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戈爾王

伊戈爾王

伊戈爾王是俄羅斯國民樂派歌劇的代表作,同時也是鮑羅廷作品中最強烈地發揮了作者個性的一部作品。此作創作始於1869年,直到鮑羅廷去世,實際只完成了一部分,後由里姆斯基一科薩科夫、格拉祖諾夫整理完成。故事敘述12世紀俄羅斯建國時代諾夫哥羅德大公伊戈爾同南方遊牧民族波羅維茨人戰爭的故事。

基本信息

歌劇簡介

伊戈爾王伊戈爾王
《伊戈爾王》是四幕歌劇,鮑羅丁譜曲,作曲者與斯塔索夫合作編劇,1890年11月4日在聖彼得堡的帝國歌劇院首次公演。
此歌劇時至今日仍很少有全劇被上演的情況,只有其中的第二幕中“波羅維茨人的陣營”這一場戲最為人們所喜愛,作為管弦樂曲經常被演奏的“韃靼姑娘們的舞蹈”(又名為“波羅維茨姑娘們的舞蹈“),乃是這部歌劇的第二幕和第三幕中的部分樂曲,由作者本人把它們編在一起,使之成為一首演奏會的樂曲,這首樂曲也被作為獨立的芭蕾舞的伴奏樂曲在上演。
故事發生於1185年,地點在蘇俄西伯利亞

劇中人物

伊戈爾王謝維爾斯基(北王)之子男中音
雅羅斯拉夫娜其妻女高音
弗拉基米爾伊戈爾王前妻之子男高音
加利茨基公爵其妻之兄男低音
康恰克韃靼族王男低音
康恰克芙娜康恰克之女女低音
奧夫路爾伊戈王的衛兵男高音
艾羅西卡游唱詩人男高音
斯庫拉游唱詩人男低音
護士女高音
韃靼少女、俄羅斯人、韃靼族人、朝臣、士兵等

