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美霖

任美霖

任美霖(1991—),字允之,書齋名“子心閣”,故自號子心閣主,筆名金石先生,四川省平昌縣人。當代著名青年詩人、作家、辭賦家。洛陽辭賦研究院副秘書長兼青年詩賦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辭賦家協會理事,中國詩詞書畫研究會常務理事,中華文藝家聯合會副會長,中國青年詩賦家協會主席,《辭賦》雜誌編委,巴中市詩詞楹聯學會顧問。

基本信息

簡介

成都百花潭公園成都百花潭公園
任美霖(1991—),字允之,書齋名“子心閣”,故自號子心閣主,筆名金石先生,四川省平昌縣人。當代著名青年詩人、作家、辭賦家。中國辭賦家協會理事,中國詩詞書畫研究會常務理事,中華文藝家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大學生文學聯合會執行副主席,中國青年詩賦家協會執行主席(原中國青年古文學研究會主席),洛陽辭賦研究院副秘書長兼青年詩賦委員會副主任,辭賦之都網(論壇)副站長,《辭賦》雜誌編委,巴中市詩詞楹聯學會顧問。

其人自幼貪戀文學藝術,尤其在中國古典詩詞、辭賦研究與創作方面頗具天賦與造詣,據了解他九歲吟詩,十三歲寫賦。他的詩意境優美,氣志宏廣;他的詞婉約清秀、涵義深永;他的賦豪放大氣、蘊含哲理。著名辭賦家、原洛陽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洛陽辭賦研究院院長孫繼剛為他題寫“詩效李杜、賦追班張”;著名詩人、書法家、原洛陽大學副校長、師範學院院長譚傑為他題寫“賦韻貫雲”四字;他喜歡旅遊,喜歡遊覽中國的名山大川,為其吟詩誦賦,只為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思想

山西作報告山西作報告
他執著文學,淡泊名利。他一心只想著為中國詩詞、辭賦文學的傳承與發展盡上自己的綿薄之力。2011年12月他在第二屆中國(北京)青年辭賦論壇上的報告《國學之辭賦傳承與創新考究》中對當代辭賦作者、愛好者在研究創作辭賦的過程中應當注意的十項原則“①行文者必先行其人,②博覽群書、深究文字,③切勿急於求成,④成善正之習,⑤勿以淺利而賦之,⑥勿以沽名而賦之,⑦切勿明爭暗鬥,⑧永懷虛竹之心,⑨多遊歷,⑩成大將之風,修儒雅之范。”可以看出他對待文學的態度。“思想好,品德好,具有人格魅力”這是當代著名詩人、全球漢詩協會副會長晨崧對他的肯定。“才君”、“哲學辭賦家”等,別人對他的這些美譽都可看出他本人的思想。

社會評價

與中華詩詞學會顧問晨崧先生在北戴河與中華詩詞學會顧問晨崧先生在北戴河
 “任美霖者,年方弱冠,胸懷奇志,詩賦荷擔。喜吟風而弄月,愛雄文而修撰,攜學侶而苦讀,同霜髯而齊研。倡國學之復興,組青年之社團,遠紈絝而恬淡,近修尚而沉酣。尊老愛幼,重禮敬賢,舉止適度,行思達練。年少之伍,獨具慧眼,避浮躁之跛眇,絕狂佻之膚淺。國粹有繼,民族無憾,瞻未來之中華,必堅固而永遠。因以有贈,拙辭以言:
曾燃荻兮於東隅,嘗吹火兮在西房;揣經卷兮去耕鋤,掛牛角兮增學養;不窺園兮求知識,割席坐兮有志向;囊螢蟲兮以映照,鑿牆壁兮透燭光;忍欺辱兮成美談,撰《茶經》兮棄佛堂;焚廟案兮扮閻王,品《詩經》兮開賦疆;父幽禁兮絕貪玩,妄自滿兮推畫窗;篤簡樸兮辭饋贈,睡警枕兮自定綱;度劫難兮得真經,砥冬夏兮岳家槍。”《贈青年傑俊任美霖賦並序》——金學孟
“新蕾後秀賦雄關,皓韻騷風靚雅壇。氣概恢宏羞淺陋,神魂浩蕩愧平凡。文言底蘊方家仰,創作修為泰斗瞻。樂我中華真幸運,弘揚國粹有接班。謀篇恰似瓊樓體,醒目堪稱寶塔尖。味厚格高為要領,情真意切是真傳。深研格律錘精品,笑傲拘泥鑄大篇。乳臭方乾追古聖,中華可望到峰巔。”《賞美霖君山海關賦作有感》——單文忠
“曲岸綿延滋味長,直心耿介墨充腸。催馬揚鞭弓抱月,挑燈苦讀劍凝霜。少年歌賦三分翠,俊彥詩詞一脈香。氣韻高懸留小照,天資絕妙臥羲陽。”《題贈青年詩人任美霖》——李學文
譚傑書法
賦韻貫雲

