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遠[原遼寧省副省長]

任志遠[原遼寧省副省長]

任志遠,曾任中共本溪市委第一書記,遼寧省副省長、遼寧省第四屆政協副主席。中共七大、八大代表。有同名人物對越自衛反擊戰烈士。

基本信息

簡介

任志遠,1909年10月23日生,山西省沁源縣河西村人。曾用名任兆廷、任明水、任引之。1934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七大正式代表、八大代表。

早年經歷

5歲進私塾讀書。縣立高小畢業後,考入長治第四師範學校。後轉入平民中學,曾就讀於北平宏大學校、三晉高中、雲山高中。1931年考入山西大學法學院經濟系。大學期間,參加學友會、同鄉會,結識進步青年,組織青年會,從事革命活動。1933年春參加國際赤色互濟會山西省分會,擔任該分會組織委員,領導武鄉、沁源、榆次、太原國民師範等幾個支會。1934年年在太原煙廠給工人當業餘教員,開展革命活動。1935年春遭到敵人通緝,隱蔽到河南淮陽師範學校。不久回到山西,與當地黨組織取得了聯繫,領導互濟會活動。1936年到北平,受黨組織委派到西安東北軍中做兵運工作,任東北軍學兵隊黨總支委員。同年12月的西安事變中,帶領學兵隊去西京招待所了解被扣國民黨將領的情況,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做了大量工作。後被派往張學良警察處工作。1937年2月任東北軍青年訓練班黨總支組織委員。先後到東北軍差遣二隊、東北軍第六十七軍工作,擔任第六十七軍地下黨總支副書記兼組織委員。

抗日戰爭時期

1937年7月後經皖北、皖南、安慶等地到達武漢,找到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隨後被派到山西太行根據地工作。1938年初任中共榆社縣委組織部部長。同年9月至1939年4月任中共沁源縣委書記。1939年起任太岳地委組織部副部長,5月至10月兼安澤縣委書記。同年11月至1940年1月任中共太岳地委委員。1940年1月至1941年1月任中共太岳區第一地委書記。1940年春被選為中共七大代表。同年6月至12月任太岳軍區第一軍分區政治委員。1941年初作為七大代表赴延安。同年進中共中央黨校一部學習。參加整風運動。1945年4月至6月作為晉冀魯豫代表團成員出席中共七大。

解放戰爭時期

1945年9月赴東北工作。同年11月至1946年3月任嫩江省白城子地委副書記兼軍分區副政治委員(至1946年1月)。1946年3月至5月任嫩南軍區第二支隊政治委員。同年任中共瞻榆縣委書記。1947年任中共通遼地委組織部部長。同年7月起任中共遼吉省哲里木盟工委組織部部長。9月任中共哲里木盟工委常委。1949年1月至4月任中共遼北省哲里木盟地委副書記。4月至8月任中共內蒙古哲里木盟地委書記。

建國後

1949年10月至1955年3月任中共遼寧省本溪市委副書記。1949年11月至1950年4月兼任本溪市·煤鐵總工會籌備委員會主席。1950年3月起任本溪市人民政府委員。同年5月至1953年4月兼任本溪市·煤鐵總工會主席。1951年3月至1955年3月任中共本溪市委婦女工作委員會書記、職工工作委員會書記、青年工作委員會書記(至1953年6月)、本溪市工會聯合會主任(至1953年3月)。1954年6月至1959年8月兼任中共本溪市委黨校校長。1954年10月至1959年2月兼任本溪市兵役局政治委員、黨組書記(1955年12月起)。1955年3月至1965年1月任中共本溪市委第一書記。1955年5月至1962年5月兼任本溪市政協第一、第二屆主席。1955年1月被增補為中共遼寧省委委員。1956年9月任中共八大代表。1959年2月至1960年7月任本溪市人民武裝部政治委員兼黨組書記(至1959年11月)、黨委書記(1959年11月起)。1960年7月至1965年1月任本溪軍分區政治委員、黨委書記。1965年12月至1967年1月任遼寧省副省長,主管工業。“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下放勞動期間,為鮁魚圈港和營口化絲廠的創建發揮了重要作用。1977年12月至1983年4月任遼寧省第四屆政協副主席。1985年10月27日因病在瀋陽逝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