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設計

享受設計

《享受設計》一書源於作者劉海濱十幾年的設計及設計管理的經驗,也是他個人經歷、心情、感悟等的綜合體。此書對於在校大學生、職場新人及有一定資力的設計師都具有教育和指導意義。

基本信息

享受設計實物拍攝圖享受設計實物拍攝圖

《享受設計》一書源於作者劉海濱十幾年的設計及設計管理的經驗,也是他個人經歷、心情、感悟等的綜合體。此書對於在校大學生、職場新人及有一定資力的設計師都具有教育和指導意義。此書包括了六大篇章:知足著、成長著——思考著、締造著——學習著,享受著——溝通著,交流著——改變著,前進著——領悟著、快樂著。

每一個篇章都承載著劉海濱對生活的理解、對工作的認識,都是作者的肺腑之言,作者甚至把自己經營公司的一些絕密內部資料都貢獻了出來。書的尾頁更有作者多年來提煉的設計師自我管理法寶35條,對於設計師情商的提升都有極大的幫助。

作者是一個善於觀察並極具社會責任感設計師、企業家,通過此書,作者將新設計師的工作意識、基本設計技法、設計好壞的認知、規避錯誤的方法等欠缺一一指出來並提出了解決的方法;對於資格較老的設計師,作者寫到要減少浮躁和抱怨,要懂得感恩和寬容,要融洽處理人際關係等。本書對於設計師基本技能和情商的提升進行大篇幅的抒寫,作者希望所有設計師都能擺脫設計的痛苦和痛苦的設計,從而享受設計,享受生活。

寫作背景

劉海濱-享受設計劉海濱-享受設計

《享受設計》一書源於我十幾年的設計及設計管理的經驗,也是我個人經歷、心情、感悟等的綜合體,內容實實在在,沒有誇張,沒有浮躁。多年來,我發現新的設計師(包括上大學生期間實習的、剛畢業的或者工作二年左右的)對於工作的意識、基本的設計技法、設計好壞的認知、規避錯誤的方法等都有很明顯的欠缺,而他們卻無視甚至瞧不起那些基礎設計技能,還總想要大設計、大創意,結果只能四處碰壁或者黯然離開。

而資格較老的設計師中,總能聽到他們煩躁、抱怨的聲音,要么是因為設計長期處於瓶頸,要么是人際關係糟糕,或者對社會規則不以為然。看到他們設計的痛苦和痛苦的設計,我為之焦急,於是,就把我淺薄的經驗和鄙陋的詞藻分享出來,形成了《享受設計》。說心理話,真的希望能為設計師分擔點什麼,而我也有絕對的信心,看了這本書後,設計師一定能獲得收穫。

誠然,物價的飛漲、客戶的挑剔、老闆的催促,每一個設計師都在高壓下生存,能在工作中得到不間斷的享受確非易事。然而,我認為,如果不以良好的心態面對,即便換了其他行業,也依舊不能從工作中獲得快樂,關鍵在於我們如何調整思維模式,如何從設計的本質和設計的基礎出發,如何從自身的技術、創意細節入手,改變自己,從而在設計中找到快樂,享受設計。

當然,工作不僅僅是掌握專業技能就可以的,還有很多人際關係要巧妙處理。設計師是一個個性的群體,也是固執、清高的代名詞。很多設計師缺少主動溝通和交流,曲高而和寡,為自己築造了一個不適於他人的情感圍牆,與領導、同事的關係緊張。而不順暢即便是創意能力再高的設計師也是孤獨的,甚至時常帶著憤懣的情緒,生活的意義自然失去了很多。因此,幫助設計師認識自己、改變自己,調整對社會、他人的態度,也是《享受設計》這本書的目的之一。我希望設計師明白:讓周邊的人和物和諧了,自己才能享受生活的樂趣。

每個設計師都渴望享受設計,享受生活,而享受是需要專業知識和人際關係的積累。就像北京師範大學甄巍教授所說“只有學會控制,掌握竅門,熟能生巧,舉一反三,最後貫通圓熟,才能領略設計中的樂趣。”,也如視覺中國雷總編輯所言“要學會改變自己的心態,懂得溝通,懂得經營,為自己而工作”。