“竹海清波生紫煙,靈通簇涌淡絲弦。深深雅苑輕研墨,不見屈原只有仙。”《題任美霖》——朱君長
“唐時味道宋時風,狀物抒懷各不同。意境幽深呈美感,珠圓玉潤現玲瓏。”《讀任美霖詞作有感》——鄧孝明

近年參與文化活動事跡紀錄

第二屆青年辭賦高端論壇報告第二屆青年辭賦高端論壇報告
2010年10月,應中華文藝家聯合會之邀,參與‘首屆中華魂全國文藝大賽暨中華辭賦(北戴河)高峰論壇’。
2011年5月,應中華詩文書畫研究會之邀,參與‘第二屆中華魂全國詩詞辭賦書畫頒獎大會暨中華辭賦(清徐)創研宣傳交流促進會’。
2011年5月,應中國詩詞書畫研究會之邀,參與第一屆代表大會,其作品在‘中國第一屆孔祖杯詩書畫大賽’中榮獲金獎。

2011年6月,應中國辭賦家協會之邀,參與‘中國辭賦家協會成立儀式暨辭賦(北京)高端論壇’。
2011年9月,總策劃的中國大學生文學系列叢書之《東方黎明》出版發行。
2011年10月,在貴州(荔波)策劃召開‘中國青年古文學研究會第一次代表大會暨首屆青年文學研討會,被選舉為中國青年古文學研究會第一屆主席。
2011年10月,應中國大學生文學聯合會之邀,參與‘中國大學生文學聯合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大學生文學交流會’,被聘請為中國大學生文學聯合會第一屆執行副主席。
2011年12月,參加‘中國青年辭賦學會成立大會暨第二屆中國(北京)青年辭賦論壇’,被選舉為中國青年辭賦學會副秘書長。
2012年7月,與山東聊城大學布茂嶺教授共同策劃啟動‘中國青年詩賦家協會第二次理事會代表大會暨2012年度青年詩賦研討會’

2013年3月,應洛陽辭賦研究院之邀,參加洛陽辭賦研究院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

2013年10月,受邀參加中國首屆周公文化節。
 

詩詞作品欣賞

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春】
心念路三千,流光又一年。
雙頰垂散髻,十指掩珠簾。
昨日相知恨,明朝共枕眠。
唯實同敬對,白首確天然。
【江】
辭冬復立春,山遠雨黃昏。
城外音書斷,樓中輕淚痕。
於心思異客,相望掩閨門。
酒盞驚圓月,周公解夢人。
【花】
閒來空自悲,孑立復何時?影落淒憐命,根離嘆費詞。
窅冥接亂緒,緣會斷長思。
生死誠無懼?相期不展眉。
【月】
柳絮東風盡,春時夢自長。
雙眉起舞步,十指點詩行。
雲髻梳長鏡,羅衣醉遠香。
珠簾回影處,明月對東床。
【夜】
未待戌時至,佳人盡曉妝。
紅樓聽細雨,粉黛望華光。
不惜風還靜,相憐月漏長。
是誰空自嘆?雲鬢滿心傷。

