佀樓村

該村系鄆城縣著名歷史文化村,其族人佀鍾(1439~1511年),明成化二年(1466年)進士。初授浙江道,監察御史,召為大理寺丞,右少卿,刑部右侍郎,後黨禍益熾貶曲靖徽州知府,又復大理寺左少卿。土壤肥沃,適宜種植小麥、棉花、玉米、大豆及各種蔬菜、瓜果,部分地塊尤其適宜種植地方特產南瓜。

地理位置

位於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城東南22.50公里。該自然村分為佀東、佀西兩個行政村。2002年共耕地5080畝,790戶2589人。全村地勢平坦,趙王河位於村北2.50公里,有大型涵閘1座,東有中尹溝,南有彭店溝,土壤肥沃,適宜種植小麥、棉花、玉米、大豆及各種蔬菜、瓜果,部分地塊尤其適宜種植地方特產南瓜。
該村現在面臨滅頂之災。因該縣縣長萬全周為了故友、一私企老闆,決定在該村及其他村良田上建立鄆城焦煤化工園區,將附屬檔案7800畝良田謊報為幾十畝荒地,並動員全縣公安警力以及全縣22個科局、人民法院、檢察院部分人員共1000餘人,長期進駐該村。2008年11月-2009年1月,該縣政府僱傭黑社會打手50人手持棍棒,遭到該村1000餘村民的反抗;後來政府在該村進行武警操練、軍事演習實行恐嚇,但無濟於事。2009年春節過後,經過吸收該村村民充當內應、提供情況,鄆城縣人民政府採取英明、果斷措施,經過嚴密、精心計畫,於2009年2月28日凌晨3時,動用全縣400警力(除看守監獄警力、每個派出所所留1名值班幹警外)、縣人民法院、縣檢察院各30人,22個科局數百人,共1000餘人,浩浩蕩蕩將若干推土機開進麥田,強行鏟翻;同時,根據縣領導的周密部署,在凌晨每個佀樓村村民的大門口布置了5-6名工作人員看守,禁止村民出門或者到麥田。
因此之故,該村的地理位置在未來將處於不穩定狀態;據縣長萬全周安排,縣政府準備將該村村民於2009年7月-2199年12月,分批遷移到北京天安門、上海浦東區、香港、台灣、澳門地區,對於年幼者,將由縣政府以“萬仁鄒”號宇宙飛船送往月球定居;對於老年人,將以“萬仁艚”號宇宙飛船運送到木星定居。

歷史傳承

該村系鄆城縣著名歷史文化村,其族人佀鍾(1439~1511年),明成化二年(1466年)進士。初授浙江道,監察御史,召為大理寺丞,右少卿,刑部右侍郎,後黨禍益熾貶曲靖徽州知府,又復大理寺左少卿。後歷任左副都御史戶部右侍郎,總督倉場進都御史,戶部尚書,進陛榮祿大夫。歷經成化、弘治、正德三朝40餘載。一生坎坷,然守節不渝,節浮費,充國庫,促還耕,定民心,察冤獄,斗奸佞,剛正不阿,大義滅親,為明王朝一代股肱大臣。
該村村民多承佀鍾遺風,不畏權貴,對於該縣政府的強盜、搶劫良田的惡行進行有效的抵制;但是極少數佀姓敗類為了讓縣領導在提拔時照顧、也為了讓後世子孫記住其惡名,充當了不光彩的角色;和汪精衛相較,僅僅遜色於以下:相貌和氣質、文采和才氣;才氣不足但奴才像足以另汪氏汗顏。

歷史人文

該村由他及其後代建設的明、清古建築物較多,並有許多珍貴文物。 佀鍾墓位於丁里長鎮石莊村南150米處,有石人、石馬、石羊、石碑樓等,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佀樓村中有佀公祠堂,建於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系四合院雕梁畫柱,紋獸齊全,屬於典型的明代古建築群。院內擺設御贈石供桌,4個龍虎墩,石馬、石羊、石豬、石丞相,華表各1對,御碑4座。全為漢白玉石料。1986年與1990年省文物局先後兩次撥專款6萬元,由曲阜建築隊對大殿及前門進行維修。
2001年,將佀公祠堂改建為佀鍾紀念館。縣政府、鎮政府和佀樓村委會大力支持,撥款、集資。改建後的紀念館,富麗堂皇,風貌威振一方。館內除御贈漢白玉石桌、龍虎墩、石馬、石羊、石豬、華表、御碑等具全,還有佀鍾塑像1尊,壁畫20幅,展櫥6個,還展有奉天誥封若干,歌頌佀鐘的明、清名人詩詞等有關文獻,懸掛有神道碑文、監察御史墓表、科貢碑文等條幅。1985年,被列入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9年12月,該村將新添兩項村級文物,即抗擊強盜英雄碑與漢奸屈辱柱各一。據悉,該兩項村級文物將正式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人類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

