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寧靜化

交通寧靜化是一系列設計方法、措施的總稱,這些方法和措施的目的是控制街道、居民區的交通速度和流量以降低機動車輛使用帶來的安全隱患,改變駕駛人行為與改善街道上非機動車輛使用者環境,最終達到街道空間各種功能的協調發展。

規劃措施

(1)路網結構的調整:將穿越性交通移至社區外,並將剩餘的社區內道路空間用來作為綠化、行人或靜態交通使用,以保證居民步行安全;

(2)社區入口設計:利用視覺感官改變或控制行駛的方法,讓車輛進入此區時減速慢行;

(3)機非交通衝突處的處理:設定降速措施,保證人行道寬度,信號標誌必須從保障行人安全的角度布置;

(4)道路空間的調整設計,應按照都市景觀的要求,配合交通使用目標來改建道路空間,並通過調整道路空間及信號標誌來提高行人及公共運輸的優先權;

(5)停車的規劃:路外停車空間需要留有餘地,區分不同的停車收費措施,配合城市計畫方法來整頓停車供需。

交通手段

(1)垂直式速率管制方法主要利用垂直方向減速度力,強制車輛減速;

(2)水平式速率管制方法則利用側向方向減速度力,強制車輛減速;

(3)標誌式管制方法,主要依靠駕駛人自覺,達到減速目的;

(4)景觀式策略主要針對營造社區舒適環境,同時兼顧行人交通安全。

研究發展

我國在交通寧靜化方面的研究還處於空白階段。交通寧靜化的理念同我國交通當代的理念是十分接近的,即交通友好、以人為本。交通寧靜化,對於我國不斷增長的機動車發展趨勢所帶來的市內居民區街道交通問題有積極作用。隨著國民收入的增加,當人均GDP到達3000-8000美元時,人均擁有機動車數量將急劇上升,目前我國人均GDP已經為3315美元,可以預見在將來的10年裡,機動車的增長將是急劇膨脹的過程,由此帶來的交通擁堵、交通事故、交通污染將是極其嚴重的。因此有必要在此階段開始著手進行交通寧靜化的研究,應對將要出現的一系列問題。

需要強調的是,交通寧靜化不是一個死框,針對不同的情況,應當靈活運用。交通寧靜化更多的是一個系統的理念,基於提高居民區域的舒適生活和人行環境為出發點,運用規劃、法規、交通管治措施來疏導、管理小區車輛行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