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及周邊地區的紅色傳說

井岡山及周邊地區的紅色傳說

《井岡山及周邊地區的紅色傳說》是2011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泰城。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2007、2008、2009連續三年暑期,井岡山大學分別組織了近百名師生,深入當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所在區域,採集流傳於人們口頭的有關井岡山的紅色故事和傳說,今年的採風活動,在堅持2009年的好做法基礎上又有創新。《井岡山及周邊地區的紅色傳說》對學生採集的口頭傳說整理為書面文字提出修改意見,再由羅學渭、李忠、陳鋼、肖發生、張玉蓮、廖勝平等修改潤色,最後由張泰城統稿審定等等。

採風團於2010年7月3日組成五個小組,分赴江西井岡山、永新以及贛南的興國、於都、寧都、瑞金和湖南的耒陽、永興、郴州、宜章等十餘個縣、市、區進行採風。歷時半個多月,行程數千公里,總共采寫了一百六十多篇紅色故事和傳說。按照既保持“原生態”風格,又保持民間口頭文學特徵的要求,這本《井岡山及周邊地區的紅色傳說》遴選出114篇匯集成冊。

目錄

巧伏敖山廟

神奇的松樹炮

“新娘”懲土豪

智勇雙全震湘南

捨身就義壯士情

魯章“金蟬脫殼”

謝維俊巧用二計退敵

無頭的英雄

靈鴉知親蹤

英勇的鄧書記

智取武器建軍隊

道是無情卻有情

菜園地里的英魂

劉鐵超三槍立威

標語連情緣

“麻麻胡胡”結新婚

永不凋謝的井岡蘭花

敖山廟傳奇

染血的手稿

永不隕落的《耒陽民報》

爐火照我去戰鬥

“殺了鄺鄘。還有鄺鄘”

紅木桶的故事

空山計

慧眼東家

茶杯和碗中破迷信

珍貴的棉被

破壺與破洞

紅軍都是我的兒

不倒的信念

“摳門”的余賁民

巧用“茅山教”

紅心稅

“神槍手”和“飛毛腿”

大義凜然謝玉衡

雞蛋中的紀律

英勇的小號手

生命的紅歌

活著——為革命的種子

讀書,讀松?

茶子樹下不認親

紅軍嫂和她的“寶貝”

狐仙護書院

寧岡婆婆巧送糧

塵封了半個世紀的筆記本

游擊戰術的創立

劉少奇吃“小灶”

毛委員開天窗

彭總蒔田賽師傅

死到陰間不“反水”

四星望月

毀不掉的毛邊紙

向龍王爺打借條

“半邊天”背後的故事

神奇的“福將”

“追悼”自己的政委

拆了棺木搭浮橋

流著血淚的手帕

山歌傳唱曾主席

“也是居”的故事

背上的長征

100個銀毫子的破斗笠

董振堂捐款贈毯

張聞天的冷番薯和三升米

浩氣長存的孫春秀

一首山歌三個師

馬前託孤

李美群巧換子彈

救命鞋

孤兒從軍記

飢餓嚇不倒的窯下區

一升米的深情

百圓和十圓

49的邂逅

忠誠的“紅軍犬”

撿糞仔從軍記

騙子焉能當紅軍

軍民魚水橋

夫妻變兄妹

紅色洋溪村

蘇區第一嫂

游擊司令劉國興

大柏地借糧救急

蘇區紙幣防偽

捨身救紅軍

毛澤東與老和尚

再見了,“水井人”!

電不死的通訊兵

唱了八十年的紅歌

紅軍巾幗“粒粒子”

擴紅布情結

殷勤握手別梅坑

赤腳雪地追紅軍

巧設機關報母仇

理髮的“神秘軍人”

周恩來的“恩公”

朱德夢“蘇王二仙”

“蘇大人”上山

雷公炮

栗源的槍聲

巧送密信

關公廟裡抓敵酋

神藥救朱德

偉人樹

尹鎮南夜襲挨戶團

曾子彬奪糧

贈刀斷親情

彭曬碲石暴動

譚新喬裝探敵情

兄弟倆智取銀元

“張飛猛漢”打縣城

藏“蜜”的鐮刀

嘉禾糍粑

朱德義殺舊友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