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投資機會

(2)投資環境評價即調查研究企業投資的外部環境,預測環境可能的變化,並分析評價環境的變化對企業投資的影響。 (3)企業投資的內部評價即調查、收集企業內部的投資信息,評價企業的各種素質與能力,分析企業投資的潛力。 1、企業內部資源分析市場中的投資機會很多,但是要尋找適應本企業的投資機會,就必須對企業的內部資源進行分析。

企業投資機會分析

一般來說,分析與捕捉企業投資機會,要經過如下幾個階段:
(1)投資方案的構想
即對企業投資做總體的初步構想,明確企業面臨的基本問題及投資的基本意向。構想初步的投資方案可以採用如下幾種方法:利用頭腦風暴法激發企業職工提出企業投資構想,或指定企業專職人員收集資料提出投資構想;利用投資顧問、投資諮詢公司提供投資的初步方案;到國內外考察學習也有助於提出投資的初步構想。
(2)投資環境評價
即調查研究企業投資的外部環境,預測環境可能的變化,並分析評價環境的變化對企業投資的影響。這一步要運用各種統計方法收集投資信息,並在分析處理這些信息的基礎上,預測環境變化,然後根據投資評價要素對環境進行評價。
(3)企業投資的內部評價
即調查、收集企業內部的投資信息,評價企業的各種素質與能力,分析企業投資的潛力。
(4)企業投資時機決策
即根據對投資內外環境的評價,進一步確定修正或放棄對投資方案的初步構想,選定投資的時機。這一步主要是研究企業與環境相互適應、相互配合的程度,確定企業應採取的對策。

