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泮蘭

1934年8月,調任第八十八旅少將旅長。 1936年畢業後,隨部隊先後被調往湖北,河南和蘇北駐防。 1938年10月,任泮蘭被國民黨魯北行署主任何思源任命為魯北抗日聯軍副總指揮。

任泮蘭(1901——1958)少將。字畹九。山東省廣饒縣東雷埠村人。1915年就讀於縣立高等國小,1918年考入益都省立第四師範學校。1925年5月7月投考設在張家口的西北陸軍幹部學校。1926年畢業後,被分配到馮玉祥部,先後任見習官、參謀、團參謀長和團長等職。中原大戰後,任第二十六路軍第三十軍三十師1931年4月至7月,任泮蘭任孫連仲第二十六路軍三十師一七七團團長。率部開赴江西一帶參加對中央蘇區進行第二,第三次“圍剿”。寧都起義後, 二十六路軍殘部經整訓恢復,任泮蘭被提升為旅參謀長,少將旅長。1934年8月,調任第八十八旅少將旅長。1935年8月入南京中央軍校高教班學習。1936年畢業後,隨部隊先後被調往湖北,河南和蘇北駐防。全面抗戰爆發後,任泮蘭所在旅奉命開赴山西娘子關,阻擊沿正太路西犯日軍。1938年,隨部參加徐州會戰,在徐州以北津浦路沿線布防。4月3日,台兒莊守軍告急,任泮蘭帶病指揮全旅官兵迅速增援。同友鄰部隊一道,將日軍分割包圍,日軍被殲近千人。 1938年10月,任泮蘭被國民黨魯北行署主任何思源任命為魯北抗日聯軍副總指揮。1942年10月辭職,帶領隨員輾轉到達第二集團軍駐地河南南陽,擔任集團軍總部少將高參。1944年4月,任孫連仲第六戰區長官部高參兼湘谷轉運處處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泮蘭被任命為國民黨南京政府國防部 少將主任部員,派往華北“剿總”協助傅作義辦理平津國防事宜。在職期間,任泮蘭多次勸說傅作義認清形勢,接受和談,爭取實現和平改編。並利用職務便利,為解放軍提供北京,天津,和華北國防工程概要圖及兵力配置情況等重要軍事情報。北平和平解放後,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政大學學習。1950年12月畢業後,根據本人申請被批准復員,回到北京定居。退職後,任泮蘭積極參加北京市民革和政協工作。1958年7月17日在北京病逝。年57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