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家壩鎮

代家壩鎮

代家壩鎮位於寧強縣北部,東連大安,南接漢源,西與陽平關、巨亭接壤,北鄰略陽,距縣城43公里。全鎮總面積197平方公里,城鎮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0898畝。轄24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70個村民小組8149戶32000人,其中城鎮人口2422人。境內屬山地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屬淺山丘陵、山區地帶,岩房山海拔1374米,五丁關海拔1397米,寨子山海拔1489.7米,雪花太平海拔1776米。主要河流有嘉陵江、張家河、南沙河、黑水河、東皇溝。陽安鐵路在境內設徐家壩、代家壩火車站,川陝公路、烈陽公路過境。

基本信息

經濟發展

2008年企業總產值2.6億元,其中工業產值1.8億元,農業產值2011萬元,營業收入1.86億元,上交稅金818萬元,人均純收入2768元。農產品以玉米、小麥、水稻、大豆、油菜、薯類等為主;特色產品有核桃、柿餅、板栗、香菇、木耳、天麻、杜仲,尤其以核桃、柿餅著稱;年出欄生豬20363頭,出欄家禽51500多隻,年發展食用菌51.6萬袋。

鎮內礦產資源豐富,工業企業雲集,是全省工業小區之一。現有各類企業418個,從業人員2000餘人。規模以上企業6個,主要以銅、鐵、鉛鋅的採選、冶煉、加工為主,產品有:銅精粉、鐵粉、鋅精粉、氧化鋅、電解鋅、碳酸鋅、鋅錠、硫酸等。

社會事業

鎮內交通發達,陽安鐵路、烈陽公路穿越境內,以集鎮為中心,輻射三鄉一鎮的代東、代南、代曾公路構成了一個錯落有致的交通網路,連線了周邊鄉鎮。全鎮通訊基礎設施完善,有移動、聯通通訊基站10個,固定電話3000餘部。

建制沿革

民國26年(1937年)後曾設嶓冢鎮。1950年為代家壩、東皇溝、鞏家河等鄉。1959年改為代家壩、東皇溝、鞏家河等管理區,屬代家壩公社。1961年設立代家壩、南沙河、黑水、東皇溝、鞏家河等公社,屬代家壩區。1984年改代家壩、鞏家河、東皇溝、南沙河、徐家壩等鄉,仍屬代家壩區。1996年,代家壩、南沙河、徐家壩3鄉合併為代家壩鎮,面積128.8平方千米,人口2.1萬人,轄朱家埡、高家壩、橋溝、街民、大橋、上壩、下壩、麻柳灣、元堡田、河口、張家祠、周家祠、五丁關、崗夾溝、黑水、石嶺子、徐家壩、白猿溝、謝家渠19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東皇溝鄉面積45平方千米,人口0.4萬人,轄范家營、何家營、堰均、水平山、馬龍巖、高家河、桃園子7個行政村,鞏家河鄉面積56平方千米,人口0.7萬人,轄西溝、兩河口、山坪、傅家坪、元壩子、趙家營、二里壩7個行政村。2011年,撤銷東皇溝鄉併入代家壩鎮,鞏家河鄉改為鞏家河鎮,將代家壩鎮的黑水、石嶺子兩村劃歸巨亭鎮。2015年撤銷鞏家河鎮併入代家壩鎮。

行政區劃

代家壩鎮位於寧強縣北部。轄1個社區、24個行政村。

代家壩社區
麻柳灣村
街民村
大橋村
橋溝村
朱家埡村
張家壩村
徐家壩村
白猿溝村
崗夾溝村
謝家渠村
南沙河村 
張家祠村五丁關村范家營村
何家營村堰坎村馬龍巖村高家河村水平山村
兩河口村山坪村 
元壩子村
趙家營村
二里壩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