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管理目標

概念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財務管理活動所希望實現的結果。 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取決於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目標,兩者必須是一致的。 因此,在確定企業財務目標前必須考慮與企業相關的利益關係人。

概念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財務管理活動所希望實現的結果。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有以下幾種具有代表性的模式:
(一)利潤最大化目標
利潤最大化目標,就是假定在投資預期收益確定的情況下,財務管理行為將朝著有利於企業利潤最大化的方向發展。
利潤最大化目標在實踐中存在以下難以解決的問題:
(1)利潤是指企業一定時期實現的稅後淨利潤,它沒有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
(2)沒有反映創造的利潤與投入的資本之間的關係;
(3)沒有考慮風險因素,高額利潤的獲得往往要承擔過大的風險,
(4)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可能會導致企業短期行為,與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相背離。
(二)每股收益最大化目標
每股收益,是企業實現的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淨利潤同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的比值,可以反映投資者投入的資本獲取回報的能力。因此,每股收益最大化目標是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時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標準。但與利潤最大化目標一樣,該指標仍然沒有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因素,也不能避免企業的短期行為,也會導致與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相背離。
(三)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
企業價值就是企業的市場價值,是企業所能創造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
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反映了企業潛在的或預期的獲利能力和成長能力,其優點主要表現在:
(1)該目標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和投資的風險;
(2)該目標反映了對企業資產保值增值的要求;
(3)該目標有利於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為;
(4)該目標有利於社會資源合理配置。其主要缺點則是企業價值的確定比較困難,特別是對於非上市公司。
股東作為所有者在企業中承擔著最大的義務和風險,債權人、職工、客戶、供應商和政府也因為企業而承擔了相當的風險。在確定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時,不能忽視這些相關利益群體的利益。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是在權衡企業相關者利益的約束下,實現所有者或股東權益的最大化。

基本特徵

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取決於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目標,兩者必須是一致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應具備以下四個特徵:

(一)財務管理目標具有層次性;

(二)財務管理目標具有多元性;

(三)財務管理目標具有相對穩定性;

(四)財務管理目標具有可操作性。

影響因素

影響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因素
企業目標的確定為財務管理目標確定奠定了基礎。然而企業作為"契約之結"是契約各方重複博奕的結果,它必須體現契約各方的利益,其中任何一方利益遭到損害,都可能導致企業解散。因此,在確定企業財務目標前必須考慮與企業相關的利益關係人。前述系統結構性原則以為結構是物質系統各種要素內在的聯繫與組織方式,也就是說,結構是系統各元素的相互作用中比較穩定的方式、順序和強弱。系統的環境依存原則認為,系統存在於一定的環境之中,系統和環境要保持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才能保持自己的生命。影響財務目標的利益集團主要有三方面:
1.企業所有者包括政府。所有者對企業理財目標的影響主要是通過股東大會和董事會來進行的。從理論上講,企業重大的財務決策必須經過股東大會或董事會的表決。企業經理、財務經理的任免也由董事會決定,目的是增強企業的生存能力,保護所有者自身的權益。此外,政府作為行政機構因其提供的公共服務,而以稅收的形式強行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企業要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必須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2.企業的債權人。債權人把資金借給企業以後,一般會採取必要的監督措施,以保證按時收回本金和利息。因此,債權人必然要求企業按借款契約規定的用途或更有效的,合法的用途使用資金,並要求企業保持良好的償債能力。
3.企業職工。企業職工包括一般的員工和企業經理人員,他們為企業提供了智力和體力的勞動,必然要求取得合理的報酬。職工是企業財富的直接創造者,他們有權分享企業的收益,以恢復體力和腦力,為企業創造更多的財富。可見職工的利益與企業的利益緊密相連。因此,在確立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時,必須考慮職工的利益,在社會主義國家,職工利益更應優先考慮。此外,影響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因素還有其他利益集團,如企業的供應單位、消費者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