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泰染衣連鎖有限公司

經該廠介紹,到一家皮大衣廠,顏色不對,全是黑色的。 回來後,感到太艷,要染成黑色。 第一次用40度溫水染一個小時,上色了,但不飽和。

基本信息

經營範圍

服裝染色

亨泰的服裝染色技術可從面料和顏色兩個方面體現。
一、可進行染色面料
棉纖維:天然棉纖維及改性棉纖維(如防水、防靜電、防火、免燙、免洗、易去污、防油、防塵、
防紫外線等改性棉纖維)、精梳棉、精紡棉、亮光棉、天然彩棉、木棉;
麻纖維:苧麻、篦麻、劍麻、棕麻、椰絨麻;
毛纖維:粗紡毛、粗紡呢、針毛、絨毛、羊絨、羽絨、兔絨、駝絨、氂絨、馬海毛、山羊絨:
絲纖維:桑蠶絲、柞蠶絲、篦麻蠶絲、真絲、重磅真絲、提花真絲、絲綢、錦緞、提花錦緞;
人造纖維:人造棉、人造絲、人造毛、大豆纖維、牛奶纖維、竹纖維、富強纖維、再生素纖維、耐綸纖維;
化學纖維:滌綸、晴綸、維綸、氯綸、氨綸、錦綸;
混紡纖維:滌棉、滌安、滌晴、滌錦、毛滌、毛晴、晴錦、錦絲、錦氨、錦維等47種混紡面料;
二、可染顏色
淡紅色系列、棗紅色系列、桃紅色系列、玫瑰色色系列、朱古力色系列、金屬灰色系列、橘紅色系列、海軍藍系列、嫩芽綠系列、紫羅蘭系列、淡青色系列、卡其綠系列、米黃色系列、駝色系列、黑色系列、白色系列

藝術染衣

對服裝可以進行隨意染色、拼色、補色、改色,實現一衣多色的藝術染衣染色效果。還可做到一衣染多色,一衣染多色花型、圖案、局部染色;有色服裝留色配花,留白、扒白、拔染、拔花、多色套染、局部套染、即時印花、手工印花、服裝染白、套藍、多色扎染。

時尚改色

許多服裝製作工藝較為複雜,往往採用多種顏色拼縫,或鑲嵌彩條,或印製雜花、爛花,所以如果染色,會使各種顏色發生變化,改變原本來服裝的風格,服裝顏色搭配效果不好,顧客滿意率很差。服裝返新是採用不加染料,只加返新劑工藝,使原來各種顏色的舊服裝既不改變原服裝色彩或風格,又變得更加鮮艷,或白色更白。

服裝翻新

許多服裝製作工藝較為複雜,往往採用多種顏色拼縫,或鑲嵌彩條,或印製雜花、爛花,所以如果染色,會使各種顏色發生變化,改變原本來服裝的風格,服裝顏色搭配效果不好,顧客滿意率很差。服裝返新是採用不加染料,只加返新劑工藝,使原來各種顏色的舊服裝既不改變原服裝色彩或風格,又變得更加鮮艷,或白色更白。