戀情深·庚寅歲末
弦斷音回尋陌上,目當西望。
徒傷歲末鬢將斑,亦堪憐?
殘雲欲壓半邊天,月落怨憑欄。
浪子魂歸飲盡,一杯寒。

浪淘沙·東坡赤壁
赤壁立黃州,亂石箜篌。
故人驚步赴神遊。
放浪音回歌滿月,夜泛輕舟。
殘夢憶千秋,緒亂情酬。
心將無欲任風流。
舊日良才多少恨?莫道沉憂。

朝中措·千島湖行
天接千島柳依亭,萬里浪逐清。
東岸閒歇新燕,西流戲卷孤星。
醉雲舒影,寒煙開幕,日伴人行。
但借烏蓬函歲,空極馳目秋英。

歸自謠·無題
風舞袖,方內燈華寒浸透。
冰心一片誰知否?情連故日絲如藕。
清詞皺,相思千里君獨守。

攤破浣溪沙·冬至前夜題記
暮色掀開簾外窗,芙蓉滿園傲輕霜。
天映殘陽山接水,易新妝。
明月相依非好夢,清歌擬笑更悲傷。
最是人間多離恨,斷人腸!

辭賦作品欣賞

孝賦

百善孝為先百善孝為先
淨天明以道生,通地察而本立。恩將無縱橫之端,命知有經緯之極。洪福倚身,情濃抒麗華之章;慎言附理,性良匯嶸崢之史。溯其禮智啟以萬物,信德滋乎四時。舉首觀虧瞑之宿,投足攬雛頑之石。心闊撼之三山,懷容納之四海。既承古今之大統,更拾孔孟之精系。宗近威之不數,名趨茅之序百邪。

及若鴻蒙開初,欽奉由緣。幼子強身外之技,長翁施行內之諫。冥苦追昔,以發儒墨之光;簡樂洎今,而揮家國之卷。落葉歸遲,秋風盡掃;寸草存生,春暉殷獻。若待青絲若雪,貌近佝僂;卻已聲嘶如泣,心存遺憾。長吟循陔之詞,以知殫慮之怨;高歌陟屺之詩,而解匪懈之眷。睽隔庭闈之離鄉,可悉哀戚之情;黍稷簠簋之背井,然解孺慕之念。以教孤卿,而師眾善。

至若瞬經信禮故事,無數謹閃於腦。恆不寐乎歲年,常端坐於晨曉。親有疾,王祥冰臥以鯉求,母齧指,曾子氣急而心絞。憐乎垂髫之意,公紀懷橘;居於帝室之尊,漢文嘗藥。扇枕溫衿,黃香正德受之青垂;哭竹生筍,孟宗驚舉得之聞耀。嚴父垂訓,女歸以警句相習;慈母縫衣,子去而愁思未掃。頤養及時,且撫眉上之皺紋;世辭莫待,空悲園中之衰草。斥充詘以富貴,不陳遑乎欲好。慎遵於天之經,謹循於地之道。品為共行,故以惟孝也。

是故德之本、性之基、民之根、禮之始也。朔乎甲骨之文,千歲有紀;孔儒之題,萬古無異。且看羊跪乳,尚有親禮;鴉反哺,至孝顏頤。至乎遒若春風半盞,長空萬里;逸似秋影一輪,微波乍起。今日瀟灑以出,明朝笑看而止。以悟跬步達千里之遠,洶濤始小流之跡。正天道之所存,知君子之所為乎。

以長為尊,禮之所中;以敬為先,孝之大倫。夫若阿諛承之,曲親以不義,非是正孝;諄辨慰之,講理而有道,方為良賢也。於是珍饈奉之雙親,形雲遙相即;歡顏侍之孤老,會情深同綿。然乎所悟,明信德,知孝禮,乃序大道之先。