劇情介紹

伊戈爾王伊戈爾王
序曲是是鮑羅丁在生前大致上設計好的。憑著當時朋友們在鋼琴上彈奏過的記憶中的印象,再根據他所遺留下來的草稿,由格拉祖諾夫最後完成的。樂曲運用歌劇中的幾首曲調,奏鳴曲的形式。序奏結束後,由銅管樂器吹起了第三幕中的波羅維茨人的號角華彩,過了一會兒,出現了單純而簡明的第一主題,是第四幕中的伊戈爾和雅羅斯拉夫娜的一段二重唱。繼續向前推進的旋律是來自第三幕中的三重唱。第二主題是第二幕中伊戈爾的詠嘆調。此外,展開部中全合奏的動力音型是來自第二幕中康恰克王的詠嘆調的伴奏部分。整個說來,這首序曲在處理手法上有著格拉祖諾夫穩健的特色。
序幕,普蒂威市廣場。士兵與民眾的讚美合唱,準備與韃靼人作戰的伊戈爾王登場,宣布即將前往討伐威脅俄國的韃靼人。此時天空突然變暗,發生了曰全食,人們認為這是不祥之兆,以合唱希望暫時不要前往沙場。但伊戈爾卻說,為了拯救俄國,此戰不可避免,貴族們雖然勉強服從,只有斯庫拉和艾羅西卡兩名琴手把武器丟下跑了。伊戈爾王的前妻之子弗拉基米爾、雅羅斯拉夫娜以及雅羅斯拉夫娜的哥哥加利茨基公爵一起上場,其妻流著眼淚勸他打消出征的決定。大公把家中的一切都託付給了加利茨基公爵後,伊戈爾就在民眾的歡呼與合唱聲中,帶著兒子浩浩蕩蕩地出發。
第一幕第一景:加利茨基官邸的庭院。
伊戈爾王走後早有叛逆之心的加利茨基,對國事民情獨斷專行驕橫跋扈不說,而且還沉醉於酒色,從伊戈爾大公軍隊中逃跑的斯庫拉和艾羅西卡也混在他的身邊。男人們聽到搶來的姑娘叫著要回家時,荒淫地合唱,加利茨基唱著酒與女人才是人生的詠嘆調《如果給我榮譽當了普蒂威公爵》。這時一群婦女要求把被搶的女兒還給她們,加利茨基蠻橫地說;“女人在這裡很幸福,你們如不知趣,將全部逮捕”就把她們趕走了。斯庫拉擔憂:如果伊戈爾夫人知道準會壞事,男人們說,實際夫人什麼也管不了,繼續他們飲酒作樂的合唱。
第二景:伊戈爾王的王宮裡雅羅斯拉夫娜的房間
自從丈夫伊戈爾出征,夫人雅羅斯拉夫娜自嘆寂寞,她的憂傷唱著詠嘆調:《雅羅斯拉夫娜之歌》,婦女們來到雅羅斯拉夫娜的住處,控訴了加利茨基的橫暴行為,請求伊戈夫人的保護。碰巧這時加利茨基也來到這裡。加利茨基又粗暴地把婦女們趕走了。雅羅斯拉夫娜便嚴厲地譴責他的不忠,並以強硬的態度把她的哥哥轟了出去。就在這時,周圍一片騷亂,伊戈爾王的使者跑進來報告說,伊戈爾和他的兒子弗拉基米爾均被俘虜,敵軍已迫近城門。敵人放火,舞台後方的天空染得一片通紅。幕落。
第二幕 韃靼人的軍營
黃昏。韃靼人少女唱出充滿哀愁的東方味歌曲《水乾涸了,在烈曰下花謝了》,姑娘們以合唱唱和。然後繼續唱出,白天被炎陽曬乾的花,由夜露濡濕後又會重生,少女們一到深夜就會有情郎。然後是韃靼姑娘們的芭蕾舞,韃靼王子的美麗女兒康恰克芙娜,要姑娘們停止跳舞,唱出異國風格詠嘆調《黑夜呵,請快把帳幕降下》韃靼少女們跟她唱和,說幽會的時刻近了。這時,俄國俘虜們做完勞役收工,康恰克芙娜要姑娘們給他們涼的東西。俘虜們很感激韃靼姑娘們的親切關懷,然後又離去。當四周無人時,伊戈爾王子弗拉基米爾上場唱詠嘆調《情人呵,請趕快來這裡》。他如今雖然身為囚犯,但卻同康恰克芙娜墮入情網。康恰克芙娜上場後變成二重唱。她說,我相信父親會允許我嫁給你,可是你的父親會不會答應?弗拉基米爾說,父親只要還是俘虜,一定不會答應我們婚姻的事。聽到腳步聲,兩人依依不捨地分開,向不同方向消失。過了一會兒,伊戈爾王從帳篷中走了出來。他的內心懷著對自身所遭受到的不幸和對祖國強烈的愛的激情,歌唱了一首著名的詠嘆調。這首詠嘆調是由悲痛的宣敘調開始的。然後以英勇雄壯的氣勢歌唱出對勇敢戰鬥著的俄羅斯軍隊的心馳神往的感情。歌中唱道,“在歡樂的酒宴上,響徹著戰勝敵人的歌聲……”。在歌曲的中間部,他溫柔地唱道:“只有你,是我最親愛的人,只有你,是不會過分責備我的人……”。