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發展大講堂

低碳發展大講堂

低碳發展大講堂是講解國際國內最新低碳產業政策,探討低碳產業發展新思路的高端特色講座。

低碳發展大講堂是講解國際國內最新低碳產業政策,探討低碳產業發展新思路的高端特色講座。特邀國際國內低碳及投融資領域高級官員、高端專家及有豐富實戰經驗的企業家共聚一堂,從不同角度解析國內外低碳產業政策信息,深度挖掘低碳轉型中的新商業模式,將契約能源管理新政、節能服務產業未來走勢、何時引進PE的最佳時機、怎樣在投資過程中選擇團隊和規避風險以及如何解決低碳產業企業在上市審核中的現實經營問題等。

簡介

低碳發展大講堂是講解國際國內最新低碳產業政策,探討低碳產業發展新思路的高端特色講座。特邀國際國內低碳及投融資領域高級官員、高端專家及有豐富實戰經驗的企業家共聚一堂,從不同角度解析國內外低碳產業政策信息,深度挖掘低碳轉型中的新商業模式,將契約能源管理新政、節能服務產業未來走勢、何時引進PE的最佳時機、怎樣在投資過程中選擇團隊和規避風險以及如何解決低碳產業企業在上市審核中的現實經營問題等。
低碳發展大講堂中國低碳產業協會北大滙豐商學院低碳產業分會聯合發改委投融資培訓基地創立,已成功舉辦多期,關於政策、資本、實操經驗、商業模式等一系列主題講座及項目路演案例同期呈現,它已成為企業實現利潤持續增長,實現發展模式轉型創新的有力助推器!

講堂特色

高層: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環保部、能源局相關領導、專家解讀低碳產業政策,導航發展方向。
現場:路演案例,現場碰撞商業模式,專家案例指導分析。
聯播:現場參與的路演項目宣傳,將在10家知名網路媒體、多個地方媒體聯播。
直面:和資本家面對面,國內多家著名投資機構高管,VC/PE大佬用智慧與經驗與你共創商業模式的力量

2011年春季 研習主題

解讀“十二五”規劃
● “十二五”重點何在?
● 低碳轉型將扶持哪些產業?
● 如何獲得相關政策的支持?
2011年國際經濟金融走勢與低碳行業發展
● 低碳企業如何利用VC和PE進行融資
● 企業如何利用信託進行融資和外資
● 市場走勢對低碳行業有什麼影響
CDM—碳交易的經濟效益和行業分析
● 碳交易還是碳生意,它與哪些行業相關?
● CDM—碳交易是政策扶持低碳行業的槓桿
● 如何把廢氣變為百億歐元的收入?
● 如何成為碳市場淘金的賣碳翁?
企業如何低碳轉型,實現低耗高效快速發展
● 企業如何消除無用過程,實現精細化管理?
● 企業如何最佳化流程,低耗高效降低成本?
● 如何建立信息系統,最佳化資源?

主講嘉賓

發改委相關領導及北京大學知名教授
孔英: 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特邀研究員;加拿大約克大學終身教授;中國碳排放定額標準與交易機制研究中心主任。孔院長在中共中央辦公廳調研室、科技部工作多年,在巨觀經濟、投資環境與商業策略、地產融資概況和趨勢、低風險資本運作及碳交易市場頗有研究與實操經驗。
羅響: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高級官員,業界稱為“中國募資第一人”。領導與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新興市場私募股權委員會、美國國際經濟開發委員會、斯坦福國際研究中心國際合作項目;在我國多地開展了低碳住宅示範、契約能源管理、電動汽車、太陽能、風電、生物質電及碳交易等諸多項目。在低碳項目上有豐富的投資經驗和募資能力。
彭俊明:新華社 CCTV財經頻道特約經濟分析師;北京君投資本管理中心總裁。先後供職於外匯局儲備司、人行紐約交易室和中投公司;兩年金融海嘯前沿地帶的工作和生活經歷,管理400億美元投資組合在金融海嘯肆掠的2008年取得了10%以上的優異收益;豐富的市場、學術、政策研究和亞洲區域金融合作經驗。

低碳發展大講堂錄製光碟節目(部分內容)

清潔技術與新能源領域私募投資機會分析

專家簡介:
羅 響——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中國投資促進辦事處首席代表、特別事務助理

兼國別項目主任,他主要負責領導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與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新興市場私募股權委員會、美國國際經濟開發委員會及斯坦福國際研究中心國際合作項目;並在我國山東、廣東、四川及江蘇等地與當地政府合作開展了低碳住宅示範、契約能源管理、電動汽車、太陽能、風電、生物質電及碳交易等諸多項目項目。
羅響先生在區域產業集群戰略規劃、方案實施及國際產業資源整合、金融創新環境規劃、私募股權投資戰略及風險管理、環保產業與清潔能源項目資本運作、中國企業跨國併購重組等方面儲備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大量的成功案例。他將給我們帶來國際國內關於投資熱點問題及低碳產業發展的機遇與經驗,拓展投融資視野,在低碳轉型中找到機會,把控風險大幅提高投資回報率及融資機會。
演講綱要:
◎ 形勢篇:2010年清潔技術與新能源投資形勢
◎ 實踐篇:投資機會分析及經驗分享
◎ 實踐篇:政府參與的產業基金募資經驗分享
細分投資機會——六大單元
◆ 可再生能源(風能、太陽能等)
◆ 能源存儲(電池、燃料電池)
◆ 生物燃料(熱化學燃料、生物化學燃料 )
2010年清潔技術與新能源投資形勢
◆ 高碳改造:節能減排:建築節能、綠色照明、碳捕獲存儲、低碳公益裝備
◆ 低碳升級: 新材料、新裝備、新工藝升級原先流程
◆ 無碳替代: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等
投資機會分析及經驗分享
◆ 節能減排還是新能源
◆ 清潔技術領域主要投資風險分析
◆ 清潔技術領域細分投資與風險分析PE&VC投資過程中的識人之術及案例分析