企業投資機會研究

(一)企業資源分析
企業資源包括企業內部資源和企業外部資源。
1、企業內部資源分析
市場中的投資機會很多,但是要尋找適應本企業的投資機會,就必須對企業的內部資源進行分析。
了解其優勢和劣勢,以及劣勢向優勢轉化的可能性和轉化條件,找出合理的投資動機,找到符合企業發展的投資機會。
企業的內部資源包括企業擁有的人力、物力、財力、技術及管理經驗等。企業內部資源分析的內容包括:企業的人力資源狀況如何,是否擁有滿足現代化大生產的專業技術人才及管理人才,企業的人力資源結構是否合理,企業的人力資源有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企業的物質資源能否保證其持續發展的需要,企業的核心業務是否具有優勢;企業的資金狀況、盈利能力、融資能力,能否滿足長期的盈利需要,保證對投資項目的持續資金支持;企業現有技術狀況包括現有技術結構、技術水平,是否掌握專利技術和專有技術,以及技術的消化吸收能力如何;企業的管理結構及管理水平,能否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能否有效發揮企業潛能。
2、企業外部資源分析
企業資源分析還包括地區和行業分析。了解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是龍頭企業還是普通企業;企業所在行業,是夕陽產業,還是朝陽產業,即行業所處的生命周期;企業在行業中的競爭力,技術狀況在行業中所處地位,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銷售網路是否健全可靠,產品的銷售狀況,盈利情況等。
(二)投資動機分析
在充分掌握企業內部資源的基礎上,結合市場的變化給企業的發展帶來的各種機遇,由此找出不同的投資動機,從中發現各種投資機會。
如國內家電行業,從原來單一生產冰櫃、彩電、洗衣機的企業,發展到現在的綜合性家電企業,甚至一些企業還生產信息產品,如手機、計算機等。對家電生產企業來說,手機、計算機儘管屬於信息產業,但手機、計算機與家電產品同屬終端產品,直接面向消費者,核心零部件可通過市場直接採購,其生產和銷售(包括售後服務)與家電有許多相近之處,產品具有一定的利潤空間,因此這些企業生產銷售手機、計算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增強了企業的實力。
企業的投資動機主要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面:①產品結構老化、品種單一、抗風險能力差,需要調整產業結構,進行多元化或上下游產品一體化投資;②市場需求巨大,產品供應不足,需增加投資,擴大生產規模;③市場競爭激烈,產品達不到經濟規模,需進行技術改造,形成規模效益,降低成本或開發新產品,發展新的細分市場;④進行優勢轉化,如將技術優勢轉化為產品,將自然資源優勢變成產品優勢,將資金優勢轉化為具體的投資項目等,以獲取更多利潤;⑤利用資金、技術、管理等優勢,進行併購或聯合投資,以壯大自己;⑥根據國家產業政策,積極利用優惠條件,主動投資。
(三)投資機會鑑別
根據投資者的投資動機,對發現的投資機會進行鑑別和初選,主要是論證投資動機醞釀的依據是否合理,從而選擇符合企業發展的投資機會。投資機會鑑別的具體內容包括:政策法規允許情況;資金籌措是否可靠,有無限制條件;企業自身優勢能否發揮;項目產品的前瞻性,產品的生命周期;與現有企業產品能否形成產業鏈;項目產品的競爭狀況;其他企業類似產品發展的成功情況等。
(四)投資機會把握
1、制定企業發展戰略
在初步篩選投資機會後,根據對企業擁有的資源分析,運用SWOT(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的縮寫,即優勢、劣勢、機會、對手)分析法,結合外部環境及其變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制定企業的總體發展戰略。企業的總體發展戰略作為企業綜合性戰略,是企業制定未來至少l5年甚至30年的發展方向、發展目標及階段性發展計畫。企業的總體發展戰略必須具有前瞻性,能夠把握世界經濟的潮流和發展方向,了解未來市場的變化、社會的需求、科技的進步,以此確定企業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
例如:石油化工行業生產裝置上下游一體化已成為全球石化行業的發展主流趨勢,一體化可最佳化原料成本,降低運輸和終端銷售成本,減少公用工程、管理成本和其他費用,提高裝置利用率,增加收益,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就是據此制定了上下游產品一體化戰略,最終目的是把自己建設成綜合性的全球一流石化公司。
2、制定投資戰略
把握好投資機會的關鍵,是根據企業發展戰略制定好投資戰略,明確投資方向和投資組合。通常企業投資戰略主要依託企業富有競爭力的核心資源進行發展,充分利用企業內部資源,合理運用企業的外部資源。投資戰略一般都是依靠企業擁有的強大資金、技術、人力、管理等資源優勢,最大限度地發揮可利用資源,並以此來發展和壯大自己。制定投資戰略要分析即將進入的行業技術結構、技術水平和競爭結構差異及平均利潤率水平,戰略方向要面向產品和市場的發展。