最後,曲調又恢復了開始時的悲痛氣氛。這時,韃靼人軍隊中一名士兵,基督教徒奧夫路爾悄悄走前來,他勸伊戈爾王逃走。可是伊戈爾根據被俘以來康恰克王對他的態度,認為沒有逃走的必要。不久,天亮了。康恰克王走了進來。他問伊戈爾為什麼這樣沉默?伊戈爾回答說,“被剝奪了自由的鷹是不會活下去的”。康恰克看出伊戈爾是一位非凡的人,於是就施展出各種手法,企圖使他歸順自己。他唱出了詠嘆調:《喔,不,不,朋友,不,公爵呵,你在這裡並不是我的俘虜》,一開始就毫不客氣地唱道:“你在卡亞勒會戰中負了傷,同你的夥伴們一起做了俘虜……”。然後又語氣一轉而豪爽地唱道:“不,不,大公啊!你現在並不是俘虜,而是我親愛的客人!”,最後他唱道:“難道你願意在那遙遠的裏海的彼岸過著沒有自由的囚犯生活嗎?如果你願意對我表示忠誠,那么,我這裡有的是妙齡的美女,我將會把她們都贈送給你……”。他企圖以此來打動伊戈爾的心。伊戈爾大公說,我雖然對你非常感激,但除非你成為俘虜,否則就無法理解我的心情。康恰克王說:“如果你說好不跟我敵對,我就釋放你。”伊戈爾王說:“我不能撒謊,因為只要我獲自由,就會與你為敵。”康恰克王提議說,我們最好結盟,那樣就能一起統治整個俄國,說罷,豪爽地大笑。
當他發覺到伊戈爾的決心是不可動搖的時候,又進一步想法拉攏。他命令姑娘們跳起舞來,讓伊戈爾王觀賞,這就是著名的《波羅維茨姑娘們的舞蹈》。接著是優美的女聲合唱《乘著風的翅膀,飛回我的故鄉》和歌頌康恰克王的合唱。
第三幕韃靼人營地。
在進行曲旋律下,歌頌與俄國作戰凱旋的康恰克王。康恰克王宣布,征服整個俄羅斯的日子已近,現在分送戰利品,分配俘虜吧。夜晚是喝酒的好時辰,把女奴帶來給我,明天一早開作戰會議,最後命令衛兵小心看好俘虜後進營帳。俄國俘虜們聽到自己的城市被燒,男人被殺,女人被姦淫時非常悲憤,用合唱表示必須要設法營救。弗拉基米爾對伊戈爾王說:“為了不使俄國滅亡,請趕緊逃亡。”韃靼人陸續把掠奪品搬運過來,也帶來許許多多俘虜。俄國人感到相當恐慌,擔憂如此下去俄國必定滅亡。韃靼人唱著《與太陽相等的康恰克王》喝酒跳舞,最後因酒醉與疲倦,都倒下睡著了。奧夫路爾悄悄來到,報告馬匹已準備妥當。不料被康恰克芙娜發現,她說我什麼都知道,你們想逃回俄國。弗拉基米爾說,這是義務,請你寬容,公主聽了,就請求把她一起帶走。伊戈爾王看到公主,嚇了一跳,要求她把兒子放了,但康恰克芙娜卻把弗拉基米爾抱住不放。時間緊迫,伊戈爾撇下兒子自己逃走了。發怒的康恰克芙娜立刻敲響銅鑼,宣布說伊戈爾逃掉了,命令把弗拉基米爾逮捕。韃靼人追捕伊戈爾王,正好河水高漲,無法渡河,就吵著要殺弗拉基米爾泄憤,康恰克芙娜卻把他保護住說:“若要殺他,就先把我殺了。”康恰克王說:“如果是我,一定也會設法逃走”,於是他下命令給衛兵,任何人不可傷害弗拉基米爾,而且宣布要把女兒嫁給他。然後韃靼人就高喊著要向俄國進軍。
第四幕第一景普蒂威城牆。
早晨。普蒂威城牆因戰火而面目全非,雅羅斯拉夫娜孤單地出現在城牆邊,唱詠嘆調《我願像一隻飛舞的杜鵑》。悲悼她失去的丈夫和破損的國家。但是當她縱目觀望飽受劫掠的田野時,看見有兩人乘馬走近。他們就是伊戈爾和奧夫路爾。夫妻重聚,歡樂異常,相思之苦,皆拋腦後,於是伊戈爾計畫重建其國家。
第二景:克里姆林宮
當伊戈爾偕同雅羅斯拉夫娜進入克里姆林宮時,他們遇見斯庫拉和艾羅西卡,這兩個壞蛋正唱著辱罵伊戈爾王的歌,當發覺伊戈爾就在面前時,嚇得臉色蒼白,他們知道假如被捕,一定會受處罰,於是決意立功贖罪,只見他們飛快跳上鐘樓用力敲響大鐘。人們聚集而來,問發生什麼事,兩人就向民眾大聲宣布伊戈爾王安然歸來,人們無比興奮,歡呼著,在讚頌伊戈爾王的歌聲中告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