去了,走前把吃喝的東西放在桌上,我一個人躺在房間裡,身上手術留下的傷口還在痛,想起床,腿腳卻怎么也不聽使喚。從小作為家中唯一的男孩子,父親一直教育我要堅強,可那個時候,自己是最脆弱的時候,真希望有誰過來扶我一下。我躺在那裡,眼淚打濕了枕頭。

“那個春節,父母姐姐也沒有打過一個電話過來,或許是還無法接受這一切,想讓我在完成變性關鍵一步前“知難而退”。做手術前,我曾回西安讓爸媽在手術同意書上籤字,他們當時想阻止我,但父母都是愛孩子的,最後還是成全了我,只是說,以後都不會管我了。

“我想等我完成變性之後再以一個全新的形象出現在他們面前,要證明給他們看,我的選擇是沒錯的。因此一直沒有打電話給他們。最難受的時候,我就一遍遍鼓勵自己:何嬙,你一定得爬起來吃東西,把身體養好,這個世界上你不能靠別人,只能靠自己。

“我也想過,因為自己,家人可能要忍受別人的冷嘲熱諷、風言風語。我知道自己辜負了父母對我的期望,對父母很抱歉,但是從來沒有後悔。無論要面對多大的傷害,我都不會後悔自己的決定,因為我的夢想就要實現了。

期待愛情 不做“花瓶”

“經歷了不少風波,現在我的心情卻非常平靜。雖然我只有22歲,但自我感覺卻是40多歲的心態,因為之前“不辨雌雄”的“雙軌”生活帶來了別人無法想像的沉重負擔,讓我的生命好像加了一倍,比同齡的男生和女生都要成熟。變成女人後,我的生活就能和其他人一樣沿著“單軌”前進了。

“很多人都有疑問,“就算做了變性手術,你就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女人嗎?”的確,變性後,我無法像其他女人一樣生育孩子,但還有其他的辦法能夠彌補這種遺憾。一個女人的價值並不只是體現在“傳宗接代”上吧!我把“樂觀、自信、堅強”六個字作為信條,每天都提醒自己,做人要積極,保持良好平和的心態。

“在沒做變性手術前,有不少男生追過我。有人說“你長得還算可以”,我回了一句:“如果你看重的只是我的外在,那我們沒戲!”我想要做一個有內涵的女性,而不是一個漂亮不實用的“花瓶”。

“我的手術在部落格上視頻直播後,也有幾個網友提出希望和我做情侶。但我沒有接受。我希望等自己徹底成為女人後,再用心經營一段美好的愛情。那時,我不會隱瞞人生中的這段特殊經歷,相信將來的“他”能夠坦然接受我,包容我。

參加的活動

2008年7月華美協助南方衛視TVS-2主辦的《我要做明星》大型時尚型人秀活動

2008年2月世界華人藝術大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