例如,中國海洋石油公司在國內外加強石油、天然氣資源開發,包括最近申請併購美國第七大石油天然氣公司“優尼科”的行動,都是為了擴大油氣資源份額,占領終端市場,是一種強化核心業務的投資戰略;它在國內建立大規模石化基地,是為了分化市場風險,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是符合其總體發展戰略的投資戰略。
3、把握投資方向
根據企業發展戰略和投資戰略,結合外部經濟環境及國家經濟政策,根據不同行業特點,進行科學地分析評估,選擇具體的投資方向。在選擇投資方向的過程中,要注意分析企業的產品結構是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是國家鼓勵發展類的產業,還是限制類的或是禁止類的項目。
企業的投資方向主要包括:投資開發項目、填補市場空白項目、技術優勢項目、配套加工項目、公用市政項目、政府鼓勵型項目、高新技術項目等。
企業投資只有結合自身實際,才能使企業真正得到發展。對產品有一定的市場容量的企業,要加大資金和技術改造的力度,降低成本,提高利潤,擴大市場占有率;對產品市場飽和、競爭劇烈的企業,要大膽調整產業結構,轉產新產品;對產品單一、利潤空間有限的企業,要推進多元化或上下游一體化戰略;對達不到規模效益的企業,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使之產生規模效益;對勞動密集型企業,通過改造向資金和技術密集型企業轉變。
(五)投資機會論證
1、目標市場調查分析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是反映投資機會的最佳信息來源。市場調查的主要內容是主導產品及主要投入物的市場容量、產品價格、市場競爭力等現狀。
做好市場調查,首先要調查相關產品的國際和國內市場總生產能力、地區分布、質量性能,國內產能,主要投入物的供應能力,掌握供應狀況;調查主要產品及投入物的國際國內總消耗量、消耗區域分布、國內需求,掌握需求情況。
其次要調查主要產品的國際國內市場價格、歷年變化趨勢,壟斷及傾銷情況,初步確定產品的市場價格趨勢。
第三要調查主要產品的國內外市場競爭程度,主要競爭對手產品的質量、生產、銷售、市場份額及其競爭力,市場的壟斷程度,以確定初步的生產能力。
市場調查還要調查擬進入的行業狀況,如行業平均利潤率,平均利稅率,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幅度,平均開工率,行業職工平均收入水平,等等,以確定行業的發展前景。
最後,要針對市場調查的結果進行市場分析。
首先,要對擬進入行業的產品市場供需態勢進行分析預測,預測未來一定期限(一般為5~l0年)的產品供需狀況;其次,進行產品價格預測以及主要投入物的價格預測;最後,進行市場風險分析,如技術進步、替代產品的出現、市場競爭加劇、政策導向變化等,導致項目生存環境變化。
2、投資環境分析
投資環境包括政治社會環境、經濟環境、基礎設施、自然資源等。通過對投資環境分析,初步確定投資地域。好的投資環境,加上產品良好的市場前景,項目才得以成立,投資目標才能實現。
投資環境分析要注重考察國家或地區政治局勢、社會安定程度、社會保障機制是否健全等。考察投資環境,不但要注意基礎設施、自然資源等硬環境,而且要注意軟環境。軟環境包括:國家或地區對外開放程度,貿易保護主義和地方保護主義嚴重程度;法制是否健全,法律被尊重程度;政府的產業政策導向,政府管理經濟能力,政府對市場的干預程度,政策的支持度;當地經濟的市場化程度;人力資源自由流動,勞動者的素質,等等。
3、項目分析評價
通過上述調查研究與分析,結合企業自身情況,意向性選擇具體的投資項目或投資組合,初步確定投資時機、投資方式、投資規模。
首先,確定投資時機。企業人力、資金、技術等充裕,科研實力強,希望得到技術上壟斷以保持高收益,可選擇產品生命周期的導入期兼顧成長成熟期產品,此時要承擔投資風險;企業資金、技術實力強,管理經驗豐富,可選擇成長成熟期產品投資;企業綜合實力強,可採取多元化發展策略;企業技術開發能力強,可集中精力進行技術研究,開發創新產品。企業的投資時期選擇還要兼顧經濟發展周期,經濟發展處於低谷及穩定增長時期,企業要努力投資,以節省建設投資,使企業投產與經濟成長時期合拍,產品投產即能獲利產品;經濟發展處於高峰或通貨膨脹嚴重,則要謹慎投資,防止建設投資增加,企業負債加重,產品成本居高不下,企業獲利微薄。
其次,選擇投資方式。投資方式有直接投資、問接投資、兼併重組等。選擇哪一種投資方式對企業發展最有利,需要投資者根據自身情況考慮各種因素,綜合確定。
最後,根據社會需求量、資金狀況、投資成本、自然資源及人力資源,確定投資規模。
對於某一具體的投資項目,要根據類似項目的工藝流程、工藝技術裝備、環境保護等的要求,估算建設投資、消耗量指標、產品數量等;根據市場預測的情況,評價投資項目的經濟及社會影響,初步計算項目的內部收益率、投資回收期和淨現值;通過分析項目工藝技術及裝備、規模效益、產品的前後延伸性、產品結構、項目區位優勢結合企業現有人力資源、管理經驗等方面,評價項目在國內外市場競爭中獲勝的可能性,以進一步論證投資項目是否可行,投資機會是否有價值,從而得出項目可行的初步結論,為投資者提供初步決策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