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寄生蟲學[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

人體寄生蟲學[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本教材遵循本系列教材的三大編撰宗旨:內容與時俱進、語言精簡凝練、緊密結合臨床。為充分反映社會對醫學人才需求的變化趨勢和追蹤最新的教學動態與熱點,編委對醫學生在基礎階段必須具備的專業知識點、知識面進行了重新審視和梳理。這一努力較好地反映在本教材的內容布局上,做到了既保持了人體寄生蟲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又反映了本學科進展性學術前沿成果,同時強化了寄生蟲病臨床和預防知識內容。本書在各論內容設定上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和新穎性,如為使學生了解寄生蟲學和熱帶病等學科發展的過去、現在和將來,設定了“歷史沿革”;為了較集中地體現學科一些新進展內容和多學科滲透的魅力,專設了“細胞和分子致病”;為貼近臨床,使《人體寄生蟲學》真正成為通向臨床的橋樑課程,設定了“臨床學”。這樣的內容設定,既有利學科素養的培養,也有於利提升醫學生解決實際臨床問題的能力。期待本教材的使用能提高醫學生們學習人體寄生蟲學的興趣。

圖書信息

作者: 程訓佳 主編
定價: 80 元 頁數: 348頁
ISBN: 978-7-309-11722-6/R.1495 字數: 486千字
開本: 16 開 裝幀: 平裝
出版日期: 2015年9月

目錄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概論
第一節 寄生蟲學發展簡史
第二節 寄生蟲與寄生蟲病對人類的危害
第三節 我國寄生蟲病的防治成就與現狀
第四節 寄生蟲病防治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第五節 寄生蟲病流行與防治
第二章 寄生蟲的生物學特徵
第一節 寄生關係及其演化
第二節 寄生蟲的類別及其生活史
第三節 寄生蟲對宿主的損害
第四節 宿主對寄生蟲的影響
第五節 寄生蟲與宿主在演化中的相互作用
第三章 寄生蟲基因組和疫苗
第一節 寄生蟲基因組與功能基礎研究
第二節 抗寄生蟲病疫苗研究
第四章 寄生蟲感染與免疫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宿主對寄生蟲感染的免疫應答
第三節 寄生蟲對宿主免疫反應的逃避
第四節 寄生蟲感染誘發的免疫病理
第五節 寄生蟲感染免疫與免疫調節研究
第五章 寄生蟲感染的特徵
第一節 寄生蟲的分類
第二節 寄生蟲感染的特點
第六章 寄生蟲的檢查方法
第一節 病原體檢查總論
第二節 樣本的收集
第三節 病原學檢測方法
第四節 免疫和分子生物學診斷技術
第七章 抗寄生蟲病藥物
第一節 抗原蟲病藥物
第二節 抗蠕蟲病藥物
第二篇 醫學原蟲學
第八章 原蟲學概論
第九章 寄生於腸道及其他腔道的原蟲
第一節 溶組織內阿米巴
第二節 寄生於消化道的其他阿米巴
第三節 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
第四節 藍氏賈第鞭毛蟲
第五節 陰道毛滴蟲
第六節 寄生於腔道的其他毛滴蟲與鞭毛蟲
第七節 隱孢子蟲
第八節 結腸小袋纖毛蟲
第九節 人芽囊原蟲
第十章 寄生於血液和組織中的原蟲
第一節 杜氏利什曼原蟲
第二節 錐蟲
第三節 瘧原蟲
第四節 巴貝蟲
第五節 剛地弓形蟲
第三篇 醫學蠕蟲學
第十一章 吸蟲概論
第十二章 寄生於消化系統的吸蟲
第一節 華支睪吸蟲
第二節 布氏薑片吸蟲
第三節 肝片形吸蟲
第四節 寄生於消化系統的其他吸蟲
第十三章 寄生於血液和組織中的吸蟲
第一節 裂體吸蟲
第二節 並殖吸蟲
第十四章 絛蟲概論
第十五章 寄生於消化道中的絛蟲
第一節 曼氏迭宮絛蟲
第二節 闊節裂頭絛蟲
第三節 鏈狀帶絛蟲
第四節 肥胖帶絛蟲、亞洲帶絛蟲
第十六章 寄生於組織中的絛蟲
第一節 細粒棘球絛蟲
第二節 多房棘球絛蟲
第十七章 線蟲概論
第十八章 寄生於消化道的線蟲
第一節 似蚓蛔線蟲
第二節 毛首鞭形線蟲
第三節 蠕形住腸線蟲
第四節 十二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線蟲
第五節 寄生於消化道的其他線蟲
第十九章 寄生於血液和組織中的線蟲
第一節 絲蟲
第二節 旋毛形線蟲
第三節 廣州管圓線蟲
第四節 寄生於組織中的其他線蟲
第四篇 人類疾病相關的節肢動物
第二十章 節肢動物概論
第一節 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徵及特點
第二節 醫學節肢動物對人體的危害
第二十一章 疾病相關的昆蟲
第一節 蚊
第二節 白蛉
第三節 蠅
第四節 蜚蠊
第五節 蚤
第六節 虱
第七節 臭蟲
第八節 錐蝽
第九節 舌蠅
第二十二章 疾病相關的蜱蟎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蜱
第三節 革蟎
第四節 恙蟎
第五節 疥蟎
第六節 蠕形蟎
第七節 塵蟎
第八節 其他蟎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