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瑾

清朝時的一位詩人。

1.明朝吳瑾

恭順侯吳瑾(蒙古人,祖父巴都帖木兒,賜姓名為吳允誠,父答蘭,更名吳克忠,《明史》有傳)。歷任靖虜衛左所副千戶、文縣守備,倡議創修永安堡。
一語除石亨
明天順年,邊境有警,皇帝滿面愁容。恭順侯吳瑾在旁邊侍候,進諫說:“如果于謙在,一定不會讓敵人這樣。”皇帝無言以對。
石亨幫助英宗重登皇位,因此恃寵而驕,大樹其黨,頤指氣使,欺壓朝臣。朝臣敢怒不敢言。
一天,恭順侯吳瑾陪英宗登臨翔鳳樓。在不遠處可看到石享新建的宅第,宏偉華麗。英宗便指問是誰蓋的?吳瑾故意說:“這一定是王府。”英宗笑著說:“不對!”吳瑾說:“這不是王府,誰敢斗膽這般狂妄地修建此片豪華住宅?”英宗從此懷疑起石亨,不久又將他罷官並下獄處死。
面對在皇帝前得寵的權臣,吳瑾若直接諫說石亨的不是,不但不奏效,說不定還會犯忌被定個離間君臣之罪。但是,吳瑾裝呆扮傻,說石亨“超標建築”,其宅第是王府,就暗指他具有不臣之心,這便犯了皇帝大忌,吳瑾只隨意的一句話就使英宗殺了石亨。
這種諫法名“曲諫”,雖是旁敲側擊,卻有“綿里藏針”之妙。
曹吉祥叛亂:
曹吉祥與眾議定,後日晚間行事。吉祥自進內廷去。專候至後日,乃七月初三晚間,曹欽乃邀恭順侯吳瑾到家。吳瑾是曹欽侄婿,曹鐸之女夫也。曹欽每有事,常與吳瑾商議。瑾又上所喜信者,故禁門鎖鑰,皆是瑾掌管。當晚曹欽邀瑾回家,將心事說知,就索禁門鎖匙,要瑾放千餘親兵進內。吳瑾聞言,心中大驚,忖曰:“別事可從,叛逆之事如何從得!”口中即假言曰:“此時如何放得千兵進去?況且京兵發遣征剿,只有出的,如何可放千人進內?豈不動人之疑。汝既要行事,好歹至四更開門,五鼓進內方好。”曹欽信以為實。便道:“專候汝之訊息。”吳侯詐允而出。
此時將及一鼓,吳侯到城點視,吩咐眾軍謹守城門,直到天明,方可領鑰開門。若五更領鑰者,明日即斬。只吩咐三門,余不能及。吳侯一路思量:倘曹欽四更不見我的動靜,他必然攻打。倘若人多,一時攻破,曹吉祥見外大起,內中放火為應,其禍不小。一頭想,正遇著都指揮完者禿亮令人巡更。吳侯忙問曰:“來者何官?”禿亮見是吳侯,忙下馬問曰:“吳爺何事心忙?單騎與四人同行。”吳瑾曰:“汝在此巡更,是何官何名?”禿亮答曰:“小官是都指揮完者禿亮。”吳瑾曰:“煩汝急急飛報與大明門上守門軍將人等說知,道曹欽與曹吉祥通謀作亂,只在今夜,可牢守紫金城墉,五更時未可就開門;快教傳進內廷:光令人拿注曹吉祥,免得裡應外合。”禿亮聞言,遂撥數人跟著吳侯,乃即先縱馬加鞭,星馳到大明門上,一一細說曹欽、曹吉祥之事。穿宮內監,聞此訊息,飛報到內廷去。
……
此時廣寧伯劉安、太常卿萬祺、學士萬安等俱到,見曹欽逼勒大臣寫本保奏。只見寇深匹馬趕到,厲聲大罵曰:“曹賊!朝廷何等待汝,汝敢叛亂京城,拘系大臣,殘害百姓!吾恨不即砍汝萬段,以泄朝廷之憤!”曹欽怒殺寇深。廣寧伯劉安見之,大罵曰:“狂賊作死,吾欲砍汝以報寇公!” 安亦遇害。恭順侯吳瑾、都督孫鏜軍至。曹欽見吳瑾,罵曰:“汝為何負我,走報訊息?”瑾厲聲答曰:“汝負朝廷,我不負汝!汝不忠不孝之徒,吾為朝廷誅逆賊!”即彼此相殺。吳公力不勝,卒被殺。
《明史-吳允誠》:
土木之變,克忠與其弟都督克勤子瑾為後拒。寇突至,驟戰不勝。敵兵據山上,飛矢石如雨,官軍死傷略盡。克忠下馬射,矢竭,猶殺數人,與克勤俱歿於陣。贈邠國公,謚忠勇。克勤贈遵化伯,謚僖敏。
瑾被執,逃歸,嗣侯。英宗嘗欲使瑾守甘肅,辭曰:“臣,外人,若用臣守邊,恐外裔輕中國。”帝善其言,乃止。曹欽反,瑾與從弟琮聞變,椎長安門上告。門閉,欽攻不得入,遂縱火。瑾將五六騎與欽力戰死。贈涼國公,謚忠壯,予世券

2.清朝吳瑾

吳瑾,字開士,一字璞懷,孝感人。康熙庚戌進士,歷官刑部員外郎。有《紫石山房詩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