其他

還有諸如:
皮衣翻新 、救治復原 、裘皮染色 、疑難染色 、疑難改色等。

發展歷程

1988年3月5日,亨泰染業前身-通化市東昌區社會福利印染廠創立,地址在通化市玉皇山柳條路286號,主管單位是通化市東昌區街道辦事處。
1991年7月,通化市東昌區社會福利印染廠更名為通化市社會福利印染廠,晉升為市管企業,為通化市殘疾人聯合會主管
1991年9月,由於吉林市各大公司的工裝染色訂單量越來越大,長途運輸消費了很大一部分利潤。廠領導選擇吉林市鐵合金廠轄區購買了廠房,添置了設備,成立了第一家異地分廠-吉林市分廠。
1994年3月,由於長春染衣量劇增,每日往返長吉城兩市之間,費用大,厂部在長春建立染衣車間,四平、遼源、哈爾濱均運及長春集中染色。車間選在長春市遠達大街293號。
1996年4月,由於長春市染衣業務總量已經超過了吉林、四平、遼源、哈爾濱的總和,“通化市社會福利印染廠長春市分廠”正式成立。同年長春市染衣專櫃已達到八個。
1998年7月,總廠遷到長春,成立“吉林省社會福利印染廠”,晉升為省級企業,主管單位為為吉林省殘疾人聯合會。
1999年7月,隨著該廠的連鎖加盟在全國範圍內迅速鋪開。該廠成立了長春亨泰染業有限公司及亨泰全國服裝染色翻新加盟連鎖總部。
2000年10月,央視一套採訪亨泰染業連鎖總部。
2000年12月,成立了吉林省亨泰服裝洗染科學技術研究所。該所宗旨是以服裝染色翻新為科研技術核心,對內根據全國加盟店經營中遇到的各種染色問題進行攻關研發,對外承攬全國洗染行業的科研項目。這樣,該所就把內部的科研機構,變成能夠申報科研項目的法人單位。該所成立當年,就研發出32項實用洗染技術。同年12月,吉林省紡織品檢測站組織專家通過了對亨泰的服裝染色翻新技術的技術鑑定。
2000年12月,中國洗染行業協會籌備組視察亨泰染業連鎖總部。
2001年1月,全國洗染行業調研座談會在亨泰召開。
2001年1月,亨泰染衣機通過長春市科委技術鑑定,被評為高科技產品。企業被評為高新技術孵化企業,遷入長春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進入國家高新技術孵化器。
2001年2月,央視二套採訪亨泰染業連鎖總部。
2001年3月,亨泰制定出染衣機標準,填補國家與洗染行業空白。
2001年3月23日,亨泰染業進駐國家國內貿易局籌備成立行業培訓站。
2001年4月,人民日報採訪亨泰染業連鎖總部。
2001年4月28日,國家國內貿易局商業技能鑑定與飲食服務發展中心下文批准成立“洗染行業長春培訓站”,任命宋子奎為站長,以亨泰染業為基地,承擔起全國洗染行業培訓任務。
2002年5月18日,亨泰制定出《中國洗染行業成衣復染返新技術行業標準》,填補國家與洗染行業空白。
2002年,經過中國城市商業網點建設管理聯合會和中國洗染行業協會籌備組考察論證,以中網聯字(2002)28號檔案下達《關於“同意在吉林省亨泰服裝洗染科學技術研究所、中國洗染行業(長春)培訓站建立中國洗染行業科研基地”的批覆》。
2002年7月26日,中國城市商業網點建設管理聯合會和中國洗染行業協會籌備組給宋子奎下達通知:“經研究,同意你為首批洗染專家委員會委員”。
2002年,中國商業網點建設管理聯合會和中國洗染協會籌備組以中網聯字(2002)17號檔案授權吉林省亨泰服裝洗染科學技術研究所成立中國洗染行業小化工生產基地。
2002年,由中國商業網點建設管理聯合會和中國洗染協會籌備組以中網聯字(2002)17號檔案同意吉林省亨泰服裝洗染科學技術研究所成立中國洗染行業培訓基地。
2002年12月18日,以“中網聯字”30號檔案,授權吉林省亨泰服裝洗染科學技術研究所、中國洗染行業(長春)培訓站,建立“中國洗染行業信息中心”。
2002年10月,中國洗染行業協會籌備組,將《亨泰染業報》直接更名為《中國洗染》報,作為中國洗染行業協會會報。
