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與流動話語中的村落社會變遷

交往與流動話語中的村落社會變遷

流動與社區權力的運作 交往與流動語境中社區發展的民族學思考 農民工的交往、流動與社區變遷

基本信息

作 者:李靜,楊須愛 著 叢 書 名

:出 版 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ISBN:9787500470564出版時間:2008-08-01版 次:1頁 數:339裝 幀:平裝開 本:大32開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 > 行業經濟

內容簡介

民族關係問題是多民族國家比較關注的重要話題,也是各國政府在處理民族問題時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無論是政府管理部門還是專家學者都從不同層面進行研究。交往作為民族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民族之間起著整合、溝通、協調、融合與促進發展的功能。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國家,在維護國家統一、促進社會穩定繁榮的歷史進程中,協調民族關係、處理文化差異是我國社會發展的重大任務。本研究內容主要涉及在國家退耕還林政策和藏族農民工流動語境下,藏族農民工群體的出現對新坪社區的影響、對促進其社會結構的變遷所具有的重大影響,而這種影響、這種變遷幾乎滲透到新坪社會的方方面面。新坪村落社區的社會交往、傳統文化、社會結構因此而發生了變遷。這種新的流動與交往態勢在藏族新坪農民工群體形成及其構成、藏族農民工交往流動的動力系統、傳統生機方式及其結構、重構中的生機方式、生計方式變遷中的文化適應、傳統社會中的通婚圈與婚俗、社會變遷中的傳統婚俗與婚姻生活的穩定性與性別差異等方面產生了重要影響。本選題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西北少數民族交往心理研究”成果之一。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社區研究及田野中的新坪村落社區
一 社區研究
二 研究內容與方法
三 田野調查
四 進入研究視野的新坪社區
第二章 新坪村落社區和藏族農民工
一 作為調查區域的新坪
二 作為調查對象的藏族農民工
第三章 交往、流動及其話語中的藏族農民工
一 交往的意義與民族交往
二 “推一拉”效應與農民工流動
三 藏族農民工流動動力圖解
第四章 退耕還林行為中生計模式的重構
一 傳統生計方式及其解構
二 重構中的生計方式與經濟收入結構
三 生計方式變遷中的文化適應
第五章 流動語境下通婚圈及婚姻生活的嬗變
一 通婚圈
二 婚俗
三 婚姻變遷中的穩定性與性別差異
四 生育行為與生育觀
第六章 家庭模式與功能的分合
一 家庭模式的分類
二 家庭功能及其分化重整
第七章 宗教信仰與宗教生活的調適
一 傳統宗教文化網路與社會交往
二 傳統社會中的苯教信仰
三 歷史記憶中的自然崇拜
四 流動語境下的苯教信仰與文化網路
第八章 社區權力組織及其運作
一 社區權威和村莊治理
二 社區權力的劃分與類型
三 社區權力的結構與功能
四 流動與社區權力的運作
第九章 民族意識和民族素質的潛變
一 民族意識與民族認同
二 流動對民族意識的影響
三 流動對民族素質的影響
第十章 交往與流動語境中社區發展的民族學思考
一 農民工的交往、流動與社區變遷
二 交往、流動與社區發展面臨的挑戰
三 社區藏族農民工流動的幾個特點
四 對流動與社區發展的幾點思考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1
附錄2
附錄3
附錄4
附錄5

前言

民族關係問題是多民族國家比較關注的重要話題,也是各國政府在處理民族問題時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無論是政府管理部門還是專家學者都從不同層面進行研究。交往作為民族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民族間起著整合、溝通、協調、融合與促進發展的功能。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國家,在維護國家統一、促進社會穩定繁榮的歷史進程中,協調民族關係、處理文化差異是我國社會發展的重大任務。綜觀我國歷史,民族關係的和諧與融洽是社會生活穩定、經濟文化繁榮的必要條件。民族交往的表現及其構成是一個十分複雜的、綜合性的內容,研究民族交往心理就是對民族關係的心理層面進行研究。“交往”是一個多學科共同使用的科學概念,心理學、社會學、民族學、哲學都在研究交往問題。交往以其自身難以計算的巨大能量在社會現實的發展中客觀地發揮了難以想像的作用,是人類、民族走向世界的重要條件。歷史交往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社會性的集中體現,是人類存在和發展的方式,是人類主體之間相互發現、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和相互融合的互動作用的複雜過程。由於交往,人類的文明成果才得以交流、保存和傳承,社會才得以進步和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