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暴力催債事件

暴力催債的社會人員持械進村後,村民聚在一起準備反抗。

9日,暴力催債的社會人員持械進村後,村民聚在一起準備反抗 。

收購農村信用社壞賬 雇閒散人員舉刀進村討債

拍賣4000多萬債務為何不公開?

9日午後,河北獻縣安莊村村民劉慶山,在村口被人“綁”了,四個壯漢把他塞進麵包車。

村民馮樹紅看到這一幕,立馬吆喝四五個人沖向麵包車,前去搭救劉慶山。

剛一靠近,營救小隊就四處逃散:車上躥下來五個人,手舉大砍刀和鎬把,追趕他們。

村民說,這些人進村,是來討信用社貸款。此前,閒散人員暴力討債,在獻縣引發多起綁架、毆打、恐嚇案,有人甚至被打斷胳膊。

記者調查,2年前,信用社將4000多萬的壞賬拍賣給一個河北商人,這人也是省人大代表。

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相關人員已到案。

“地痞流氓進村了”

營救小隊被驅散後,馮樹紅跑進村委會,用村裡的廣播喊:“地痞流氓進村了!”上百個村民手持棍棒衝出來,推搡中五個持刀男子棄車離去,留下被砸碎玻璃的麵包車。

隨後,又有三四十名手執砍刀棍棒的男子,從村子東北角湧進來。

“帶頭的叫祝洪坡,是混混頭兒,我認識。”11月15日躺在醫院的村民安金桂說,祝是開著白色寶馬車來的,下車就問誰砸了麵包車,“我說我砸的,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對方不買賬,先抽了我一巴掌,又幾棍子把我打倒”。醫生說,安金桂全身軟組織挫傷,眼球充血囊腫。

安金桂被打,引發村民和持刀男子的互毆。“他們用刀砍,我們就扔石頭、土塊。”一個不願透露姓名的村民說,沒一會兒兩個警察趕來,根本管不住,村民掀翻了祝洪坡的白色寶馬車,祝的手下則砍傷了至少五個村民。

寶馬車被掀翻後,又有十多個男子持刀從南面衝進了村。村民認為這一場南北夾擊的行為,襲擊者有備而來。

當晚,有人把率先遭毆的安金桂騙出村,途中,他被兩輛轎車攔截。這次,安金桂被塞進車後備廂,拉進日新集團旗下的易拉罐廠內。

“他們讓我跪下,把我腦袋按在車輪下,腰帶也抽走了,輪番打。”安金桂回憶說,他被打暈後,對方用涼水澆自己的後腦勺,弄醒後接著打。

安金桂清晰記得綁架他的人是誰。“我們縣裡的大人物,叫祝景倫。”他回憶說。在日新集團,祝揪住他的脖子問:“你知不知道,這些都是我的人。”

記者多次撥打祝景倫電話,一直未接。

收債的知名商人

祝景倫,在獻縣家喻戶曉。

公開資料顯示,46歲的他是民營企業河北日新集團董事長,旗下六個全資子公司涉及制瓶、塑膠、運輸、房地產、鋼構等產業,2010年完成利稅5480萬元,連續七年成為獻縣納稅第一大戶。

2003年,祝景倫當選滄州市第十一屆人大代表,2006年入選滄州年度優秀市人大代表。2011年,獻縣文明委曾推薦其為“滄州能人”候選人。2013年擔任河北省第十二屆人大代表。

祝景倫的手下與村民發生衝突是因為,這個人大代表通過拍賣獲得當地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價值4345萬元的債務。欠賬村民涉及七八個村近百人,上述村民劉慶山便是其中之一。

對於這些貸款,村民都承認。安金桂說,2000年前後,淮鎮各村幾乎家家戶戶經商辦廠,貸款比較多,600多戶的安莊,貸款戶數達到百餘戶。

當地一位信貸員說,後來農戶和工商戶效益虧損,很多村民認賬不還錢,使地方信用社不良資產增加。

祝景倫接收該信用社的債務後,村里出現暴力催債的現象。村民反映,為了討債,祝的手下在欠債村的牆上用紅油漆寫了大大的死字,還有人的家門口被四台汽車封死了八天,還有村民被劫持到火葬場附近的玉米地,遭威脅“不還錢就埋了”。

不過,最讓村民擔心的是持刀掠車。10月份,王光偉的兒子在307國道上開車時,被一輛轎車逼停,四五個男子把砍刀架在他的脖子上,把王家的轎車開到了日新集團旗下的易拉罐廠。

這一遭遇也發生在西洋村王小林(化名)身上。11月8日,王小林的同事借開他的車,同樣被逼停,刀架在脖子上,催債人員開走了車。

對於村民的指責,祝本人沒有回覆。他公司一個王姓副總則說,衝突有,但都是底下人幹的。

信用社為何不收債?

如今,獻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已轉制,成為獻縣農村商業銀行。

對於農戶認賬不還錢的情況,多個村民說,信用社從來沒有找他們還貸,“催貸可以通過法院走正規程式”。

獻縣農商行信貸部張樹海回應,信用社曾多次找村民催要,但都無功而返。記者查到相關法律文書顯示,轉制前,獻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通過司法途徑解決貸款不還,只有從2013年開始的寥寥幾起。

獻縣農村信用社與各村民的借款契約,單筆金額只有幾萬元,但借款筆數上千起。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認為,“沒有催要,與當年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能力較弱有關。”

河南一個信用社的負責人分析說,款項小,筆數大,通過法院訴訟,也比較漫長。

記者調查發現,獻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在淮鎮各村的很多債務,有的距今10年以上,有的甚至是30年前的債務。按照《民法通則》相關規定,一般債務的訴訟時效期為2年。獻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的很多債務,早過了訴訟時效。

北京才良律師事務所律師朱孝頂說,過了訴訟時效,銀行仍可以起訴,但如果貸款方以此抗辯,法院一般會駁回銀行的訴訟請求。獻縣農商行信貸部張樹海說,法院不受理,信用社便沒有能力去追討。

甩包袱“賤賣”資產?

改制前,獻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在2012年6月,將不良資產拍賣,其中931筆債務總計4345萬元,轉讓給了河北省人大代表、商人祝景倫。

祝景倫是信用社轉制後獻縣農商行的股東。他接受這筆債務後,有傳聞說,祝購買這筆資產的價格為400萬元,而且沒經公開拍賣,坊間質疑程式違規等問題。

獻縣銀監辦官員回應,獻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是按照《河北省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債權轉讓處置暫行辦法》的規定,進行了拍賣。記者去了轉制後的獻縣農商行信貸部。該部張樹海拒絕透露這筆債務的拍賣價格,也沒有提供拍賣公告。他說,“我什麼都不知道。”

農村信用社原定的宗旨是,農民自己出資,在資金上互幫互助。但最初,信用社大部分出資來自國家,農民出資很少。2004年左右,央行和地方政府曾拿出大量資金(央行拿了1650億)給信用社的虧空買單。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獻縣農商行不公布931筆賬目明細,就無法知道資產轉讓中是否存在著利益輸送。

農村信用社拍賣壞賬引發的暴力討債在全國絕非孤案。華北某省級農商行的一名負責人說,為了避免發生暴力催貸,有的地方銀行做了一些規範,“比如河南地區,即便貸款債務拍賣轉讓給他人,仍需銀行人員陪同催貸,最大程度避免暴力催債”。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