中國商業網點建設管理聯合會和中國洗染協會籌備組以中網聯字(2002)32號檔案以“關於同意建立中國洗染行業聯合網(中國洗染行業信息港)的批覆”。據此,吉林省亨泰服裝洗染科學技術研究所相繼建立了25家行業公益性網站。
中國城市商業網點建設管理聯合會、中國洗染行業協會(籌)以中網聯字(2002)31號檔案批准授權亨泰染業連鎖總部承建“中國洗染行業服裝洗染事故救治中心”。
2002年12月28日,中國城市商業網點建設管理聯合會和中國洗染行業協會(籌)以“中網聯字”29號檔案批准授權亨泰染業連鎖總部成立“中國洗染行業服裝洗染事故評估與鑑定中心”
2003年,國家體制改革,國家國內貿易局商業技能鑑定與飲食服務發展中心長春洗染業培訓站改由中國城市商業網點建設管理聯合會與中國洗染行業協會(籌)直屬,更名為“中國洗染行業(長春)培訓站”。
2003年6月28日,中國商業聯合會頒發授權書,“同意授權中國洗染行業長春培訓站、吉林省亨泰服裝洗染科學技術研究所開展洗染行業染衣師、洗衣師面授函授培訓工作”。
2003年9月,中國洗染行業長春培訓站連續6年,在全國洗染行業開展“全國洗染技術指導萬里行”。全國劃分為四個大區,組建四支隊伍,常年巡迴技術指導。累計召開技術指導演示會1000餘場,客群人數10萬以上。這次聲勢浩大的“萬里行”技術指導,歷經6年後,於2009年5月於安徽阜陽、江蘇南京、甘肅蘭州、河南平頂山落下帷幕。此次“萬里行”創造了時間最長,客群人數最多,路線最遠、投資規模最大的公益活動之最,堪稱行業奇蹟。
2003年12月19日,中國商業網點建設管理聯合會和中國洗染協會籌備組又以中網聯字(2003)21號檔案“關於同意授權中國洗染行業長春培訓站和《中國洗染》報撰寫《中國洗染年鑑》的通知。
2004年3月2日,吉林省勞動保障廳以吉勞社鑒函字(2004)7號檔案批准授權吉林省亨泰服裝洗染科學技術研究所和中國洗染行業(長春)培訓站開展洗衣師、染衣師職業資格培訓鑑定工作,頒發了“國家職業技能鑑定基地”銅牌。
2004年4月,成立吉林省亨泰洗染產品試劑廠。
2004年4月25日,中國城市商業網點建設管理聯合會和中國洗染行業協會(籌)決定批准授權亨泰染業連鎖總部,成立《國際洗染》報編輯部,組織編寫《國際洗染》報。中國商業聯合會主管該報,並由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中國商業聯合會國際合作部和國外知名企業一同協辦。
2004年8月25日,吉林省洗染行業協會正式成立,宋子奎當選為第一屆會長,任協會法人。主管單位為吉林省民政廳、業務主管單位為吉林省商務廳和吉林省商貿辦、吉林省勞動廳。
2005年3月,亨泰染業董事長宋子奎被中國商業聯合會洗染專業委員會選為副主任,亨泰染業則成為副主任單位。
2005年8月,被授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
2005年9月,成立吉林省亨泰網路科技有限公司。
2005年12月,中國商業聯合會洗染專業委員會經嚴格考察,授權吉林省亨泰服裝洗染科學技術研究所和中國洗染行業長春培訓站,成立中國商業聯合會洗染業培訓中心,並頒發授權書和銅牌。
2007年1月1日,亨泰染業董事長宋子奎被聘為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
2008年3月10日,中國商業聯合會下文“關於同意設立中國洗染行業(長春)培訓站駐中國商業聯合會辦事處”的批覆,並明確指出原中國洗染行業協會(籌)辦公室(月壇北街25號1號樓1810室)為中國洗染行業(長春)培訓站駐中國商業聯合會辦事處常設機構辦公室。
2009年8月20日,亨泰染業榮任中國商業聯合會常務理事單位,吉林省僅有兩家。
2009年9月,《中國洗染技術》雜誌在亨泰染業創刊。主管單位為中國商業聯合會,協辦單位為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工作委員會、中國商業聯合會國際合作部,中國商業聯合會會長何濟海為總顧問。

