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瑾

雍正帝說:“何世瑾是讀書明理的人”。 道光年間,纂為《何端簡公集》12卷,梓行於世。 因醫治無效,1729年正月病逝,時年64歲。

何世瑾(1665~1729) 字澹�,又字坦園,號鐵山,陳莊人。5歲入塾,日誦千言,家貧書少,常到鄰里和私塾借讀。讀《岳陽樓記》、《范仲淹傳》,欽慕范公為人,尊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銘言。十幾歲縣學童子試中廩生,十九歲中舉,授官莒州學正。 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中進士。主考李光地看了他的試卷,讚揚說:“以後必為理學大家”。授翰林院庶吉士。他表白自己:一不欺天地;二不欺鬼神;三不欺君親;四不欺同僚朋友。不久,任翰林院檢討,掌管《一統志》纂修。後出任山西省副主考官,雍正改元,升山西道監察御史。在主考江西鄉試時,閱卷公正,選錄了許多人才,雍正皇帝大加讚賞,贈其《公明廉至》四個大字。後升貴州巡撫,在貴州實行“改土歸流”政策,數年間,號稱八萬古州的貴州省安定下來。爾後,招撫農牧,獎勵生產,提倡改造土地。貴州人煙逐漸稠密,湖南、廣西、雲南等地商民得以安全通過。此時雍正皇帝接到誹謗他的秘密控告信。世瑾奉詔入都,問心無愧、不置辯。並推薦貴州黎平府知府張廣泗擔任巡撫。世瑾被改任刑部侍郎,又轉吏部侍郎,兼管刑部事務。雍正帝說:“何世瑾是讀書明理的人”。晚年被起用為直隸總督。他從政勤奮廉潔,一天到晚,不得休息,使當時直隸政事為各省之冠。雍正六年春天,雍正帝傳諭:“夙著勤勞,今年事已高,恐用心太過,宜節養精神,以規遠大,勿親細事”。 何世瑾一生喜愛詩詞,曾得王漁洋口授。其詩淳古淡泊,著有《淡志堂文集》、《淡志堂詩集》、《燃燈記聞》、《漁洋詩法》等。道光年間,纂為《何端簡公集》12卷,梓行於世。何世瑾從政鞠躬盡瘁,積勞成疾。雍正帝審閱奏章後,知其病重,便派遣太醫診治。因醫治無效,1729年正月病逝,時年64歲。雍正帝聞報慟悼,特下詔書褒揚他的政績。追贈他為禮部尚書,賜千金歸葬,入直隸、江南、浙江等省名宦祠及新城縣鄉賢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