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

何以

何以,古文句式,意思是以何。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見於《詩經》。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釋

1.[how]∶用什麼:何以教我丨何以為生。

~教我丨~為生。

何以教我

2.[why]∶為什麼既經說定,何以變卦?何以出爾反爾?

詳細解釋

何以何以

何: hé,hè

疑問代詞(a.什麼,如“何以人?”b.為什麼,如“何以必如此?”c.哪樣,怎樣,如“何以不?”“何以如?”d.哪裡,如“何以往?”e.發表反問,如“何以樂而不為?”)。

◎副詞,多么:何以其壯哉!

以yǐ

用,拿,把,將:以一當十。以苦為樂。以身作則。以鄰為壑。以訛傳訛。以往鑒來。

依然,順,按照:以時啟閉。物以類聚。

因為:以人廢言。勿以善小而不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在,於(指時日):“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目的在於:以待時機。以儆效尤。

文言連詞,與“而”用法相同:夢寐以求。

用在方位詞前,表明時間、方位、方向或數量的界限:以前。以內。

用在動詞後,類似詞的後綴:可以。得以。

古同“已”,已經。

太,甚:不以急乎?

及,連及:富以其鄰。

引證解釋

何以何以

1.用什麼;怎么。

·召南·行露》:“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南史·陳後主紀》:“監者又言:‘叔寶常耽醉,罕有醒時。’隋文帝使節其酒,既而曰:‘任其性,不爾何以過日?’”明高啟《臥東館簡諸友生》詩:“何以度茲運?相勗蹈其常。”明《巡撫登萊右僉都御史袁可立晉秩兵部右侍郎夫婦誥》:“況物力罄竭之秋,何以彌呼庚癸?”《東周列國志》第二回:“(趙)叔帶曰:‘何以知之?’”冰心《寄小讀者》八:“為著人生,不得不別離,卻又禁不起別離,你們何以慰我?”

2.為什麼。

《詩·大雅·瞻昂》:“天何以刺?何神不富?”《論語·季氏》:“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唐韓愈《秋懷》詩之七:“我無汲汲志,何以有此憾?”《續資治通鑑·宋孝宗隆興元年》:“琚固辭,金主曰:‘卿之才望,無不可者,何以辭為!’”民國二十二年《河南通志·睢縣採訪稿》:“當時其宅本袁尚書袁可立府第,不知何以為許賊占據。”巴金《滅亡》第八章:“大家有點愕然,不明白他何以會這樣不高興。”

3.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沒有或不能。

劉向《列女傳·楚江乙母》:“今令尹之治也,耳目不明,盜賊公行,是故使盜得盜妾之布,是與使人盜何以異也?”金王若虛《論語辯惑總論》:“凡人有好則有惡,有喜則有怒,有譽則有毀,聖人亦何以異哉?”明劉基《襲封誠意伯誥券》:“古稱名世,何以過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