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丁克

亞丁克

亞丁克,是指年輕夫妻生育之後將孩子交給自己的父母照顧,孩子暫時“缺席”、夫妻重回二人世界,從而使得婚姻關係中本應成為重心的縱向“親子關係”轉向橫向的“夫妻關係”。但瀟灑輕鬆之餘,“亞丁克”們同樣有著種種隱憂。

概述

自上世紀80年代起,“丁克家庭”在中國的都市白領中悄然興起,這種自願不要孩子的生活方式曾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少爭論。然而,如今一種孩子暫時“缺席”、夫妻重回二人世界的“亞丁克”生活方式又開始悄然成風。這些看似時尚灑脫的“亞丁克”們,其實箇中的酸甜苦辣卻是一言難盡。

背景

自1978年推行計畫生育政策後,中國人口構成逐漸向獨子化轉變。30多年過去,第一代獨生子女逐漸進入婚育年齡。獨生子女的婚姻深入影響了“中國式婚姻”的多元性。這種多元性,不僅體現在劇烈的社會變遷使得人們的擇偶方式、擇偶標準更加多元,而且婚姻形式本身也出現了多元化的傾向,出現了隱瞞婚姻狀況的“隱婚”、平日各忙工作的“周末夫妻”、經濟獨立分賬的AA制婚姻以及協定婚姻等新型模式。

原因

亞丁克亞丁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亞丁克”的出現與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有著很大關係。當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時,他們面臨的生育壓力往往非常大,無論主觀上是否願意,最終往往還是會迫於傳統觀念等因素選擇生育。與此同時,他們在育兒過程中所能得到的家庭支持也相應更多一些,雙方父母普遍有意願並且有能力幫助撫養孩子。而這對於離鄉背井的年輕夫婦來說格外重要,也為“亞丁克”的存在創造了條件。
另外,選擇“亞丁克”的家庭中,孩子通常並不是婚姻締結的目的,也不是婚姻維持的手段,婚姻關係更多的是建立在感情基礎上。即便有了孩子,夫妻關係依然很重要。孩子暫時不在身邊,也使得夫妻關係繼續占據核心地位。

問題

亞丁克”的家庭中大多繞不開“隔代教育”本身存在的問題,兩代人之間的文化衝突、理念差異等都會逐漸暴露出來,孩子在兒童期的情感缺失同樣成為不容忽視的弊端。對於大多數“亞丁克”來說,終究還是要把孩子接回自己身邊,一連串的現實問題亟待解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