相關技術

1、亨泰奠基人早期練就出紮實技術基礎
1988年1月,亨泰染業的董事長宋子奎和染色專家鞠淑艷都在通化市針織印染廠技術科工作。由於出口業務都由外商提供色樣,顏色要求非常準確,每樣都要實驗幾十次,甚至上百次,有時染好的面料,外貿退回廠重新改染其他顏色。改染的難度比染色難度大很多。就在這樣的技術環境下,宋子奎和鞠淑艷鍛鍊出了一手面料改色技術,奠定了發明“大色輪”改色原理的技術基礎。
2、亨泰奠基人國營企業辭職自主辦廠
1989年4月,時任針織印染廠技術科科長的宋子奎,經過激烈的嚴格考核,競聘到亨泰染業前身—通化市東昌區社會福利印染廠,任該廠廠長,成為亨泰染業的創始人。時為通化市第二針織廠技術科專職工藝員鞠淑艷,從工作單位辭職成為該廠早期專業技術人才,成為亨泰染業的技術奠基人。
3、從廢品收購站解決染色試驗有色服裝
1989年6月,鞠淑艷帶兩位工程師著手拓展改色範圍。但當時缺少帶顏色服裝供試驗,又沒有資金也不可能買新的做這種破壞性試驗。無奈之下,他們找到通化市紅十字協會,由他們提供一部分有色服裝,又委託廢品收購站收購一部分。
4、第一次利用配方改變老三色染衣
1989年9月由宋子奎和鞠淑艷領導的科研小組,第一次利用拼色配方開展染衣生意。從此染衣不再是單一的老三色,但改色範圍很窄,種類僅是幾十種,如紅改黑、黃改紅、粉改紅、黃改綠、橙改紅等,改色準確率僅達到30%,但當時顧客也很滿意。
5、研發梅紅紙系列 占領市場熱門二年
此期間,手寫春聯紙全是用40克大紅紙,這種紙是在有光紙上刷酸性大紅G,沒光澤,不鮮艷,還掉色嚴重。後來天津第三色紙制廠發明一種梅紅紙,有絨面,發梅紅光,成為當時的緊俏紅紙,當地根本買不到,只能到天津去買去背。當時,廠里除去能染棉麻服裝之外,還因為能解決一些別處染不了的尖端零碎活而有了口碑,所以有專賣紙商販找到他倆,說若是研究出梅紅紙,有多少包銷多少。宋子奎為此專程到天津考察。沒成想人不讓進廠。後來他和一染工混熟了,請他吃頓飯,得知此工藝是先手工刷制,淺色打底,晾乾後看其深淺再刷第二回。該染工還給他帶出一張打底紙。宋子奎帶回家後,和鞠淑艷反覆研究。由於當時沒有儀器,只能用舌頭舔,嘗其酸性還是鹼性。可惜舌頭嘗個通紅,還是沒品出來是啥。後來把打底紙用硬物一刮,出白色粉末。經實驗發現是硫酸鋁,專用工業打底劑。由此研發出梅紅紙的製作。利用酸性染料,染出玫紅、翠綠、金黃、玫瑰粉四個系列32種顏色梅紅紙,一天生產到5000張,由梅河口二級批發站總經銷,銷售網路達到山東河北等地,一直幹了二年多。
6、研發成功流行色紅色系列
1989年7月-1990年底,社會上流行紅色系列。為滿足市場需求,廠里把力量大都下在紅色系列染色改色,終於研製出2000多種有色舊服裝改色配方。其中能準確使用的四五十種,其餘的染色偏差較大,掌控不住。這期間,有色舊服裝染改玫紅系列、紫檀系列、咖啡系列、銹紅系列、旗紅系列、磚紅系列,絳紅系列改得尤為成功。此外,還能改淺顏色,如水粉、肉色、淡紅、緋紅、米色等系列。如10月份,一外貿搞美工的女顧客,拿來一件白色編織毛衣外套,要求染成自己設計的一種淺絳紅色,並表示她可以多付錢,但只能給她一人染這種顏色。為此,廠里打小樣、打中樣,最後打大樣,忙乎了半天多,終於達到挑剔的女顧客滿意。
7、用縮鹼法解決股線里染不透白芯難題
1990年11月,廠里接到“大泉源”參業公司交來的染色訂單,要求把三噸純棉純白的股繩染成艷綠。股繩是用作在精緻包裝盒內綑紮出口英國的東北人參。市場上的彩線顏色均達不到要求,而且掉色嚴重,將紅參污染。該公司相繼找了三家專業印染廠,都因掉色,而不敢接活。最後通過通化縣絲綢印染廠找到我廠。經過一個多月的反覆打樣研究試驗,光送樣就往返四十多次,換了四種染料,各種助劑全都嘗試遍了。這其中,用一種色牢度非常好的染料,但股線里剩有染不透的白芯。後來經反覆研究,用縮鹼法解決了這個難題。最終完成3噸特製出口艷綠色綑紮線的染制任務。其鮮艷度與色牢度順利通過了通化市進出口檢驗局驗收合格。
8、從金屬亮片染丟找到這類衣服染色工藝
