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麻籽提取物

亞麻籽提取物

亞麻籽提取物起源於近東、地中海沿岸,中國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和吉林兩省。亞麻喜涼爽、濕潤的氣候。亞麻纖維具有拉力強、柔軟、細度好、導電弱、吸水散水快、膨脹率大等特點,可紡高支紗,制高級衣料,是一種從植物中提取出來的所做成的產品。

(圖)亞麻籽提取物亞麻籽提取物

亞麻木酚素flax lignans
亞麻木酚素flax lignans亞麻木酚素Flax Lignans
亞麻木酚素 Flax Lignans
(圖)亞麻籽提取物亞麻籽提取物

[品名] 亞麻籽提取物Flaxseed Extract/Flaxseed Ligans/Flaxseed SDG.
[植物來源] 亞麻科植物亞麻Linum usitatissimum L
[中藥名] 亞麻
[別名] 胡麻、烏蘭一棍吉得
[英文名]Flax
亞麻是古老的韌皮纖維作物和油料作物。亞麻起源於近東、地中海沿岸。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瑞士湖棲居民和古代埃及人,已經栽培亞麻並用其纖維紡織衣料,埃及各地的“木乃伊”也是用亞麻布包蓋的。油用型亞麻又叫做胡麻。胡麻在我國至少有1000年栽培歷史。纖維型亞麻是1906年從日本引入的。中國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和吉林兩省。亞麻喜涼爽、濕潤的氣候。亞麻纖維具有拉力強、柔軟、細度好、導電弱、吸水散水快、膨脹率大等特點,可紡高支紗,制高級衣料。
[植物學形態特徵】一年生草本;高30-l00厘米。直根較細,淡黃色。莖直立,圓柱形,上部分枝,無毛。葉互生,條形或條狀披針形,長1.8—4厘米,寬2—5毫米,先端銳尖,基部漸狹,全緣,有3脈,無葉柄。花生於莖頂端或上部葉腋處,成疏鬆聚傘花序;萼片5,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7毫米,先端突尖,具3條脈,邊緣膜質,無腺點;花瓣5,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一1.5厘米,藍色或藍紫色,稀有白色或紅紫色,早落;雄蕊5,花絲基部合生,退化雄蕊5,僅留齒狀痕跡,與雄蕊互生;子房上位5室,花柱5,分離,柱頭條形。蒴果球形,直徑6-8毫米,淡黃色,頂端5瓣裂;種子通常l0,褐色,光滑,呈矩圓形,扁平。
[藥材鑑別] 性狀種子呈扁平卵圓形,一端鈍圓,另一端尖而歪向一側,長4—6毫米,寬2—3毫米。表面紅棕色或灰褐色,平滑而有光澤,放大鏡下可見微小的凹點;種臍位於尖端凹入部分,種脊淺棕色,位於一側邊緣。種皮薄,除去種皮後可見棕色薄膜狀的胚乳,內有子葉2片,黃白色,富油性,胚根朝向種子的尖端。氣無,嚼之有豆腥味。
以飽滿、色紅棕、光亮者為佳。
[主要成分] 亞麻木酚素 Flax Lignans。亞麻木酚素叫開環異落葉松酚二葡萄糖苷Secoisolariciresinol Diglycoside 。這是與人體雌激素十分相似的植物雌激素。亞麻木酚素主要存在於亞麻籽中,其含量取決於亞麻品種、氣候和生態條件,一般約占籽重量的0.9%~1.5%,比其它已知含木酚素的66種食品高100~800倍.
[產品性狀] 黃褐色粉末。
[分子式] C32H46O16
[生理機制] 木酚素SDG是非活性物質,它在哺乳動物腸道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腸二醇和腸內酯後才成為活性物質。腸二醇和腸內酯與17β-雌二醇的分子結構相似,都具有兩個芳香環,儘管A環與B環的連線碳鏈不一樣,但能引起雌激素活性的羥基取代位置都一樣。
由於與17β-雌二醇的結構相似性,植物雌激素可以與哺乳動物雌激素受體(ER)結合發揮微弱雌激素效應,也可以與雌二醇競爭性結合(ER)表現出雌激素拮抗作用。植物雌激素具有雌激素和抗雌激素雙向作用,兩者之間的關係表現為U型劑量效應關係。低劑量時,植物雌激素與雌激素競爭性結合(ER),主要表現為抗雌激素作用;中劑量時,產生一定的雌激素活性;高劑量時,補充的植物雌激素可以活化因雌激素劑量不足未能活化的ER,產生雌激素增強效應。
[功能作用] 亞麻木酚素對雌激素依賴性疾病尤其是乳腺癌、前列腺癌、經期綜合徵、骨質疏鬆有非常好的預防作用。
亞麻木酚素的營養保健作用:
亞麻是一種重要的經濟油料作物。亞麻籽的食用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西南亞地區的美索不達密亞(MESOPOTAMIA)。大約在公元前650年,古希臘醫藥之父——希波克拉底就記載了亞麻籽的醫藥用途。近20年來,亞麻籽受到醫藥界的重視,先是發現它富含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又發現它含有對人體健康有重要保健作用的木酚素,它是已知食品中含量最高的,因此,美國國家腫瘤研究院(NCI)已把亞麻籽作為6種抗癌植物研究對象之一。目前,亞麻籽已成為開發功能營養食品的熱點資源。
1 木酚素的來源
