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信息化過程中的知識吸收能力研究

2.1.2知識吸收能力的影響因素 2.1.3知識吸收能力的兩類測量 5.1.2現實吸收能力的內涵

基本信息

作者:寧東玲
叢書名:經濟學.管理學博士論著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4110401
出版日期:2011 年10月
開本:16開
頁碼:235
版次:1-1

內容簡介

《企業信息化過程中的知識吸收能力研究》融合知識吸收能力理論和信息技術採納理論,關注信息系統採納和使用過程中的能力問題,研究知識吸收能力對信息系統套用效果的影響機制。首先,建立研發不合作和研發合作的兩階段靜態博弈模型,比較分析這兩種研發策略以及有無知識相似因素的兩個博弈模型。其次,構建概念模型,開發潛在吸收能力和現實吸收能力的測量工具,完善知識吸收能力的測量。再其次,運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驗證性因子分析,分析和確定潛在吸收能力和現實吸收能力的組成要素。最後.利用結構方程建模方法,通過路徑分析,分析和證實各個變數之間的關係。
《企業信息化過程中的知識吸收能力研究》可供高等院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相關專業的教師和研究生閱讀,也可供知識管理領域相關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參考。

目錄

《企業信息化過程中的知識吸收能力研究》
第1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問題
1.3研究意義
1.3.1理論意義
1.3.2實踐意義
1.4研究方法
1.5結構安排
第2章知識吸收能力理論
2.1知識吸收能力研究進展
2.1.1知識吸收能力研究視角
2.1.2知識吸收能力的影響因素
2.1.3知識吸收能力的兩類測量
2.1.4知識吸收能力的組織產出
2.2區域創新系統中知識吸收能力研究
2.2.1區域創新系統中知識吸收能力的影響因素分析
2.2.2區域創新系統中知識吸收能力的評價
2.2.3區域創新系統中知識吸收能力提升的對策和建議
第3章信息技術理論
.3.1信息技術採納理論
3.1.1個體層面的信息技術採納
3.1.2組織層面的信息技術採納
3.2信息系統評價
3.2.1信息系統綜合評價
3.2.2信息系統安全風險評價
3.2.3信息系統套用效果評價
3.2.4信息系統評價方法
第4章知識相似因素對知識吸收能力的影響分析
4.1研發合作中知識吸收能力分析
4.1.1企業研發投入的現狀分析
4.1.2研發投入與知識吸收能力
4.2兩階段博弈模型假設
4.3考慮知識相似因素的博弈模型
4.3.1研發不合作的兩階段博弈模型
4.3.2研發合作的兩階段博弈模型
4.3.3幾種類型的博弈模型比較
4.4本章小結
第5章概念模型
5.1知識吸收能力的內涵界定
5.1.1潛在吸收能力的內涵
5.1.2現實吸收能力的內涵
5.2知識吸收能力的組成要素
5.2.1潛在吸收能力的組成要素
5.2.2現實吸收能力的組成要素
5.3知識整合機制及其維度的劃分
5.4實證研究假設
5.4.1潛在吸收能力與現實吸收能力的關係
5.4.2知識吸收能力與信息系統套用效果關係
5.4.3知識整合機制與知識吸收能力的關係
5.5本章小結
第6章數據收集和預處理
6.1問卷及測量變數設計
6.1.1問卷設計
6.1.2變數設計
6.1.3小樣本數據測試
6.2樣本數據採集及檢驗
6.2.1基本信息統計
6.2.2信度檢驗
6.2.3效度檢驗
6.3本章小結
第7章數據分析及結果解釋
7.1數據分析方法
7.1.1結構方程模型
7.1.2模型參數檢驗
7.1.3評估模型擬合度檢驗
7.2驗證性因子分析
7.2.1潛在吸收能力的驗證性因子分析
7.2.2現實吸收能力的驗證性因子分析
7.2.3知識整合機制的驗證性因子分析
7.3理論假設的檢驗
7.3.1潛在吸收能力與現實吸收能力的路徑分析
7.3.2現實吸收能力與信息系統套用效果的路徑分析
7.3.3潛在吸收能力與信息系統套用效果的路徑分析
7.3.4知識整合機制與知識吸收能力的路徑分析
7.4不同規模的企業之間在各變數上的方差分析
7.4.1不同規模的企業之間在潛在吸收能力上的差異分析
7.4.2不同規模的企業之間在現實吸收能力上的差異分析
7.4.3不同規模的企業之間在知識整合機制上的差異分析
7.4.4不同規模的企業之間在信息系統套用效果上的差異分析
7.5結果解釋
7.6本章小結
第8章結論與展望
8.1研究結論
8.2主要創新點
8.3研究局限與展望
附錄a調查問卷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