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高IgM性聯免疫缺陷

診斷與鑑別伴高IgM性聯免疫缺陷的診斷檢查:一、伴高IgM性聯免疫缺陷的實驗室檢查1.外周血可有中性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血紅蛋白減少等。 2.血清IgM增高,但對有關抗原的IgM應答減弱;IgG和IgA下降。 二、伴高IgM性聯免疫缺陷的診斷主要診斷依據為血清IgM增高,IgG和IgA以及外周血象的相應改變等。

症狀

常於嬰幼兒期出現反覆胞外化膿性細菌感染和某些機會感染(如卡氏肺囊蟲),可發生慢性間質性肺炎。但病情較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症為輕,多伴有肝、脾、淋巴結腫大。可有中性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溶血性貧血等。

病因

本病為X-連鎖顯性遺傳,亦可為罕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此症是由於X染色體上CD40L基因缺陷所致。CD40L為在活化的CD4T細胞上表達的39kDa的蛋白,負責傳導相應的接觸信號給表達CD40的細胞,如B細胞、單核細胞、樹突狀細胞、上皮細胞、內皮細胞和成纖維細胞。此症中活化的CD4T細胞不表達CD40L,不能誘導B細胞進入增殖,致B細胞lg類別轉換障礙及T細胞、單核細胞功能障礙,使lgG、IgA、IgE類抗體明顯降低或缺乏,IgM抗體產生過多,IgD正常或增多。

診斷與鑑別

伴高IgM性聯免疫缺陷的診斷檢查: 
一、伴高IgM性聯免疫缺陷的實驗室檢查 
1.外周血可有中性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血紅蛋白減少等。 
2.血清IgM增高,但對有關抗原的IgM應答減弱;IgG和IgA下降。細胞免疫功能低下。 
3.淋巴結活檢 少見淋巴小結增生及典型漿細胞,抗體生成受損。 
二、伴高IgM性聯免疫缺陷的診斷 
主要診斷依據為血清IgM增高,IgG和IgA以及外周血象的相應改變等。

預防與治療

合理控制感染,防治各種併發症;補充丙種球蛋白治療,可使IgM下降。對反覆嚴重感染伴中性粒細胞減少的患兒,每天予G-CSF10μg/kg,5~10天為一療程,有一定的效果。目前已有非血緣相關HLA不全相合(5/6)臍血移植成功治療X-連鎖伴高IgM性聯免疫缺陷的報導,現患兒已無病生存兩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