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際歧視

代際歧視

代際歧視,就是一些人總是給低於自己的另一代人貼上各種歧視性的標籤,並抱有“一代不如一代”的觀念,比如人們常常認為80後是垮掉的一代,而90後又是腦殘的一代等等。事實上,各代人有各代的時代特色,到了一個年齡段又會發生變化,不能帶著歧視的眼光看待一代人,而也正是曾經被認為不成器的這代人,逐漸成長為國家的砥柱。

表現

關於80後

代際歧視代際歧視
針對80後的批判,早已不是什麼新鮮話題。有人曾統計,被貼在80後身上的標籤,有幾十個之多。有意思的是,有些標籤甚至自相矛盾,比如“叛逆的一代”與“懦弱的一代”。彼時,當80後以打破傳統路數、不循規蹈矩的姿態亮相時,社會謂之自我、叛逆;如今,當80後不再以鋒芒凌厲的姿態發聲時,又被人冠以暮氣、懦弱之名。

關於90後

2007年,一場關於90後炫富腦殘的爭論在網路興起,有評論認為,曾經風光一時的80後將開始漸漸退場,取而代之的將是所謂的90後一族。愛玩、愛錢、愛自由,是所有90後男生女生的共同特點。90後的一代會是更加沒有責任心的一代,他們嗤笑貧窮,貪圖享樂,對於艱苦創業這樣的說法不屑一顧,是名副其實的啃老一族。有人甚至將當初貼給80後的標籤再次貼在90後頭上,說:90後也是垮掉的一代。

分析

代際歧視代際歧視
每一代人的成長,都有其時代背景。80後成長的時代,恰處於中國社會日益走向物質豐富,文化多元、包容的轉型期。發生在他們成長過程中的反叛、迷茫與對社會傳統規則的回歸,不僅是80後自我價值實現的悄然轉向,也是中國社會轉型期價值重構過程中群體性的普遍反應。在這場價值重構的過程中,物質利益與精神追求、自我價值與社會利益呈現出更多新的組合,這恰恰是社會的進步。誠然,在社會的轉向與個人的成長中,在理想主義現實主義之間,一些80後多了現實與實惠的選擇。但也應看到,更多80後更注重社會責任,在追求物質改善的同時,並沒有放棄對精神生活的追尋。簡單地以“懦弱”或者物質、功利來評價這一代人,未免失之偏頗。

而對於90後來說,他們出生在日新月異的資訊時代。他們的成長與網際網路息息相關。雖然他們甚至像“80後”一樣被人們打上標籤,但他們正在迅速長大。他們個性鮮明,對新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五光十色的社會在他們面前閃爍,形形色色的壓力也與他們如影隨形。他們一路走一路張望,在彷徨失措的時候,他們需要更多的人給予指導和幫助,還有理解。在物質豐富的今天,他們更需要內心世界的關懷。

建議

代際歧視代際歧視
看待與評價一代人,應當報以同情和理解,而不是生硬地貼標籤,或者居高臨下地揮起道德的大棒橫加指責。每個時代的人都面臨著每個時代的矛盾和問題,“一代不如一代”的論點自古已有,然而世界並沒有變得更差。但願這種“代際歧視”的貼標籤止於80後、90後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