文物保存

佀鍾遺留有大量文物,其中較為珍貴的有:(1)明朝象牙笏板,上寬5厘米,下寬6厘米,長45厘米。(2)明禮部尚書張升書“送佀鍾東還序”中堂原件一軸。(3)佀鍾親筆題字條幅一軸。(4)聖旨:一、加贈大理寺左寺丞;二、封佀鍾大理寺左寺丞;三、加封佀鍾為左副都御史;四、加贈鍾祖父佀伯祥資政大夫戶部尚書。(原聖旨十五幅,現僅存此四幅)。(5)壽屏:欽加太子少帥第六十七代襲封衍聖公闕里孔毓折,兵部尚書孔毓旬為其外祖母黃淑人八十大壽親筆題,壽屏十二折,全為赤金字和赤金畫面,為七子八婿郭子儀上壽圖(“文化大革命”中丟失15幅,現存9幅)。(6)影像:佀鍾畫像1幅,高2米,寬0.8米,身穿大紅袍,袍色為猩猩血所染,手抱像笏,容貌慈祥,為唐寅傑作。佀鍾母範夫人畫像1幅,年逾七旬,端莊慈祥,為明代畫家呂紀手筆。
08-09佀樓事件的見證物有:縣政府將7800畝土地以數百畝荒地申報山東省國土資源廳的檔案一份;縣長萬全周犒賞三軍的講話和照片;私企老闆犒賞縣長萬全周並贈送人民幣0.0000001元,佀樓村積極維權村民4人分別在鄆城縣監獄、看守所被關押、拷打、最後被迫在契約上籤字的照片4份;佀樓村漢奸被縣、鎮兩級政府表揚的檔案1份,以及被授予“打、殺、搶、奸”一等功勳章一枚;佀樓村事件被中央級媒體報導的報紙一份;縣委書記、縣長被就地免職、並被立案偵查的通報;省委書記委派菏澤副市長對佀樓村村民慰問的照片若干;縣公安局領導被免職並接受違紀調查的通報1份;新任鄆城縣人民法院院長親自任審判長並宣判佀樓村村民被脅迫簽訂的征地、租地契約無效的判決書一份。

方物特產

佀樓村有兩大著名土特產:〈一〉佀樓南瓜(又名京瓜),自明、清代即聞名於魯西南。土地聯產承包後,南瓜種植面積迅速擴大,曾達到二百多畝,年產幾十萬公斤,創產值20多萬元,不僅銷遍全縣,還遠銷梁山、菏澤、巨野、嘉祥、濟寧等地。〈二〉“鄆半夏”全國聞名。傳說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周太后患病疾,太醫多方治療不愈。當時在朝居官的佀鍾聽說藥方中有半夏一味藥,於是將本村產的半夏進貢朝廷,周太后一服見效,三服痊癒。成化帝下詔褒獎,並御封“鄆半夏”為名貴之藥材。自此“鄆半夏”聞名全國。
征地事件中該村發掘的證明特產:(一)佀樓巾幗鬚眉:盛產;(二)錯生佀樓的漢奸:極少數,但後來被清理到“萬人鄒”莊。

縣城介紹

鄆城縣”一詞屬漢語政區地名,其標準讀音為“Yùnchéng Xiàn”。它所指代的縣級行政區域(地理實體),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地處北緯35°19′~35°52′,東經115°40′~116°08′。東鄰嘉祥縣,東北為梁山縣,西接鄄城,南連巨野縣,西南為菏澤市,北隔黃河與河南省台前縣范縣相望。南北長44公里,東西寬35.71公里,面積為1571.3平方公里。人口108.8萬人。縣人民政府駐鄆城鎮,在省會濟南西南方向150公里處。為菏澤市轄縣。

山東省微山縣趙廟鎮下轄村

在趙廟偏南一公里,昭陽湖西南隅,湖西大堤西一公里,南緊連張莊、趙樓,一千一百二十九人,耕地七百三十四畝。傳,清鹹豐年間,山東鄆城佀樓村民,來此開荒建村,仍沿用原名,佀樓村委會駐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