剛入冬,一中年婦女,拿來一件孔雀綠羊毛衫精紡外套。厂部按當時98度常規染色程式染好。交活時,對顏色很滿意,但告知說,胸前有亮片亮珠,全都不見了。接活部說沒發現有啊!相互爭議不休。後來技術人員發現,外套上有不少硬斑,用手搓,軟了,刮刮,發白,說明是膠狀物體留下的,再細一研究,原來是高溫水溶性塑膠膠。很明顯,這種金屬亮片亮珠的粘膠,高溫下被融化,亮片亮珠掉到染液里倒丟了。沒辦法,人200元錢。從這以後,當接到帶有金屬亮片衣服時,全都事先揭下,染後再粘上。
還一次,接到顧客帶有亮片服裝時,是用線縫上的,沒用膠粘。感到很高興,免拆了,省事。沒成想,染後的亮片全都有顏色無亮光,烏暗難看。經研究,金屬標識酸化了,由此找到這類衣服,包括帶有各種金屬標識的牛仔褲等,染色時一律不加酸,而是加二倍染料。
9、從服裝鑲皮染變形 找到人造革與真皮鑑別方法
一顧客拿來一件大哥大羊毛開衫,肘部肩部都鑲有一塊墨綠色皮革。接活櫃檯用手摸感到比較硬,憑手感認為是人造革,認為好染,因為人造革染色不易變形變色。染後發現不對了,皮革處全都縮水變形,發現是羊皮,之所以因為是劣質的。為免賠錢,廠里找到皮鞋廠,一打聽都是牛皮,太硬。經該廠介紹,到一家皮大衣廠,顏色不對,全是黑色的。和顧客商量黑色的不行,鑲上不好看。最後原價賠償200多元。由此知道,只憑手感鑑別皮革不可靠,必須找到科學方法。他們把鑲皮拆下,剪成細條,點火燒著,有燒毛味道,而且離火就滅。再拿一條人造革,點火就冒煙,還越著越旺,嘀嗒油,味刺鼻。
10、染氈帽變形研發出加挺括劑工藝
一老頭到內蒙旅遊,買一頂氈帽,咖啡色。回來後,感到太艷,要染成黑色。高溫染出後,顏色很黑,但帽子變成了一片黑氈,挺括的帽型變軟了,不成型了。賠錢85元。經研究,原來帽子是模具熱定型壓成,由此掌握了該類衣物染色時加挺括劑工藝。
11、用常溫浸泡解決被染物嚴重變形問題
1990年12月,通化市工藝品進出口公司張鳳歧總經理組織柳條筐簍出口。生產由吉安市頭道鎮組織家庭婦女利用當地盛產的柳條等編筐編簍及插花器皿。開始他們的產品自己不上色,打包裝運到南方上色,成本高利潤很薄。後來張總找到廠里要求上色。第一次是用苞米棒外皮扭編的裝雜物的盆狀罐狀物,染成咖啡色。開始用高溫染色,很快上色,但高溫導致苞米皮嚴重變形,一部分甚至都鼓起來。後來研製出常溫浸泡48小時,上色很亮,咋摸不掉色。後來又陸續為其竹製品、柳條製品染色,口碑不錯。
12、南韓夾克染色賠錢發現日光燈有消光作用
1991年,臘月三十的上午,一夫妻拿來件女式南韓翠藍色夾克,嚴重掉色。當時沒樣卡,正好門市部有一本掛曆,顧客找出畫裡面一種艷藍色,告訴就染這樣。還說今晚等穿,好回家過年,願掏加急費。經研究,這是機織錦綸薄面料。按工藝很簡單,便以艷藍配方下料。下午染好,顏色挺鮮艷。主管技術的宋子奎和鞠淑燕相當得意,很有成就感。三十晚七點多,夫妻倆取衣服。開始都看挺好,男的很滿意。但女的細端詳,對比一下掛曆艷藍,說不行。技術人員一看,也很納悶:白天看挺艷的,晚上咋就變了?掛曆里的艷藍色,鮮艷而有光澤;染出的衣服呢,又暗又淺,反差挺大。顧客說啥不乾,染壞了,一是耽誤了過年,影響好心情;二是南韓進口,面料高檔貴重,再穿不了啦!爭來爭去,最後競賠了400多元!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賠的錢數是兩人的月工資,又是大年三十的晚上,鞠淑燕和宋子奎的心情格外沉重沮喪,一時間,糾紛、賠錢的往事湧上心頭,倆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不由失聲痛哭。這是怎么了?白天看還好好的,怎么晚上就變了?這買賣沒法幹了,染衣服的技術也太難掌控了,寧撿破爛,也不幹這行當了!他倆當即決定洗手改行!雖然第二天,他們發現,那件南韓夾克顏色到白天又挺鮮艷的了,而掛曆上的艷藍卻沒有昨晚好看。經研究,原來是日光燈做的祟。日光燈光對顏色有消光作用,所以白天看深,晚上看淺。掛曆上因是油墨,燈光下反而因有反光而更艷。因此可知,接活門市部不能用日光燈。但昨晚受的委屈太深地刺痛了他們,還是決定不幹了,雖說也不行。而且正月里借不收活之際,他倆把設備、工具都處理賣掉了,以示洗手不乾的決心。正月過後,兩人來到遼寧溪柳,找到幾家印染廠準備應聘染色工程師。
