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與漁夫

⑬辭:推辭。 ⑭且:否則。 ⑮無:不要。

原文

(伍)子胥入船,漁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尋之津①。
子胥既②渡,漁父乃視之有其飢色,乃謂曰:“子俟③我此樹下,為子取餉④.”漁父去後, 子胥疑⑤之,乃潛身於深葦之中。有頃⑥,父來,持麥飯、鮑魚羹、盎漿⑦,求⑧之樹下,不見,因歌而呼之,曰:“蘆中人,蘆中人,豈非窮士乎?”如是至再,子胥乃出蘆中而應。漁父曰:,“吾見子有飢色,為子取餉,子何嫌⑨哉?”子胥曰:“性命屬天,今屬丈人⑩,豈敢有嫌哉?”
二人飲食畢,欲去,胥乃解百金之劍;以與漁者:“此吾前君之劍,上有七星北斗,價直百金,以此相答。”漁父曰:“吾聞楚王之命:得伍胥者,賜粟五萬石,爵⑪執圭⑫。豈圖取百金之劍乎?”遂辭⑬不受,謂子胥曰:“子急去,勿留!且⑭為楚所得。” 子胥曰:“請丈人姓字。”漁父曰:“今日凶凶,兩賊相逢,吾所謂渡楚賊也。兩賊相得,得形於默,何用姓字為?子為蘆中人,吾為漁丈人。富貴莫相忘也。” 子胥曰:“諾。”既去,誡漁父曰:“掩子之盎漿,無⑮令其露。”漁父諾。子胥行數步,顧⑯視漁者,已覆船自沉於江水之中矣。

注釋

①津:渡口。
②既:已經。
③俟:等待。
④餉:飯食。
⑤疑:懷疑。
⑥有頃:不久。
⑦盎漿:濁酒
⑧求:尋找。
⑨嫌:猜疑。
⑩丈人:老人。
⑪爵:封爵位。
⑫執圭:春秋時楚國設定的爵位名,它是楚國的最高爵位。
⑬辭:推辭。
⑭且:否則。
⑮無:不要。
⑯顧:回頭看。

原文翻譯

伍子胥到船上,漁父知道他的意思,就渡他到了千尋之渡口。子胥渡過以後,漁父看他臉有飢餓的顏色,於是對他說:“你在樹下等我,我為你取飯。”漁父離開後,開始懷疑他,就藏在深深的葦盪中,不久,漁父來,拿著麥飯、鮑魚羹、盎漿,在樹下尋找,沒見到。因此用歌聲來呼喚他,說“蘆中人,蘆中人,難道不是窮的士人嗎?”如這樣多次,於奇才從蘆葦中應聲。漁父說:“我看見你飢餓,給你取飯,你為何猜疑我?”子胥說:“性命屬於上天,現在屬於丈人,怎么敢猜疑你呢?”
兩人吃完了飯,想離去,子胥就解下百金之劍,給漁父並說:“這是我前君的劍,上有七星北斗,價值百金,用這劍來報答您。”漁父說:“我聽楚王的命令,得到伍子胥的人,賜給粟五萬石,進爵執圭。難道企圖百金之劍嗎?”於是推辭不接受。對子胥說:“你馬上離去,不要停留,將要被楚國人抓獲。”子胥說:“請問丈人姓名。”漁父說:“今天很兇險,兩個賊相遇,我所謂是擺渡楚國罪犯的賊。兩個賊相互理解,在於默契,為何問姓名呢?你是葦中人,我是漁父,富貴了不要忘了我。”子胥說:“好!”於是就離去,告誡漁父說:“掩蓋你的盎漿,不要讓它暴露了。”漁父說好。於今行走數步,回頭看漁父,已經翻船自己沉到江水之中了。

一句話概括漁夫的品性

重諾輕生,捨生取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