《享受設計》共分六大篇章:知足著、成長著——思考著、締造著——學習著,享受著——溝通著,交流著——改變著,前進著——領悟著、快樂著。每一個篇章都承載著我對生活的理解、對工作的認識,都是我的肺腑之言,甚至也把經營締力的一些絕密內部資料都貢獻了出來。書的尾頁有對畢業生就業以及職業規劃上的建議,也有我多年來提煉的設計師自我管理法寶35條等,我非常希望通過此書能給讀者帶來設計的幫助,帶來生活的全新理解,更希望大家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

作者簡介

劉海濱

一個熱愛生活、善於理解、懂得與他人分享快樂的人

著名設計師 教育品牌諮詢師

締力品牌機構創始人、創意總監


享受設計

左海右濱品牌策劃機構總經理

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會員

CCII首都企業形象研究會理事

ICOGRDA國際平面設計協會會員

河南校園文化藝術促進會理事

教育品牌網常務理事

標誌聯合網總顧問

諸多設計作品在《中國設計年鑑》、《亞太設計年鑑》、《中國品牌年鑑》、《中國標誌年鑑》、《標誌設計大全》等出版物刊登

《享受設計》自序

享受設計拍攝圖享受設計拍攝圖

非常贊同錢鍾書老爺子說的“大不了一本書,還不值得這樣精巧地不老實”,這句話出自《圍城》的序。同樣,《享受設計》也只是我的經歷、心情等的綜合體,實實在在,沒有任何虛偽,沒有任何誇張,更沒有任何不老實。

原本計畫3月份就要面世的《享受設計》,因為各種原因推到了4月,又推到了5月,弄得我已經沒有任何脾氣,甚至有放棄的念頭。為了給自己一點安慰和鼓勵,於是就嘮叨幾句,讓大家知道一下,也算作自序吧。

真正喜歡上看書也是近兩年的事情,原來總以為只要拚命工作就能讓腰包鼓起來,只要經常加班加點就能公司發展壯大起來,也總以為有網路在,看書就是一種浪費,總以為時間是能擠出來的,也時常與它賽跑……然而,生命是一個運行機制,需要狂奔也需要漫步,不讀書,就像常吃快餐一般,不僅容易上火,營養還總是差那么一點。能夠將自己淺薄的經驗寫出來、分享出來,這個過程是享受的、幸福的,也讓我認識到了文字的重要性和看書的意義。這是一個人人都渴望成功的時代,我的忽然開悟,使我明白沉下心來讀讀書,其實並不影響夢想的實現。

我們需要奮鬥,卻也更需要舒解。整體看完自己寫過的片段,發現這本處女之作居然也有故事、有技術、有方法……

《享受設計》序一

似乎,“設計”——這個幾乎被叫爛了的詞,不僅僅是一種事業,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成功,而是更為從容的一種生活態度,姑且稱之“享受生活的信念”。

很多設計,原本就是為了懂得享受的懶人設計的。更方便,更舒服,更省力,更悅目,更經濟,等等。最後的目的,往往就是為了享受而設計。

但,設計的過程卻難得享受。現在正看這本書的讀者,若正在或曾經做過設計這一行,曾經熬夜、加班、遭受客戶打擊,大概都能明白設計師職業的苦。

能從這份苦中咂摸出甜,甚而,快快樂樂地享受起來,沒有信念卻是不可能的。

只有自己發自內心地感到快樂,才能把這份快樂真正傳遞給他人。

然而,想要到達享受的境界,卻要付出許多的努力。正如學畫的人,要想畫的自由,最終享受畫畫的樂趣,總不是簡單地塗幾刷子顏料憑興趣胡畫就能得到的。

一切的要點正在符合規律的恰到好處的控制。

只有學會控制,掌握竅門,熟能生巧,舉一反三,最後貫通圓熟,才能領略設計中的樂趣,越玩越開心。

所以,書名是《享受設計》,內容卻是許多的方法,許多的規則,許多的汗水傾注的案例,甚至還有不少的失敗,和失敗後的醒悟。恰如世上一切更為過癮而不是膚淺的“享受”一樣,從來都是花錢買不到的。客戶花錢能買到設計,卻不能買到設計過程中的快樂。

為什麼?