後來一些熟人、老顧客、針織二廠職工,陸續拿來衣服要染色。他倆百般推脫,說技術實在不好掌控,不幹了。大夥一再勸,表示支持,都說可拿我這件衣服開練,染啥樣不讓包賠。終於,眾人的一再勸說,也是市場需求的強烈呼喚,還有強烈的研發建樹信念,使亨泰染業的技術骨幹回心轉意,又投身到服裝染色事業中。
13、發明蒸染技術解決染色淡雅難題
1991年2月,通化市徐老闆出口送來橫機精編毛衣。要求顏色淡雅,非常淺。而國產原毛生產的毛線,白度純度只及進口原毛的一半,並且都是成衣染色,有肉色、淡軍綠、高粱米湯色等六種,要求鍋差不大於2%,這就很難達到出口要求。為此他們開動腦筋,專門設計出雙排大染槽,開展蒸染,因為鍋染,顏色無法保證淺色。具體方法是先浸染後馬上撈出蒸染。結果三個多月,完成出口任務。
14、研發五道工序解決油膩檯布高潔白度要求
1991年3月,通化市玉皇山賓館接到一批急活,由於市人大和政協兩會要在該賓館召開,賓館裡的床單、被罩、餐桌檯布的潔白度均達不到要求,換新的不僅採購來不及,花費也太大。他們到通化市水洞印染廠聯繫該項業務,遭拒,但推薦可到東昌福利廠增白。張總經理親自跑到我廠,問能不能把又髒又油膩的檯布染成新的一樣。看到要求由此之高,場技術人員精心策劃,運用去油漬、縮鹼、漂白、套藍、增白五道工序,兩個小時即把兩塊檯布染得如新的一般。張總當時激動得連聲叫好。拉來滿滿一車檯布床單,全廠人員沒合眼乾了四天四夜,如期完成任務。這以後,該賓館所有活計全承包給該廠,並通過張總,聯繫到市賓館、軍供站、東山賓館,甚至到柳河縣、渾江、集安、快大茂鎮等地的賓館酒店。
15、研究出低溫染色固色處理方法
1991年5月,通化某軍需被服廠給某國生產多功能野戰背包,要求顏色牢固度相當高。眼見到了交貨日期,外貿局驗貨時,突然發現面料買淺了,顏色不合要求,這就要違約,事態極其嚴重。重新生產根本來不及,完不成要面臨巨額賠償。該廠趙廠長找到通化市印染廠,但該廠沒敢接,推薦了我廠。趙廠長找到我廠,要求20天之內生產4萬個完全符合要求的背包。由於有了“大泉源”的技術創新,色澤和牢固度沒有問題,但發現包裡邊有一黑色編號印章,不能掉色也不能變色。這是以前沒遇到的難題。經試驗發現油墨章使用的是高倍粘合劑粘合的。幾經試驗,終於發現超過80度,這種油墨就明顯脫落;低於80度,牢固度沒問題,於是他們找到了低溫染色固色處理辦法。
16、用動物膠為金屬和玻璃染色
1991年6月,通化市彈簧廠接一批出口工具機標牌任務。材質是純鋁薄板,上有氧化層,不沾色,顏色要求很特別,淺孔雀綠色。染前試驗表明,這種鋁材密度大,滲透力極差,染上顏色後,用手一擦全掉。經反覆研究實驗,他們先把鋁材用硝酸浸泡48小時,目的是脫氧化膜,然後找到一種動物膠,既入色還透明,先塗到鋁材上,再染色,完成了出口任務。
1991年7月,通化市萬邦服務公司得到一個“彩色玻璃緊俏”的國外信息,便找到我廠想把普通玻璃通過染色,變有色玻璃,如變成橄欖綠、藍寶石、茶色等彩色玻璃。我廠根據鋁材染色辦法,通過塗動物膠染出各種顏色玻璃,完成了任務。後發現這種方法不耐久,不過在當時萬邦很滿意。
17、染夢特嬌衫出錯悟出不能用直接染料
1991年7月,一企業老闆拿來一件墨綠色T恤,後背掉色,說是國外進口名牌,120元買的,要求原色加深。技術人員一摸,手感滑爽,確實高檔。考慮到沒接觸過這類嬌衫,加上是昂貴名牌,怕染不好賠錢,就不想接這個活。老闆表現挺大氣,說染上就行,染壞不用賠。看樣這位老闆不像挺計較之人,就接了。經鑑別,是錦綸料。通過打小樣,工藝設計用直接綠染料,染出的效果接近原色,新鮮而有光澤,如同新的一般。老闆看後相當滿意。後來感到不對勁了,說胸前的一朵小黃花沒了,也全成了墨綠色,這是夢特嬌名牌的標誌,穿的就是這個檔次,沒這個標誌,就成假冒名牌了,檔次全沒了,還不跟原來褪色的,好歹能看出名牌呀!一席話說的技術人員無話可說,當時就商量不要錢了,白給染,只是把那小黃花讓我們抽出幾條絲。老闆同意了。經脫色處理,發現是精紡棉繡花線。由此研究出染夢特嬌衫,必須迴避直接染料,採用酸性染料。還需將染衣設備、用具,刷洗乾淨,以免沾污名牌標誌。由此解決了嬌衫的染色工藝。
18、染呢褲縮水發現竟然以棉帶毛的混紡呢料