周公賦

周公周公
箴言傳以萬載,師為名則千秋。德施篤行,誡乎私情以慎;理遵明智,倡乎仁政而修。諄諄善其誘,史鑑孔孟之源;切切謹其罰,昭啟唐宋之攸。至若亂則開倉濟眾,使以人心同聚;安則制禮作樂,解以國事相憂。儒學奠基,橫識成於四書五經;兵法深諳,縱威統於三教九流。於是品承治世之文,思導征伐之諏。簡畀殷命,惠惜多方,長忉予美,絕失少侜。虔信以重任可負,恪身而讒言何羞?遂以舉賢任能,達乎長治久安,其序始於西周也。
溯乎討伐商紂,以發《牧誓》之語;大行封建,而囑《康誥》之聲。鑒殷民淫酒無度,乃作《無逸》以勸;念成王年齒尚幼,則譜《立政》而叮。王都遷置,鸞鳳和鳴有兆;流言憤密,身心同步無風。克儉揖禮,懷仁求才;知孝攝政,察官分明。是以扶危濟貧,德行正其道;伐罪弔民,勤力建其功也。舉旌旗,聲動四境;施號令,氣冠九空。至而成千年之譽,名萬世之公矣。
是則民心以歸,天明以附。禮仁從身,既儒家以景仰;德智行政,弘周族而欽慕。懷及方圓之地,共理正本;目達南北之邦,同影心愫。然則制典束以宮卿,舉綱開以政路。戚言相忱,誠清廉以欣;品為同耽,思悌孝而賦。於是上施和善之行,下效協調之步。盛世錦心以作,華章繡口而吐。
及至周時,國輕有重兵之謀,力弱得親民之輔。天惟庇生之安,地有棲身之處。如今廣域封疆,豈有甲卸;眾人信政,別無手拊也。極欲德矢所終,窮奢道亡以古。茲因帝辛無倫,小民則亂,國祚俱喪,驍卒以武。於是順天時,應地利,促人和,觀子午。禮賢下士,題艱可弊;承德上君,日昏已曙。至乎感其先哲,逐可名則興邦;懷其近失,乃使利則達賈。尚以淳良之性,大道有心;懲以忮罔之為,長經無主。篤行以師,勤敬以哺。
然則物阜民豐,國泰民安。於是攝仁政,善德行,師後人,著遺篇。導乎以禮待人,麈教之未;憐乎以心慎行,妙語其間。而使八方相效,四海同冠。功逐堯舜之後,思呈孔孟之先。是以熠光環身,大烈從名,性理眀道,羽化成仙。斯乃跡曉大地,譽滿長天。
於是揚乎洪福之范,誦乎雅韶之大。清令同諧,厚恩政清其澤;善人和睦,秉懷鏡明其華。大誥以證,天意之為;東征而示,周朝之霸。以興家國,必然孤寡同憐;恐危社稷,切勿王臣相詿。姬旦流言無嗔;管叔奸計不假。弗黜舊惡,赦其向善之人而有別;無計前嫌,勵其崇仁之政而無差。是故舉蒼生從上,立私慾其下耶?
聞夫德禮既行,王權難摧。狄夷俯首,確以經世之遠;士庶投足,承其理道之微。爰思文王勤儉,無敢耽荒;載矜黎庶辛勞,為何生悲?及若歷史之事,可分曲直;道理之論,不辨是非?故而勤慎同恭,領遠客之義;和循相敬,補近民之虧。彰其懿識,勉以農耕相持;治其迷歡,懲以享樂同規。言傳仁政之實,身教禮賢以輝。於是耕種稼穡,天曉以出;批閱公文,日落而歸乎。
是故德為道之本,禮乃德之根也。仁政之為,施於王者;大道之理,師以子衿。問禮以理天地,明樂而越古今。乃悟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也。

竹賦

竹子竹子
仰長天而汲靈氣,結大地以師眾生。拂清風之疏淡,辛流岩之迷濛;習絲竹之調,寄悠韻之情。立深林懸谷之側,聞其健勁以曉志壯;棲亂石壘土之旁,觀其骨瘦而知廉清。其尊惟也,聞雨雪已襲而畢恭;其信勉也,知雷電將至以向迎。遺風窮俗,臾菩提以施雲經;孤標合抱,須塵世而知歸寧。
風謠之以和,潤乎太紫;霜布之而攜,浮之玉英。雲府深次,斷芳陰以蓋疏影;月沉輕煙,樂天籟而綴孤星。天當暮色青靄,華堂哂乎高雅之音;時惟斜空亂雨,君子戲乎迷醉之酲。遒韌乎孑然,古人修矛以攻;挺拔乎含度,今時執輔而平。其忠貞悉於歲寒,羞心以納;其智潔銘乎暮終,虛懷而容。神采之氣,羲之妙手蘭亭,閒逸之息,太白涵緒心聲。成之雄氣,任爾千尺難封;結之寒友,怎有半夕易稟?其為不卑,其性不驕,立之不屈,折之不驚。
嗟乎!利者虛浮,名者虛妄。商因人而利,然當用於人,反者必受人之棄;官因民而名,理應利於民,反者必招民之輕。明志乎歸淡泊,致遠乎須心清。為人而知,足可利世久行也。