因為設計師的眼睛、感覺、心靈,無時無刻不在品味著生活中值得享受的品質和形式。

若能做到像劉海濱一樣,在旅行、讀書、吃飯、加班、談判等等一切生活和工作的過程中,都能用設計的眼光享受生活,何愁缺乏設計和創意的快樂呢?

試錄書中目錄如下:

知足、成長——思考、締造——學習、享受——溝通、交流——改變、前進——領悟、快樂

看,達到快樂設計的途徑不是很明顯么?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傳媒學院美術與設計系系主任 甄巍)

《享受設計》五大貢獻

貢獻一、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一個沒有名牌大學光照的設計師的心路歷程,意在告訴每一個設計師,不勤奮、不吃苦是很難有工作、事業上的成就。 貢獻二、作者將很多設計師的設計弊病毫不客氣的說了出來,直言不諱的告之設計師,要腳踏實地的從專業基礎開始,不能好高騖遠。

貢獻三、作者將枯燥的設計基礎知識融合自己的親身經驗,更加通俗易懂的寫了出來,特別是每個設計師都要面對的版式問題,更是將自己經營公司的絕密資料都透露出來。

貢獻四、作者毫不遮蔽的告訴設計師要懂得經營人際關係,遵循社會的基本規則,不斷的提醒設計師要學會改變,也將如何改變、怎么改變告訴了設計師。

貢獻五、作者從設計企業管理者的角度,將一些常見的問題解答給新老設計師,也傾心寫了設計師自我管理法寶的35條,以給他們啟發、幫助。

《享受設計》

教育、設計、文藝、管理領域五位大師傾情作序

享受設計享受設計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傳媒學院美術與設計系系主任 甄巍

CCII國際設計中心執行主席 任寶華

巨思特教育集團董事局主席 李強

視覺中國網站創始人、總編輯雷海波

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協會主席張曉亮

媒體評論

中國首本關注設計師情商的設計書! 中國設計師、設計管理者必讀的一本實用書

了解設計,才能享受設計;了解設計,才能享受生活——《享受設計》。

《享受設計》助力中國設計師心智的提升!

《享受設計》用通俗易懂的經營事例描繪了真實的人生哲學,平實無華的語言揭示了深刻的生活感悟。

對於一些剛起步的設計創業者來說,公司的管理與發展經常是迷惘的,《享受設計》是他們需要的指南書。

設計類的書籍一向都是理論為王,設計師的書架上除了設計攻略就是設計教程,亦或者案例大全,少有關注設計師情商提升的,而這一本《享受設計》正好補上了極有價值的設計師情緒管理這一塊。

《享受設計》告訴設計師要懂得感恩,感恩父母、感恩社會、感恩企業,感恩能夠讓自己減少怨憤,感恩會讓自己積極、陽光!感恩才會讓自己有不斷奮鬥的動力!感恩才會是自己懂得設計!

讀者評論

《享受設計》——一個草根創意總監的設計感悟

落榜四川美院,經過後期的努力,他依舊開拓了一個屬於自己的設計世界。這就是《享受設計》的作者劉海濱,一個吃得起苦、善於觀察的設計師。

一本書,一段心情。

只有學會控制,掌握竅門,熟能生巧,舉一反三,最後貫通圓熟,才能領略設計中的樂趣,越玩越開心。

《享受設計》一書,不僅僅有設計基礎知識、設計技能技巧,還有許多做人的方法、處事哲學,更有很多用汗水傾注的案例,甚至還有不少的失敗,和失敗後的醒悟,以及給其他設計師的名言警句。

一本好書,必然是一個心情的反映。《享受設計》做到了這些。

設計師是幸福的

設計師是幸福的。就像世上一切更為過癮而不是膚淺的“享受”一樣,從來都是花錢買不到的。客戶花錢能買到設計,卻不能買到設計過程中的快樂。

因為設計師的眼睛、感覺、心靈,無時無刻不在品味著生活中值得享受的品質和形式。就像《享受設計》的作者劉海濱,在旅行、讀書、吃飯、加班、談判等一切生活和工作的過程中,都能用設計的眼光去享受生活,自然不缺乏設計和創意的快樂。