市棉織廠一退休書記,拿來一件藏藍色呢褲,掉色了,說是從北京買的,料好,捨不得丟掉,要求加深。我廠接活後,按純毛下染料,染了十幾遍,衣服的毛都變焦打卷了,不僅沒染上藏藍,還嚴重縮水了。只好賠錢了事。後開始研究這件衣服,拆開破股之後,發現有一些白色紗線,集中起來,用染毛的方法還是染不上,後用染純棉方法,染好了,這才發現這件呢褲是毛棉混紡。這引起該廠技術人員的震驚。因為自古以來,從沒有棉毛混紡之說,或者說棉毛根本不允許混紡。但廠家為節省成本,破天荒壞了行規,競用長絨棉代替毛,令專業人士意想不到,自然染色極易出現事故。為此,廠技術人員明白,這類肆意打破行規做法怕是成為今後的新行規了,這就是說,以後服裝將會出現任意混紡的局面,而且沒有行規約束,這可為染衣行業提出了尖銳而巨大的難題,其難度恐怕大專院校、科研所的專家教授,由於不接觸染衣市場,是很難解決的。看來,重任很可能落在他們這些在市場中摸爬滾打的小人物身上了,必須做好心理上技術上的準備。
19、染衣出花色發現混紡面料的二浴法染色
一顧客拿來一件銹紅色長款呢大衣,褪色嚴重,磨損也很厲害。要求原色加深。接受以前教訓,很快鑑定出是棉毛混紡。為既可染棉又可染毛,工藝設計為依重量採用直接染料。結果,嚴重花色。袖口、兜口、領口、紐扣後面磨損嚴重部分上色深,其他磨損不嚴重部分上色淺。最後給顧客賠錢。經研究,混紡面料一浴法染色不行。經多次實驗,研究出二浴法染棉毛混紡呢料。
20、染後深淺不勻研究出棉毛混紡呢一浴法緩染技術
另一顧客拿來一件呢上衣,經鑑別為棉毛混紡。借鑑上次經驗,採取二浴法染色。先染棉,助劑加鹽。後染毛,助劑加酸。上染結果,棉部分上染60-70%,毛部分100%上色,結果出現深一塊淺一塊,染色不均。由此知道,加酸後,毛棉怎么也染不均勻。為此研究出,染棉毛混紡呢裝,經過調整染料配比,免加助劑的一浴法緩染技術工藝。此技術延續至今。
21、毛線染壞研究出改袋染為框染
廠臨近一女顧客拿來一套拆下來的藏藍色舊毛線,要染色加深。廠里染了多遍,還是花色,而且還出毛圈。無奈之餘,從百貨商店買來同顏色的毛線賠給人家。後來研究發現,毛線加酸沒錯,但加多了,所以花色。由此研究出,低溫加酸和高溫加酸,分兩次加的工藝。而出毛圈,是因為把毛線放在袋裡染,毛線彎兒沒受到外力拉伸,所以經高溫定型後,沒完全恢復原平直狀態。後設計出把毛線纏到竹框上,方染成功。
22、由夾克螺紋袖口下擺染後失彈性總結出低溫染法
一對小兩口拿來一件夾克式夾襖,下擺和袖口,都是有彈性的緊口螺紋。他們要求把灰色改成絳紫色。我廠染後,衣服的顏色染的挺理想,但袖口和下擺的螺紋,全變薄變松沒彈性了,外觀也失去了蓬鬆感。小兩口說啥不幹了,怎協商也不認可,扔掉衣服就走了。第二天,競帶人把廠門牌砸個大窟窿。
研究發現,袖口和下擺是晴綸針織羅紋,高溫染色會使織物結構嚴重變形。後經多次試驗,總結出晴綸染色溫度不能高於70度,並且染後還要經過回彈整理。
23、找到瀝青重度污染中的殘留活性炭去漬法
1991年4月,在《城市時報》刊登染衣廣告後,染衣顧客急劇增多。尤其是長春和吉林市的更多。吉化集團一工會幹部劉女士看到廣告後,打電話說有工裝幾千件,能否去污返新。廠領導一打聽,感到運輸是大問題,一核算不掙錢。劉女士說,如果你們能到吉林市開店染色,我們可用車給你們送。廠領導動心了,因為以前就發現吉林市大酒店、大賓館比通化多,粗略統計就有200家。於是在9月30日,廠里在吉林市哈達彎的街道針織廠租一車間,開始給吉化集團染工裝。其中油脂化工分廠的工作服出現難題:全是工業重油瀝青污染,嚴重的連廠標都看不見了。其難度是,不僅含油脂,尤其有活性炭,吸附力極強地依附在工作服的纖維上。根據以往經驗,第一步先用縮鹼法去掉濃厚油脂,去後油污垢漂浮厚厚一層。油脂去掉後,工裝還有一片片炭黑,咋弄不掉。以前沒遇到過這種污漬,經查化工手冊,找到把活性炭與服裝纖維剝離的方法是加活性劑和溶纖劑,但沒詳細說明程式及時間。廠技術人員開始加表面活性劑浸泡時,時間不對,效果不理想,反覆試驗後發現浸泡倆小時,才使使纖維膨化鬆軟,內部污垢溶解。只是炭還沒去掉。再加溶纖劑,泡一小時兩小時,五小時都去的不淨,後來達到溫水泡一整天,水變黑了。根據資料介紹還得趕緊加螯合劑,使炭變成大分子膠狀物沉澱,否則還會重新吸附到纖維上。炭黑脫落後,再用刷子刷,從而使工裝恢復原蛋青色,終於達到油脂廠滿意。
24、用室溫剝離法消除被煙燻黃的白紗婚禮服
