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元價值

人是元價值

《人是元價值》是2013年2月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韓東屏。

內容簡介

《人是元價值:人本價值哲學》內容簡介:沒有人就沒有價值,說明人是價值之源或元價值,所以必預設“元價值”範疇,才有可能說清楚價值及各種價值問題。從元價值出發,可知價值是人賦予對象的好壞意義,價值意識是有好壞內涵的意識,價值之在是被賦予好壞意義的存在者,價值語言是可還原為好壞的詞語……由於人賦好壞意義於對象是基於對象作用於人之需求的事實,所以從實然可以推出應然。

每個人都是萬物的賦義者意味價值必然是多元的,但在公共事務領域,可用公開討論與民主抉擇相結合的方法達成價值共識。由於終極價值是統領所有具體價值的價值和標準,所以我們只要就終極價值達成共識,基本上就能為社會中的所有價值爭端找到統一答案。

圖書目錄

一、代序:價值研究——哲學的目的域——從什麼是哲學說起

1 哲學能否定義?

2 哲學是否需要統一定義?

3 參照科學說哲學

4 哲學史的證明

5 哲學仍有作為的證明

6 解釋力的證明

7 余侖

上篇 元價值生髮價值

二、價值能否定義?

1 摩爾的價值不可定義論

2 別爾嘉耶夫的價值不可定義論

3對價值不可定義論的評析

三、價值是否屬人?

1 兩種回答

2 關於純客觀主義確證的駁論

3 關於泛主體論確證的駁論

4 結論

四、價值究竟是什麼?

1 價值定義困境

2 困境成因

3 元價值

4 價值是人賦予對象的好壞意義

中篇 價值的譜系

五、價值之在

1 價值之在的含義與性質

2 價值之在的類型

3 價值之在的等級

4 價值之在的始源

5 價值之在的轉化

六、價值語言

1 價值語言的性質

2 價值語言的功能

3 價值語言的類型

4 價值語言的級別

5 價值語言的邏輯

七、價值意識

1 意識與價值意識

2 非理性價值意識

3 理性價值意識

4 普世價值

下篇 實踐中的價值問題

八、實踐:問題、知識、標準

1 實踐的問題

2 知識的標準

3 實踐的標準

九、價值評價

1 價值評價即評價

2 評價的根據

3 評價的性質

4 評價所表達的意義

5 評價的效用

6 評價的結構與類型

7 評價的方法及其合理性

8 對物的評價及方法

9 對事的評價及方法

10 對人的評價及方法

十、價值選擇

1 選擇與價值選擇

2 選擇的先決條件

3 選擇的責任

4 現實中的選擇方式

5 各種實有選擇方式的長短與功用

6 選擇的實質

7 選擇的困境及其成因

8 擺脫價值困境的路徑與方法

十一、推論“應然”的邏輯

1 問題的由來及意謂

2 對休謨問題的各種回答

3 評析休謨問題的各種解

4 推論“應然”的充要條件

5 可然與實然

6 “應然”的推導

十二、達成價值共識的方法

1 金規則法

2 康德的普遍法則立法法

3 黑爾的價值判斷可普遍化法

4 伽達默爾的視域融合法

5 哈貝馬斯的交往對話法

6 羅爾斯的重疊共識法

7 創構新的方法

十三、終極價值及其確立

1 終極價值的含義和問題

2 歷史中的個人終極價值主張

3 人本終極價值的理論確認

4 人本終極價值的指標及相互關係

5 確立終極價值目標於社會的意義

6 對一些詰難的回應

十四、價值原則與價值規範系統

1 道德原則是最基本的價值規範

2 對中外主流道德原則的反省

3 對思想家主張的道德原則的反省

4 合理道德原則的必備條件

5 人本道德原則的合理性

6 人本道德原則對個人的衍生規範

7 人本道德原則對社會的衍生規範

8 人本道德規範系統的基本構架及充實方法

十五、價值維度:共產主義不遙遠

1 制度維度的“天堂式解讀”

2 價值維度的“人本式解讀”

3 兩種解讀:兩種前途

4 進一步的啟示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