《享受設計》,色彩充滿設計。

《享受設計》一書,全彩色印刷,圖文並茂。此書將理論性、知識性、實用性、前瞻性融合在一起,觀點明確,並結合設計案例進行剖析,是設計師提升設計技能、情商的好書。

《享受設計》,關注設計師心理成長

《享受設計》一書,首次關注設計企業的員工心理成長,並引導設計師們快樂、高效地工作,引領著設計師在工作中實現自我價值,真正做到為自己工作。書的內容涉獵廣泛,從多個角度出發,無論是設計師還是設計企業管理者,都會在這本書中找到些許共鳴,敲擊著我們的內心,值得我們去深度挖掘與研究。相信《享受設計》能為更多的企業解疑答惑,能使更多的人擁有樂於工作的心態,並幫助更多的設計師走上自己的設計之路。

圖書目錄


享受設計書籍

讓“享受”成為設計的信念 /甄巍

創意為公 設計為民 /任寶華

在工作中塑造人格魅力 /李強

享受創意 享受設計 /雷海波

看海 看設計 /張曉亮

第一章 知足著 成長著

享受每天 /02

成長的地方沒有海——我的個人經歷 /04

小小的心裡有大大的舞台——《中國教育報》報導 /10

劉海濱:一個設計師的尺度人生——視覺中國網報導 /14

老劉,你真的瘦了 /20

享受生活,享受設計——與劉海濱的親密接觸 /24

行走新加坡 /28

新加坡的魅力設計 /32

享受大海,暢遊刁曼 /36

玩轉香港/38

第二章 思考著 締造著

心存感恩,締造永恆之愛 /44

多一份責任,多一筆財富 /48

我一直堅信1+1>2 /54

細節決定未來 /58

讓利卻能獲得更多的收益 /64

對創意投入百分百的熱忱 /68

與“上帝”和諧同在 /71

企業發展的基石是什麼? /74

第三章 學習著 享受著

今天留意你的版式設計了嗎? /78

站在客戶角度做版式 /82

弄清楚版式設計的目的和意義 /84

版式設計的出發點 /88

版式的十三大類型 /90

文字是信息的基礎,是重點 /94

敢於大膽留白 /96

巧妙使用框線線 /98

版式中點、線、面的構成 /101

版式的漸變與重複 /102

設計的思維拓展 /104

文字的使用 /106

行字數與行間距 /110

檔案導出 /114

常用的色調和尺寸 /117

再來溫習下顏色 /118

色彩的象徵意義 /120

第四章 溝通著 交流著

誠信——《贏在中國—商戰五》看後感 /126

做一個聰明的傻子也沒錯 /128

學習SMART原則 /130

溝通的價值 /132

開拓自己的思維、善於觀察——與締力團隊全體共勉 /134

締力需要最佳化流程和制定標準 /136

誰的猴子誰照顧! /138

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團隊精神 /142

善於匯報工作,你的工作更精彩! /144

構建締力品牌立體競爭力 /146

“道”與“德” /148

人格魅力 /150

不要為明天憂慮,

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 /152

歸節儉,讓我們更安全 /154

掌握交流的方法就會減少矛盾 /156

做好小事搭建人脈 /160

員工也是上帝 /162

用心、用新 /164

領導的藝術 /168

第五章 改變著 前進著

設計成果帶來成就感 /174

只有不斷的堅持,才能實現目標 /178

做一個真正懂生活的設計師 /181

設計師要學會為自己鼓掌 /182

持續行動 /186

執行沒有藉口 /188

拖延比做錯更可怕 /191

收入不是設計唯一的目的 /194

專注於目標,不因小失大 /198

第六章 領悟著 快樂著

設計的這些那些/204

職場的東東西西/208

管理的前前後後 /212

相關的雜七雜八 /216

設計師自我管理的法寶 /220

後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