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士羅德

亞里士羅德

亞里士羅德(公元前384~前322),希臘偉大的哲學家和科學家,是形式邏輯的創始人,推證了地球是圓形的。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點擊查看大圖
亞里士羅德(公元前384~前322)是古代世界最偉大的哲學家和科學家。希臘人。他寫的書不下170種,現在留存下來的就有47種,包括哲學、邏輯學、物理學、地理學、天文學、生理學、生物學等等。直到近代科學誕生以前,尤其是在中世紀的歐洲,他的所有思想都被尊為不可懷疑的真理。
亞里士羅德把自然作為科學研究的客觀對象,並首先進行科學分類,促使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逐漸演變為許多獨立科學。他是形式邏輯的創始人。

主要成就

生物方面,亞里士羅德堪稱是世界第一個大生物學家。他研究生命現象時,提出了一個比較科學的生命定義:“能夠自我營養並獨立生長和衰敗的力量。”他提出生命的產是在植物和動物的交界處,有低級向高級發展的,一直發展到最高級的人類。他有根據親緣方面的關係給動物分類。
亞里士羅德認為自然界的空間、物質、時間、運動是彼此密切相關的,主張物質、空間與時間的連續性,反對存在“真空”的觀點。他重視觀察,並推證了地球是圓形的。
由於時代的局限,偉大的智者亞里士羅德只能依靠觀察和想像來探討萬事萬物的運動和它們的原因,異常發生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例如:他主張地心說,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他認為心臟是智慧器官,而大腦只是冷卻器官,等等。
儘管亞里士羅德有錯誤,仍不失他的偉大。他說:“我沒有現成的根據,沒有可照抄的模型。餵食一位開拓者,所以我是渺小的。我希望讀者諸君承認我已成就的,原諒我未成就的。”可悲的是,在亞里士羅德死後的一千多年裡,歐洲基金會出於統治需要,閹割了他的學說。他們“扼殺了亞里士羅德學說中有生命的東西,而把他死的東西永遠保存下來。”把他神化,阻礙了科學的發展。當近代科學興起的時候,科學家們不得不為了把思想從亞里士羅德的教條中解放出來,進行了長期艱苦的鬥爭,布魯諾、伽利略等人甚至因此而獻出了生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