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縣誌

仁化縣誌

仁化縣位於粵北,屬廣東省韶關市,是粵、湘、贛三省交接地,東接江西省崇義、大余縣,北鄰湖南省汝城縣,南面緊鄰韶關市區。

仁化縣簡介

仁化縣位於粵北,屬廣東省韶關市,是粵、湘、贛三省交接地,東接江西省崇義、大余縣,北鄰湖南省汝城縣,南面緊鄰韶關市區。仁化縣歷史悠久。秦末漢初,南越王趙佗就在仁化北端隘口築有“古秦城”;至南齊年間(公元479年至502年),始建仁化縣,距今約1500年。全縣轄丹霞、仁化、董塘、石塘、扶溪、聞韶、長江、城口、紅山、周田、黃坑、大橋等12個鎮,136個村(居)民委員會,總人口22.72萬,總面積2204平方公里,縣政府駐仁化鎮。仁化是純客住縣,全境通行客家話。境內的丹霞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景區、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地理學上“丹霞地貌”的命名地,風光秀麗,景色宜人,聞名遐邇。

仁化縣誌版本介紹

(明)嘉靖仁化縣誌

明胡居安纂。居安金華府湯溪縣人,嘉靖三十五年任仁化縣儒學教諭。此志為居安官教諭時,與縣訓導張守一、陳汝昌,邑廩生葉鸞等纂成。該志共五卷。

建置謂:“仁化鄉也,舊屬曲江,唐垂拱四年,始以仁化、光宅、清化、潼陽四鄉,置仁化縣,隸韶州。宋開寶五年省入樂昌縣,鹹平三年復置仁化縣,治於光宅鄉,元末寇毀縣署。明改韶州路為府,仁化仍隸焉。”

卷一

建置、星野、山川、形勝、城池、井泉陂塘、溝圳、坊都、鋪舍、津梁、關隘

卷二

田糧、課程、戶口徭役、軍屯、土產、風俗、氣候、災祥

卷三

歷官、公署、學校、名宦、仰賢、壇壝、教場、貢賦、兵制、坊表、墳墓

卷四

進士、特奏、鄉舉、歲貢、例貢、吏選、恩錫、薦辟、孝友、文學、善人、義勇、古蹟、寺觀、祠廟、仙釋、祥異

卷五

藝文 閱讀全書:可參見文後參考資料

新編仁化縣誌

出版社:仁化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出版時間:1992.12

仁化縣誌 仁化縣誌

本志除概述、大事記外,分設地理、經濟綜述、農業、林業、水利、畜牧水產、工業、能源、交通郵電、工商管理、財稅審計、貿易、金融、城鄉建設、政黨、政權機關、政協群團、政法、民政、勞動人事 、軍事、教育科技、醫藥衛生體育、文化文物、旅遊、社會、人物等27卷,記述了仁化縣的歷史和現狀。記事上限始於建縣年間,下限至1987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