清徐賦

清徐縣地理位置清徐縣地理位置
 乘千秋之勝譽兮,夫萬里之馳名;錦神州之燦彩兮,著三晉之名城。望太行之西麓兮,呂梁挾於東嶺;通晉水之南流兮,北崿達以祈壤。然悠久之歷史兮,譜人文之共昌;乎山蓄之汯勢兮,拓臨川之土疆。盪晉風震之寰宇兮,滔齊雲沖以天罡;浩暗雷破之經緯兮,冉明電傳以靈光。炊烈火之源兮,翹商海之鴻泱;引清水之末兮,奏農樂之幽篁。駕騏驥之足躍兮,明道之寬廣;騰蛟龍之馳騁兮,閱路之輝煌。
撮古邑之梗陽兮,肇基余以春秋;置舊都於清源兮,始成系聽風流。聶三皇之開封兮,攬五帝之行舟;集譽享之四海兮,得名望於九州。武宗之駐畢兮,嘉禾未登而拆;康熙之臨巡兮,黎庶已盛不休。朝慈禧之東來兮,御太后天下之母儀;夕光緒之西行兮,載帝王乾坤之萬秋。伊是貫中之故里兮,話三國之雲遊;此乃芙蓉之家鄉兮,談東湖之景秀。
嗅千載之醇味兮,賦醋都之華光。歷滄桑之歲月兮,承帝堯之技術;史蓬勃之功績兮,揚杜康之佳釀。耳悠悠之芳名兮,冉冉四千餘歲;眼綿綿之德藝兮,沛沛三百多年。追源朔於戰國兮,霸凌雲之首;逐名成於明清兮,流溢彩之光。特之風味與保健兮,尉之延壽安康;用之烹調與佐餐兮,佑之福祿吉祥。漿純正而濃郁兮,惗美味之綿長;知藥性而養生兮,附威名之暇光。凝醉飲之金饌兮,冠星皇而折桂;佩酤杯之珍饈兮,正啟首以昂揚。創優秀之企業兮,振方興之雄風;展知名之品牌兮,傳競妍之陽剛。伏讚譽之隆儀兮,遠銷宇內之八極;夸精釀之細作兮,名蓋晉外之一方。
聞百代之繁華兮,秀葡鄉之雲嵐。吟盛世之芬芳兮,葡緣起之兩漢。閱盡絲路之流光兮,葡萄引自張騫;國人商販之馬峪兮,北陸帶回枝蔓。疇平川之廣域兮,麓聳之而湧泉。躇雅苑之形勝兮,鋪繡錦之爛漫;蹲幽廊之景猶兮,晃耀眼之光環。栽種蔓藤之葳蕤兮,潤清涼之懷滿;培植蔥蘢之氤氳兮,幽碧野之情酣。五萬畝之紫藤兮,蔽日雲遮霧闌;六百里之綠蔭兮,席幕碧海藍天。形如龍眼之幻彩兮,倚夢珍珠之璀璨;色若琥珀之紛紜兮,酊醉珊瑚之斐然;紫玫瑰之香鬱氣濃兮,紅瑪瑙之液蜜汁甜。聯藤蔓之縱橫兮,牽葉密以枝繁。攜葡鄉之共仰兮,助經濟之巨觀。
羞芳菲以蓋彌彰兮,佩繽紛以為謑;巚庠序之俊逸兮,彧濫觴之文華。圖逶迤銜之古今兮,畫旖旎而為夸;揮落英諭之嬌慧兮,描瀲灩以為筏。博俊彥之雅兮,頌芳菲以為桃李;度英賢之豪兮,熔清香以為雪茄。陟升皇之廟會兮,敘俯睨之香火;墜馳騖之西風兮,曼舞絮之迭沓。壟睿穎以為憑朴兮,舉賢明而已興;恐智聰之少媮兮,披聖德而不弭。臾烈骨之仁風兮,乎然而所悟;須大道之康莊兮,怯司瀆而法。懲苟緒之願竢兮,詈幃暮而怛。
指江山以報國兮,激文字而擔道義。要往既之古來兮,昕人文之昌濟。覽羅氏之三國兮,甚嗟晉水之名流;感其人之才兮,妙筆生花之艷逸。嘆其文之志兮,雄文浩蕩之魅力。爍古之才情兮,功以附之文壇;論今之文客兮,名以留於青史。悉前人之巨作兮,淺予更替而祗;引後者之翰墨兮,空博餘韻而習。詬奸佞之當道兮,頌英雄而信之;諷邪惡之權勢兮,炳貞懿而休止。荒世態之齌怒兮,羞豕犬而斥之;恨社會之黑暗兮,逐狐鹿而痛之。向陵風之慕義兮,擇無其二人;窺斯文之頻集兮,晤言之一室。
薦清源之形勝兮,怡情歸乎於自然。巍翠嶺之西入兮,諧靈秀於萬山;悠明巒之東來兮,潤天然於兩岸。遞清湖而境明兮,翻秋霞而散錦;搖水閣之凌空兮,眺騁目而憑欄。錦擁簇之一城兮,人似乎居之於仙境;衢通達之千里兮,情恍若屬之于山川。盪西堤之花影兮,拂東園之柳岸;晃南坡之鞦韆兮,搖北浦之漁船。春曉桃紅之迷醉兮,夏浮溪流於河畔;秋嘗葡香之酣盡兮,冬慕玄英於雲端。峰結萬崇之依蔭兮,綠巒卻之中炎;禾推千層之碧浪兮,花香笑之輕寒。隱奇秀之龍林兮,涌四時而共翠;借清風之香渚兮,連萬家以同觀。簫西天之晨鐘兮,清樂猶乎在耳;瑟東湖之徐水兮,悠歌彼乎心間。
仰文化之一脈兮,忱晉汾之二系。掘石刻之文物兮,碑碣予以佐證;得彩陶之工藝兮,石器方可明知。皇皇乎堯城兮,為帝都之遺址。鬱郁也越居兮,詔華夏之光霽。鳴仁孝之發軔兮,溯追之餘本系。嘯忠義之畢簬兮,源歸之餘伊始。比蒼茫之四時兮,上善人心可惜?喻洪烈之八節兮,下明國魂安寄?沿汾水之尋根兮,且謂封與羽西;傍三晉之祭祖兮,當顧得余是里?
呼和諧之輕風兮,瀉文明之細雨;集天地之精萃兮,賦日月之風采;納璀璨之星華兮,踏乾坤之九派。奏雅樂之曲調兮,譜悅耳之音律。奠千秋之偉業兮,威名爭之朝夕?
辭曰:
三晉之內,清徐名之?
方圓之外,可有匹之?
醋之盛譽,何曾虛之?
葡之名揚,何曾羞之?