1991年12月,一婚禮服裝店由於失火,上百件的白紗婚禮服被煙重度熏黃。老闆拿來幾件特別嚴重的樣品,要求能恢復純白色的最好,不能的染成大紅色也行。
開始以為很簡單,先用雙氧水漂白,黃色一點沒變色;後用液氯脫黃,高溫到98度,纖維都煮飛邊了,也沒脫一點黃。後來又用螢光增白劑中和黃斑,也沒任何效果。此事經研究才意識到,煙燻黃看來不是附在紗衣表層,而是肯定進入纖維內部。煙燻應是活性炭吸附在婚紗纖維上了,而活性炭根據經驗必須用溶纖劑剝離。吉林油脂廠是工作服,可加溫,而婚紗很薄,不能加絲毫溫度,只能室溫剝離。需要浸泡多長時間,還不傷害十分嬌氣的婚紗呢?一小時,三小時,一天,一宿,又一天,一宿,成了!雖然剝離得有些變薄,但潔白無瑕,十分漂亮。此技術現在也還用於處理煙燻漬。
25、鴨絨服染色過深發現填充物原本不上色
1991年11月,第一次為顧客染天藍色鴨絨服。面料是錦綸纖維,在工藝設計時考慮到,既上染錦綸面料,同時還上染鴨絨纖維,當時沒經驗,按包括鴨絨在內的衣服總重量下料。結果染後顏色深了十幾倍,變成黑色。而且染色時一加熱,鴨絨服鼓得像人那么圓,染缸裝不下,兩人強摁住。最後顧客不滿意,賠了200多元。事後研究發現,裡邊的鴨絨根本不沾色,原來內充物一般都不沾色,染時按面料重量下料即可。鼓起原因也弄明白,在里襯開幾個透氣孔即可解決。
26、第一次染滌綸服裝失敗才知滌綸問世是向染衣行業提出的重大挑戰
1991年11月,一郵電局職工拿來一件橄欖綠滌綸針織西服,要改成黑色。當時咋染不上色,加了好幾種媒染劑,一下午也沒染上純黑色,尤其是縮水超過30%,根本穿不了。沒辦法,鞠淑艷把第二針織廠分的嶄新滌綸面料賠給人家。當時才知常溫常壓染滌綸太困難,而滌綸的問世無疑是向染衣行業提出的重大挑戰,必須要以不間斷的探索來回應這種挑戰!
27、染鹿皮服賠巨資找到翻毛皮裝水染防縮回軟技術
1991年11月,一老闆從俄羅斯帶回一件鹿皮絨面墨綠色夾克,掉色發白。由於摸起來手感柔軟,像大絨,收貨人沒鑑定出是鹿皮,當大絨收下來。車間染色也當大絨,高溫染。染後顏色新鮮好看如新,但縮水嚴重,小孩都穿不了,晾乾後還是硬的。老闆生氣,說花了3000多元買的。結果賠1200元了事。後發現是鹿皮,由此知道了絨麵皮可以水染。因為以前所有翻毛皮裝全部打粉,絕不敢水染。但如何解決縮水問題,一時還沒找到答案。
這以後,有顧客拿來一件咖啡色豬皮翻毛皮裝,掉色嚴重,要求翻新。接受上次教訓,櫃檯人員同顧客說,不收費,只是一旦縮水別讓賠。顧客同意。開始做實驗。第一次用40度溫水染一個小時,上色了,但不飽和。第二次提高到70度,染40分鐘,發現顏色飽和,但皮子軟了,趕緊停下,脫水後發現皮裝里子長出一寸,知道皮面縮水了。後把溫度降到55度,兩個小時後,染工把手指放到染缸里,說我的手受得了,皮子肯定受得了。一直提到60度,沒問題,這就把時間縮到一個小時。顏色上去了,但皮子變硬了。請教吉林市皮鞋廠石工程師。他介紹一種皮革加脂劑,並給帶來一些。用後硬度有所改善,但沒達到可穿的柔軟度。後來找到長春一家皮革試驗場,請教葛青山工程師。告知加柔軟劑,使翻毛皮裝回軟技術,並傳授皮裝回染技術。回去後解決了皮裝染後變硬問題,此技術沿用至今。
28、由童裝掉色事故研發去浮色再固色工藝
我廠在吉林市六商店三樓有一收活櫃檯,臨近的營業員小晶拿來一件淺粉色童裝,要求染成大紅色。收衣櫃檯囑咐車間,說是鄰居櫃檯小晶的,好好給染染。結果車間多下了30%染料,染的顏色達到濃艷程度,非常鮮艷好看,小晶很高興。一天小晶帶孩子回姥家。小孩坐凳上,因凳上有水,褲子濕了。當時沒發現。回家後睡覺時,脫下後看臀部鮮紅鮮紅,以為出血了,急忙抱送醫院。醫生用紗布沾酒精反覆擦,找傷口,發現紅色沒溶到酒精里,而是粘到棉紗布上,用水洗洗不掉,認為不是血,是染料。回家發現是褲子沾水摩擦掉色。到商場櫃檯把這件事一頓埋怨,弄得眾人都知染色掉色,影響了染色生意。技術人員把衣服拿來後,發現一是染衣不能染料加太多,應嚴格按百分比;二是染後為省染料,省略了去浮色工序,結果造成掉色;三是通過研究資料和多年經驗,找到了多種固色劑工藝。以後逐漸完善,研究出染後先去浮色,再用固色劑處理,確保染後洗不掉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