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蒲

語出:唐韓愈《答張徹》詩:“峨豸忝備列,伏蒲愧分涇。”清錢謙益《王奉嘗煙客七十壽序》:“公以孤忠赤誠,搘拄宮府,上欲泯伏蒲廷諍之跡,而下不欲暴羽翼保護之心。”

基本信息

拼音:fú pú
解釋:犯顏直諫

典源

《漢書》卷八十二〈王商史丹傅喜列傳·史丹〉~3377~
竟寧元年,上寢疾,傅昭儀及定陶王常在左右,而皇后太子希得進見。上疾稍侵,意忽忽不平,數問尚書以景帝時立膠東王故事。是時,太子長舅陽平侯王鳳為衛尉侍中,與皇后太子皆憂,不知所出。丹以親密臣得侍視疾,候上間獨寢時,丹直入臥內,頓首伏青蒲上,涕泣言曰:「皇太子以適長立,積十餘年,名號繫於百姓,天下莫不歸心臣子。見定陶王雅素愛幸,今者道路流言,為國生意,以為太子有動搖之議。審若此,公卿以下必以死爭,不奉詔。臣願先賜死以示群臣!」天子素仁,不忍見丹涕泣,言又切至,上意大感,喟然太息曰:「吾日困劣,而太子兩王幼少,意中戀戀,亦何不念乎!然無有此議。且皇后謹慎,先帝又愛太子,吾豈可違指!駙馬都尉安所受此語?」丹即卻,頓首曰:「愚臣妄聞,罪當死!」上因納,謂丹曰:「吾病寖加,恐不能自還。善輔道太子,毋違我意!」丹噓唏而起。太子由是遂為嗣矣。唐·顏師古注引應劭曰:「以青規地曰青蒲,自非皇后不得至此。」

釋義

漢元帝欲廢太子,史丹候帝獨寢時,直入臥室,伏青蒲上泣諫。後因以“伏蒲”為犯顏直諫的典故。詠忠臣
直諫。“青蒲”指天子內庭。

同源典故

伏青蒲 青蒲

示例

唐 韓愈 《答張徹》詩:“峨豸忝備列,伏蒲愧分涇 。”
清 錢謙益 《王奉嘗煙客七十壽序》:“公以孤忠赤誠,搘拄宮府,上欲泯伏蒲廷諍之跡,而下不欲暴羽翼保護之心。”

杜牧

聞開江相國宋下世二首

宵衣旰食明天子,日伏青蒲不為言。

杜甫

壯遊

斯時伏青蒲,延爭守御床。

杜甫

寄岳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

青蒲甘受戮,白髮竟誰憐。

白居易

東南行

議高通白虎,諫切伏青蒲。

韓愈

答張徹(愈為四門博士時作。張徹。愈門下士。又愈之從子婿。)

峨豸忝備列,伏蒲愧分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