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運河國家遺產與生態廊道

京杭大運河國家遺產與生態廊道

《京杭大運河國家遺產與生態廊道》作者是俞孔堅,李迪華,李海龍,張蕾等。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京杭大運河國家遺產與生態廊道京杭大運河國家遺產與生態廊道

本書作為國家文物局大運河整體保護課題的研究成果,是我國第一部從運河目前的自然、社會經濟背景、運河及運河沿線遺產的現狀出發來全面探討運河遺產保護的著作。書中首次列出了運河沿線遺產清單,並對每個遺產的分布、保護狀況及存在問題作了詳細說明,提出了可能的解決方案,對運河沿線各城市進行運河保護和開發具有極強的實踐指導意義。經審核,列入2011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文庫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京杭大運河的概念、歷史、自然和社會經濟背景

1.1 何謂京杭大運河?

1.2 開鑿年代

1.3 分段與歷史沿革

1.3.1 通惠河

1.3.3 南運河

1.3.4 會通河

1.3.5梁濟運河

1.3.2 北運河

1.3.6 南四湖段

1.3.7 不牢河段

1.3.8 中運河

1.3.9 裏運河

1.3.10 江南運河

1.4沿線自然特徵

1.4.1 地質地貌

1.4.2 河流水系

1.4.3 氣候

1.4.4 植被

1.4.5 土壤

1.5 沿線社會經濟特徵

1.5.1 人口

1.5.2 經濟

1.5.3 土地利用

1.5.4 城鎮分布

第二章 京杭大運河生存現狀

2.1京杭大運河現狀

2.1.1河道

2.1.2水量與水質

2.1.3 河堤

2.1.4現狀使用情況

2.2沿線文化遺產

2.2.1類型

2.2.2保護等級

2.2.3 保存狀況

2.2.4文化遺產與運河關係

2.3 沿線自然遺產

2.4 沿線文化景觀

2.5 沿線非物質文化遺產

2.6 京杭大運河整體保護面臨的問題

2.6.1運河保護協調機制不健全

2.6.2快速城市化過程對運河保護不足

2.6.3運河盲目開發

2.6.4城市對運河污染

第三章 京杭大運河的遺產價值和整體保護理論與方法

3.1中國京杭大運河傑出的遺產與生態價值

3.1.1傑出的文化遺產價值

3.1.2難以替代的生產與生活基礎設施價值

3.1.3重要的生態基礎設施價值

3.1.4獨特的國民教育價值

3.1.5戰略性休閒遊憩廊道價值

3.2 京杭大運河保護面臨的機遇

3.2.1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

3.2.2大運河申報世界遺產

3.3 世界遺產保護髮展歷程

3.3.1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歷史

3.3.2與運河及文化線路相關的世界遺產

3.4 國際大尺度文化遺產保護髮展歷程

3.4.1國際遺產廊道保護理論

3.4.2中國遺產與生態廊道研究

3.5 京杭大運河國家遺產與生態廊道構建途徑

3.5.1"反規劃"思想

3.5.2 景觀安全格局理論 3.5.3生態基礎設施方法

第四章 京杭大運河國家遺產與生態廊道

4.1大運河國家遺產與生態廊道涉及內容與範圍

4.1.1大運河國家遺產與生態廊道構成要素

4.1.2大運河國家遺產與生態廊道涉及範圍

4.2京杭大運河保護與管理策略

4.2.1京杭大運河管理原則

4.2.2建立綜合的協調管理機構

4.3劃定遺產廊道的建議範圍及保護導則

4.3.1核心保護範圍

4.3.2重點保護範圍

4.3.3外圍協調區域

4.4京杭大運河國家遺產與生態廊道不同保護範圍規劃規則

4.4.1核心保護範圍規劃導則

4.4.2重點保護範圍規劃導則

4.4.3外圍協調區域規劃導則

4.5 京杭大運河國家遺產與生態廊道典型河段保護與利用導則

下卷 中國京杭大運河遺產資源與生存現狀詳述

第五章 京杭大運河現狀特徵與資源詳述

5.1 通惠河與北運河

5.2 南運河段

5.3 聊城段

5.4梁濟運河段

5.5 南四湖區段

5.6 不牢河段

5.7 中運河段

5.8 裏運河段

5.9 江南運河

第六章 京杭大運河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詳述

6.1 通惠河與北運河

6.2 南運河段

6.3 聊城段

6.4 梁濟運河

6.5 南四湖段

6.6 不牢河段

6.7 中運河

6.8 裏運河

6.9 江南運河

第七章 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詳述

7.1 通惠河與北運河

7.2 南運河段

7.3 聊城段

7.4 梁濟運河

7.5 南四湖段

7.6 不牢河段

7.7 中運河段

7.8 裏運河

7.9 江南運河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 北京大學執行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科學研究課題"京杭大運河整體保護研究"項目工作歷程

附錄2 2006年俞孔堅教授建言溫家寶總理《關於保護和鞏固和諧社會根基的兩個建議》

作者簡介

俞孔堅 男,1963年生,浙江金華人,北京大學教授,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景觀設計學研究院院長。1987年獲北京林業大學園林系碩士學位,1995年獲美國哈佛大學設計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景觀設計學、生態城市與生態規劃理論與方法等,研究領域包括城鄉規劃與設計、景觀規劃與設計、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鄉土遺產研究與保護。他提出的景觀生態安全格局、“反規劃”與生態基礎設施建設、多解規劃理論與方法在國內廣泛套用。在國內外發表論文二百五十餘篇,專著17部,譯著5部;7次被國際景觀設計師聯盟、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等國際大型會議邀請做年會主旨演講嘉賓;建設部、國土資源部、國家文物局、青海省、北京市、蘇州市等政府機關專家顧問;《景觀設計學》主編,Journa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城市規劃》、《規劃師》、《自然資源學報》等學刊編委。

俞孔堅教授的城市和景觀設計作品獲得大量殊榮,包括8次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榮譽設計和規劃獎、5次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2次全球最佳景觀獎、2次國際青年建築師優秀獎、3次世界濱水設計傑出獎、2008年世界建築獎、2009年ULI全球傑出獎和中國第十屆美展金獎等,他本人被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統戰部聯合授予“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被國務院僑辦授予“首屆華僑華人專業人士傑出創業獎”。張德興,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西方美學、美學理論和文藝理論方面的研究。出版著作十餘部,發表論文數十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