木酚素是植物多酚,由苯丙氨酸生成肉桂醇,肉桂醇二聚反應生成木酚素。在植物界有很多種木酚素,這裡所指的是其中為數不多的與人體雌激素在結構上相似的木酚素。
亞麻木酚素叫開環異落葉松酚葡萄糖苷(Secoisolariciresino1)。這是與人體雌激素十分相似的植物雌激素。亞麻木酚素主要存在於亞麻籽中,其含量取決於亞麻品種、氣候和生態條件,一般約占籽重量的0.9%~1.5%,比其它已知含木酚素的66種食品高100~800倍。
2 亞麻木酚素的代謝途徑
根據人糞便菌叢體外培養和動物餵食實驗,一定程度上已明確了木酚素的代謝途徑。在胃腸道中,開環異落葉松酚葡萄糖苷可形成腸二醇和腸內酯。木酚素的代謝物在肝、腎、腸組織和子宮中積累,以葡萄糖苷酸結合物隨尿液排出。
3 亞麻木酚素的生理機制
木酚素是非活性物質,它在哺乳動物腸道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腸二醇和腸內酯後才成為活性物質。腸二醇和腸內酯與17β-雌二醇的分子結構相似,都具有兩個芳香環,儘管A環與B環的連線碳鏈不一樣,但能引起雌激素活性的羥基取代位置都一樣。
由於與17β-雌二醇的結構相似性,植物雌激素可以與哺乳動物雌激素受體(ER)結合發揮微弱雌激素效應,也可以與雌二醇競爭性結合(ER)表現出雌激素拮抗作用。植物雌激素具有雌激素和抗雌激素雙向作用,兩者之間的關係表現為U型劑量效應關係。低劑量時,植物雌激素與雌激素競爭性結合(ER),主要表現為抗雌激素作用;中劑量時,產生一定的雌激素活性;高劑量時,補充的植物雌激素可以活化因雌激素劑量不足未能活化的ER,產生雌激素增強效應。
4 亞麻對雌激素依賴性疾病的預防作用
4.1 木酚素與乳腺癌
研究發現,木酚素能通過對3種雌二醇合成酶(3β-羥類固醇脫氫酶、芳香酶和17β-羥類固醇I型氧化還原酶)的綜合作用抑制卵巢雌激素的合成,降低乳腺癌的發病危險性。患乳腺癌婦女的木酚素排泄值較低,尿腸內酯排泄值低於1.5μmol/24h時,具有較高的乳腺癌危險。研究證明:乳腺癌患者每日食用75mg純度達85%以上的木酚素,連續食用三個月,70%的患者腫瘤面積減少了80%,有部分患者可基本痊癒。
4.2 木酚素與前列腺癌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前列腺癌是西方男性最普遍的激素相關癌症。而在亞洲,尤其是大豆消費量很大的遠東地區的居民此病少見。研究發現木酚素的腸內酯可使人體 LNCaP前列腺癌細胞間前列腺特異抗體水平下降。木酚素的腸內酯對5α還原酶同工酶1和2均有抑制作用,這導致睪酮向5α二氫睪酮轉化的減少,會降低前列腺癌細胞間雌激素作用,減緩前列腺癌細胞的生長。
4.3 木酚素與經期綜合徵
全世界有11萬的婦女是在缺乏雌激素的絕經後狀態度過的。幾乎所有婦女進入絕經期後,都會出現程度不同的絕經症狀。西方國家尤其突出,而且各種與性激素相關的疾病(骨質疏鬆、心血管病等)風險明顯增加。20世紀90年代,美國內科醫生學院建議絕經前婦女採用激素代替療法(HRT)。有研究顯示,長期採用HRT具有一定的預防益處,但是出現了患乳腺癌風險增加的副作用。因此,人們轉向天然存在於植物中的植物雌激素。
4.4 木酚素與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是指單位體積骨質量下降,但其成分比例仍然沒有改變。婦女的骨質疏鬆尤其與絕經期有關,因為雌激素的喪失加速了骨丟失。如果在臨床絕經期前幾年採用激素替代治療,可防止骨丟失。1995年世界衛生組織以□□□70歲以上的婦女為對象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骨密度高的群體其尿中的植物雌激素排泄量也是較多的,而植物雌激素的攝取量與尿中的排泄量呈正相關,可見植物雌激素的攝取量與骨密度也呈一定的相關性。
除此之外,動物模型研究顯示,木酚素對糖尿病、胃腸腫瘤和冠心病都是有益的。
5 木酚素的開發套用
近年來,以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和美國為主的西方已開發國家,對亞麻籽作為功能食品的研究和開發作了大量的工作,以亞麻籽粉為代表的產品早已面市多年,成為中、老年人的常備保健品。最近,符合療效性要求的高純度、標準化木酚素提取物的產品也上市,可以廣泛套用於膠囊、壓片、穀物早餐和快餐食品的添加劑。還有含有ω-3脂肪酸、可溶性食物纖維和木酚素的營養功能性超濃乳狀液和全乳飲料等多種產品不斷出現在市場上。我國目前亞麻木酚素的研究開展已經陸續開展,相應的原料中間體供應商已經出現很多,西安天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目前是國內亞麻木酚素的主要供應商,其產品主要出口到歐美國家。
更多詳細資訊請登入:http://www.acetarherb.com , http://www.acetarherb.com/sdp/315367/2/pd-1258090/5049484-630886.html
http://www.acetar.net.cn/athena/offerdetail/sale/xatybt-10530-334191278.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