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納斯·李

伯納斯·李

計算機”。 伯納斯—李的發明,引發了全球計算機使用的革命性變革。 的出現。

6月15日,有著“全球資訊網之父”美譽的英國科學家蒂姆·伯納斯—李被芬蘭
技術基金會授予新設立的科技獎———千年技術獎,獲獎金100萬歐元。在頒獎
儀式上,伯納斯—李謙虛地說道:“我只是發現了一種更為便利的利用已有資
源的方法。我覺得自己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但榮幸的是,榮譽也青睞那些碰
巧解決了某一問題比如網路問題的普通人。”
從小就愛玩計算機
1955年,伯納斯—李出生在英國倫敦。父母都是計算機科學研究領域的先
驅。孩童時代,他就開始接觸計算機,他最喜愛的遊戲就是用穿孔卡片拼裝“
計算機”。1976年,伯納斯—李以優異的成績從牛津大學女王學院物理學系畢
業,後供職於英國多家高技術公司,其出眾的才華逐漸展露。1984年,他來到
瑞士日內瓦,進入著名的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就是在這裡,他發明了全球資訊網
(WWW)。
網際網路(INTERNET)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已誕生,卻一直未能迅速流傳開
來。究其原因,是因為連線到網際網路需要經過一系列複雜的操作,網路的許可權
涇渭分明。進入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後,伯納斯—李決心發明一種全球性超文
本連結、瀏覽和編輯系統,使沒有專業技術知識的人也能順利地從網上獲取並
共享信息。1989年,他成功地開發出世界第一個WEB伺服器和第一個WEB客戶機,
並命名為WORLDWIDEWEB,即人們熟知的全球資訊網(WWW)。兩年後,全球資訊網正式投
入運行,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已成為網際網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伯納斯—李的發明,引發了全球計算機使用的革命性變革。WWW使數以億計
的人們僅憑單擊滑鼠就可從一個網頁跳到另一個網頁,共享浩瀚的網路資源,
把網際網路變成了一本全世界人民共同擁有的“大百科全書”。正如芬蘭技術基
金會主席指出:“伯納斯—李的發明,推動人們建立新的社會關係,開闢了信
息管理和商業發展的新天地……提升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促成了新型經濟形態
的出現。他榮獲千年技術獎是當之無愧的。”
不為名利所動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信息產業使許多人一夜致富,如微軟公司的創始人比
爾·蓋茨、雅虎的創建者楊致遠等。但伯納斯—李沒有為自己的發明申請專利
或限制它的使用,而是無償地向公眾公開了他的發明成果,從而使網際網路以前
所未有的速度發展。伯納斯—李對當年沒有成立網路軟體公司一事毫不後悔。
對他來說,這僅僅是取與舍,根本談不上得與失。
有媒體評論說,如果沒有伯納斯—李的發明,網際網路可能還只是少數幾個
計算機專家的特有領域。伯納斯—李那種視富貴如浮雲的博大胸襟,體現了一
個獻身科學的偉大學者的風度。
還將作出革命性的貢獻
近年來,伯納斯—李又在研發SEMANTICWEB(語義網),其主要功能是把互
聯網上的所有信息標準化。這一發明一旦成功,必將成為信息行業的又一次革
命。剛剛返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他,坐在狹小的辦公室里說:“獲得千年科
技獎,只能說明過去。今後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完成語義網的發明,將是我
未來幾年的主要精力所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