長壽閣記

夏邑縣長壽閣夏邑縣長壽閣
農曆辛卯季春,允之因文會與下邑。於斯地,走馬觀花,三日有餘。但也道路暢達,賈物通流,五穀豐登,人樂長命。友鑒吾疑曰:此地乃長壽之鄉也。因政事民,傳於後世,故議建長壽閣。越二歲,於網路以聞,閣已竣之。以征今人詩聯刻於其上,遂予作此文以記之。
予覽夫夏邑風情,歸於天龍之園。青雲共舞,翠木同眠。花鋪長路,人醉流連之外;氣卷沱河,物極晨昏之間。此乃長壽閣之大觀也,奇文述無盡乎。然則經接魯豫,脈通蘇皖,學子商民,多游及此,觸目之景,況嘆真緣耶。
若乎東風浩浩,春雨綿綿,山川肅肅,水流潺潺,日沉穆穆,谷興顯顯。登斯閣也,感以政治澤恩,民福無擔,目目清明,故極以喜者也。及若群星映地,明月開天,青峰翼翼,碧柳翩翩,輕歌暮暮,醉意延延。登斯閣也,欲則臨風弄墨,文思湧泉,處處靈感,其賦以才者也。
乃者知栗城故事,在孔祖一祠。予理夫天道何為?禮孝尊序。以知天命,而習人品,善求賢人之性,懇得仁者之為。是則名以虛浮,利以虛妄,而悟前人之孝而孝,後人之壽而壽。此乃自然之大道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