專家簡介:
羅 響——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中國投資促進辦事處首席代表、特別事務助理兼國別項目主任,他主要負責領導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與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新興市場私募股權委員會、美國國際經濟開發委員會及斯坦福國際研究中心國際合作項目;並在我國山東、廣東、四川及江蘇等地與當地政府合作開展了低碳住宅示範、契約能源管理、電動汽車、太陽能、風電、生物質電及碳交易等諸多項目項目。
羅響先生在區域產業集群戰略規劃、方案實施及國際產業資源整合、金融創新環境規劃、私募股權投資戰略及風險管理、環保產業與清潔能源項目資本運作、中國企業跨國併購重組等方面儲備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大量的成功案例。他將給我們帶來國際國內關於投資熱點問題及低碳產業發展的機遇與經驗,拓展投融資視野,在低碳轉型中找到機會,把控風險大幅提高投資回報率及融資機會。
演講綱要:
◎ PE之識人戰略
◎ PE之識人實踐
◎ PE之案例分析
合格的PE人
◆ 像白求恩那樣,有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就是一個高尚得人,一個純粹的人。。。。。。
◆ 有著良好的做人準則的人
PE識人戰略
◆ PE界有一句十分流行的話,投資只有三個標準,第一是人,第二是人,第三還是人
◆ 投資就是投人、投團隊
◆ 投資的時候,PE們最看重的,也是最看不透的,就是企業的管理團隊
諸葛亮有著名的七觀法
◆ 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
◆ 窮之以辭變而觀其變
◆ 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
…… ……

中國節能服務產業投資實務

專家簡介:
李海建——中國節能產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在節能服務領域13年、承擔國務院

《政府機構能耗指標體系研究》課題、配合全國人大起草《節約能源法》有關契約能源管理條款。
課程精要:
◎ 千萬投資,二年回本,年收益率30%,他如何做到?
◎ 何謂契約能源管理?它有哪些經營模式?
◎ 我國對節能服務產業有哪些政策,什麼是節能產業的尚方寶劍?
◎ 節能服務產業的規模到底有多大?其中又蘊藏了多少商機?
◎ 節能服務產業的創業與投資機會在哪裡?如何把握這些機會?企業上市審核情況及低碳項目案例解析

專家簡介:
祖偉——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資深律師。曾完成多個企業改制上市、併購、BOT項目,辦理河南、北京、遼寧等地多家上市及私募融資業務,辦理過某石化加油站、馬來西亞水務公司污水處理等低碳項目的併購案例,曾為各地發改委、證監局主辦的上市後備企業培訓授課。
課程精要:
◎ 創業板、中小板在企業上市審核中的七大問題是什麼?
◎ 企業在上市審核運作過程中,如何規避法律風險?
◎ 什麼是企業獨立性?它對企業的上市審核有哪些重要影響?
◎ 為何一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還未上市,就在審核中夭折了呢?
◎ 創業板、中小板審核,究竟是智者的起步,還是投資者的滑鐵盧?

管理有方

專家介紹:
陳 震——澳洲巴拉瑞特大學工商管理碩士,上海交大客座講師;香港華人國際商學院領導力課程特聘教授;《贏家大講堂》電視欄目專家;影響力教育訓練集團高管飛鷹訓練營和新兵訓練營創辦教練;十五年的市場銷售團隊管理經驗;擅長團隊管理,行銷團隊的訓練輔導;為數百家中外大中型企業授課培訓、做專項輔導諮詢;其中被安利(中國)公司、分眾傳媒集團公司等多家跨國企業常年特聘銷售談判講師。
內容概要:
1、你是否會累而無功,苦而無獲,要成為企業優秀的管理人員關鍵要做對的事,不僅僅是把事做對。你不想掌握做為優秀管理者需要站在上司的角度,考慮問題解決問題的取勝思維之道嗎?
2、你是否會重視人格魅力在管理中的重要性,權力和魅力之間如何把握,如何處理好人性化和制度化的關係問題,為何總要強調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管好自己,你不想仔細了解嗎?

3、你是否會因為團隊缺乏活力而苦惱,在獎懲制度之外如何把握人性的優劣面,掌握員工需求層次,調控制度槓桿率領有戰鬥力的團隊。你不想認真探究下嗎?
4、你是否是在組織中善於駕馭溝通這樣管理工具的,遊刃於上下左右協調好工作效率,管理工作若只是局限做好本職份內任務未必是效率高的,有口才不代表會溝通,你不會不認同吧。
5、你是否會為下屬的工作結果不夠滿意而煩悶,甚至人走了還把知識經驗也帶走了,你總在為下屬打工。如何為企業培養和複製更多人才善於做個教練,建立部署培育和教練系統,延伸自己的工作效率和競爭力。你不想全面掌握嗎?
◎ 有權力不代表有魅力,有口才不代表會溝通;
◎ 有脾氣不代表有霸氣,有下屬不代表有團隊;
◎ 有苦勞不代表有功勞,有計畫不代表有策略;
◎ 有情感不代表有立場,有經歷不代表有經驗。
◎ 如果你“管理有方”,將不再因無法提升領導魅力而迷茫
◎ 如果你“管理有方”,將不再因滿心運籌無的放矢而犯難
◎ 如果你“管理有方”,將不再因團隊成員集體缺鈣而苦悶
所以,做管理的您,需要管理有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